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逝者,不可耻吗?
1312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这几天,大家都在消费一个已逝的明星。
从家庭不和,到节目纠纷,令我感到不适,我把炒作这个话题的公众号都取关了,包括一些平时还算喜欢的号。
为了点流量,太不体面了。
这个话题闹到现在这么大,几乎集齐了所有的互联网buff:
女性:自带流量
明星:吃瓜八卦
家庭:狗血剧情
娱乐圈:遭遇不公
不管你是被哪一个buff吸引过来的:
为了女性发声,单纯吃个瓜,或者想看家庭伦理狗血剧情,还是鸣不平,朴素的正义感想要为她讨个公道。
我想说的是,你们被设计了。
设计的始作俑者是媒体,主要是自媒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流量,设计的方法是通过消费逝者来激起大家的情绪。
什么情绪?
吃瓜的好奇心,朴素的正义感,以及所谓的帮她复仇。
这几年,自媒体真的是把住了用户的脉,复仇题材越来越火,从文在寅复仇,到刀郎复仇,再到铁头事件中的家长复仇,如今又来为女星复仇。
复仇题材的刷屏,说明大环境的变化,让大家心里有火,这些自媒体负责拱火,而且还打着正义的幌子。
我真的感到不适。
我并没有站到女星姐姐、老公或者电视台那一方,事实上,清官难断家务事,外人不一定能了解内情。
而电视台那个事情纯属于炒冷饭了,在女星生前就曝光了现场视频,我还记得是深夜上的热搜。如今时间过了这么久,又拿出来炒作。
很多怀有朴素正义感的网友,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在舆论的轮番炒作前后,对女星的印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炒作前:活力四射,劲歌热舞,华人之光,女性典范。
炒作后:姐妹不和,老公出轨,遭遇不公,声嘶力竭。
人生都有两面,有阳光的一面,有阴影的一面。
为什么在一个人逝去之后,大家不多记住她阳光的一面,记住她活力四射的一面,而一定要炒作她阴影的一面呢?
这是为她鸣不平吗?这是保护她吗?这是挖她的隐私,是在毁她呀!
普通人都知道逝者为大。
而说到底,炒作这些事情的人,无非是为了点流量,值多少钱,现在在线广告行业急剧下滑,我跟大家透个实底:
类似这种流量水文,一万的阅读最低已经十几块钱流量费了。
就算不顾体面弄了一个十万加爆文,也就百来块钱。
体面这么廉价了吗?
尊重逝者,也尊重一下自己,不要再写女星这方面的文章了,看到了也不要转发,多听听她的歌,记住舞台上的她。
R.I.P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我收了谁的钱,我只能说,跳出自己的圈子,世界比你想象的大。
就这样。
另外,最近《孤注一掷》上映,缅北又成了热门话题,描述缅北现状的文章很多,比如说中国人在缅北就是行走的人民币,但是缅北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没人写,估计写了也发不出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