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试图证明:大禹治水真的存在
地球是一个奇迹
西周时期的遂公盨上的铭文,被认为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来自万年前的大洪水
地球万年内的最大洪水发生在中国。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吴庆龙带领的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上发表文章称,约在公元前1920年黄河流域发生过一次超级大洪水。
吴庆龙团队在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发现了一套连续分布的湖相沉积物。吴庆龙推测这里可能是黄河“堰塞湖”的遗址。
研究表明,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造就了一个200米高的大坝,使黄河被阻塞了六到九个月,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堰塞湖,而水量的增加最终导致决堤。
110亿至160亿立方米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这场洪水,也被认为位居地球近1万年内发生的最大洪水之列,洪水淹没了当时大型聚落喇家。
通过对喇家遗址中的3具遗骸的碳14测定,洪水发生时间被确定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
喇家遗址| Wikipedia
这场超级洪水曾让新石器部落陨落,吴庆龙判断,大禹也受到了这场洪水的影响。
论文称,这一时间不仅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重大转型时间吻合,而且也与中原的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首都)的开始时间吻合。
吴庆龙认为,“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传说大洪水的起源。既然关于夏朝的传说与大洪水的传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推断,夏朝也应该是基于事实的。”
“大禹其实根本没遇到过洪水。”
历史学界和考古界普遍对论文提出两点质疑。
其一,时间不符。
几代考古人的探索确定和最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大禹治水和夏的传说是围绕中原附近展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夏的定论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二里头文化的上限年代比大洪水的年代晚了一两百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燕明研究员表示。
究竟什么才是“大禹治水”存在的证据?
我们通常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故事”,甚至文字流传的“史料”,并不能称其为事实,只能算是“观点”,“观点”可以基于“证据”发生改变。
1925年,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把考古发现的文物史料与流传下来的古籍结合起来考证某历史或史实。
最好的例子是,1928年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确认该地为商朝晚期都城,从而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
在此过程中,王国维成功释读了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朝真正存在。在此之前,商朝也只是“传说”。
那么,传说由大禹创立的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曾指出,现在探索“夏文化”,主要困惑还不在年代和地域,而在发现物的水平。
因为现在的发现,“第一是没有商代水平的青铜器,第二是没有商代水平的铭刻资料,第三是没有商代水平的大型宫殿”。
但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二里头遗址”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但关于争议至今仍没停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也撰文称,研究不断深入,却未能“更新”或深化当年的认识,关键即在于直接文字材料的缺失。
“夏朝如要‘自证’存在,恐怕也得依靠甲骨文等直接文字材料作为佐证。”
截止2021年,二里头遗址的勘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三代考古人用62年仅发掘了1.6%。
这里或许埋藏着“大禹治水”的重大真相。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