三个真实投资人的故事,讲出了对抗当下摆烂市场的秘密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的市场,似乎打破了所有的信仰。
有的人信仰指数慢牛,沪深300不会连续三年下跌,2021、2022已然很折磨人了,今年必将迎来转机?但8月以来,5%的月度跌幅,再次把指数年内收益拉回水下。
有的人信仰估值反转,但估值最低的医药板块,在反腐高压之下再来一跌;估值处于历史5%分位的创业板指,却总是盘面上的空头先锋。
有的人相信股债性价比,当股债收益差又回到-2X标准差的位置时,认为机会来了。但一入场,股债标准差又进一步下滑到-2.2X的位置。
有的人信仰政府和政策,但7月以来的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如人意。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无解……
今天风云君不讲那么多硬核逻辑和私募策略了,只讲三个小故事,三个普通人的私募组合透视,希望在这个摆烂到让人压抑的市场里,带给你一点思考。均是真实和风云君交流过的案例,只是在个别细节上做了调整。但风险提示是必须说明的:所有案例仅为分享之用,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第一位朋友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买入了景林,其实熟悉当时市场的朋友都知道,2018年真正的底部发生在Q4,所以最初在投入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就承受了20%左右的亏损。不过他坚持拿了下来。一轮周期走下来,收获了80%左右的收益。在此后的2021年,他又先后投了三笔量化,衍复、九坤和另外一家小的量化公司,至今的收益非常一般,总体稍有亏损。但仰仗景林的那笔投资,整体组合还是赚钱的。
不知道大伙儿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案例里,风云君最首先看到的是“贝塔的力量”。说实话,上一轮牛市,比景林好的私募,数不胜数;甚至于这位朋友后续买的衍复和九坤,哪个不比同期的景林优秀?但从最终的投资结果上看,底部布局的景林,确实贡献给了他最大的收益。
第二位朋友的组合也很有意思。他的组合和第一位朋友很相仿,在2018年买入了高毅晓峰,此后两年收获颇丰。但他此后的操作是2021年继续买入了高毅晓峰,且于同期买入景林。很显然,从操作上看,明显是对于此前赚钱的归因归错了。2018年的高毅为他赚了钱,但并不意味着2021年牛市顶点、上了规模的高毅依然有那么大的投资价值,更不意味着所有的大的主观多头都能帮他赚钱。区分贝塔和阿尔法,以及寻找阿尔法的来源,非常重要。
第三位朋友的组合,是风云君见到的这两年最成功的组合之一。组合里买了7只产品,2022年3只,2023年4只,全是量化!衍复、稳博、宽德、幻方,他全都要。应该是最早一批参透量化趋势、且全面拥抱量化的投资人了。因此,难能可贵地看到,6红一绿,整体组合是大红的。
这个朋友应该是这两年体验最好的一批投资人了。A股头部量化的超额依然维持在很可观的水平。别人的熊市,但量化却一次又一次打破质疑,应该就是因为量化背后的逻辑依然足够扎实。当然,风云君这么说,并非劝人在现阶段仍旧全买量化,因为随着市场下跌,主观策略也显示出了足够的吸引力。具体买哪种策略,还是基于自我认知和组合需要吧。
故事讲完了。但在这三个故事之外,肯定很多人都想问同一个问题:道理我都懂,可是前期买的都套着呢,怎么办?
或许第一位朋友买入景林后坚守20%回撤的情节,能对你有些启发。认真考虑一下管理人是否变质了、规模过大了、操作变形了?如果都没有的话,持有或者加仓,然后静待时间的力量吧。
其实每一位投资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你想和更多真实的投资人交流,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