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录音
结合图文阅读更友好
总觉得必须鸡娃,必须考上重点大学,读热门专业,娃以后的人生才安全,更可能挣到足够养活自己的钱。虽然我一直反对鸡娃,尤其是盲目鸡娃,但这种“明明自己不想鸡,但一看身边,一看各种社会新闻,就觉得不敢不鸡”的心情,我也打从心底理解。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看一点不同的东西,看一看在我们认知之外,多彩多姿的“孩子们的未来世界”。活到39的我,竟然因为这部纪录片渴望重新再年轻一次,再活一次!全片8集,讲了32个专业,每8分钟,就有一个“因为热爱”而双眼闪着光的孩子出现在我面前,通常还没看过瘾呢,就开始了下一集。它是那种让人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姨母笑的“青春片”,你会觉得:哎这个娃真好,那个娃是真不错啊,虽然……虽然看的,都是别人家的娃……我自己离开大学已经快20年了,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读了自己梦想的专业(当时想考新闻系来的),上了我梦想的学校,现在会是怎样的呢?而我身边这个 9 岁的小小女儿,她未来又会做什么呢?如果只被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热门专业”框起来,那孩子们的路也太窄了。
所以,我也一直在留意这类介绍当代孩子生活的片子,找到这部《我是XX生》,真心推荐大家带娃一起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门去看看:未来可以是五彩斑斓的样子,未必只能靠分数。
这里面不仅有学生物学的,也有天文、考古、建筑的,竟然还有学电竞、学做饭、学装甲车工程的专业,一定有你家娃感兴趣的那一类。
第一个故事,就挺稀奇的,讲的是一个学习内衣设计的男孩子。
他们日常学习是这样的:对着人体模特研究设计,逛街看市面上的内衣潮流。我们在街上也老能遇见这样的精致男孩,外表很有个性,看起来没那么平易近人,我也会好奇这样的孩子平时都在玩什么、喜欢着什么,这一集咱们就走进了他的世界看看去。这个男孩喜欢看动漫、打游戏,也喜欢缝纫、设计,喜欢从动漫、游戏中得到的灵感,做成cos服去参加漫展。因为酷爱设计,大学时他选择了独特的内衣设计专业,一心想成为一名独一无二的内衣设计师。他日常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逛街,进内衣店,拿着一件件女式内衣反复观摩,看设计、摸材质、想象它穿在身上的舒适度。一开始难免会引来周围的人“奇怪眼神”,但没过多久,万同学就忽略了这些目光,淡定地在店里挑选、观察、记录内衣的款式和材质,坦然自若。回到教室中,他能自如地穿针引线,缝制出心目中完美内衣。经历3年多的专业学习,万晨东同学已经对文胸的材质、钢圈和罩杯了如指掌,而且和别人谈论起来毫不害羞。他说:我并不在乎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只希望把自己的专业道路走好。据介绍,这个专业挑战固然多,可是机遇和前景也很不错。在国际上其实已经非常热门,国内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师生数量极少,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片子播出后,万晨东还短暂地上过微博热搜,收到了媒体和综艺的邀请,甚至还有经纪公司联系到他,可以说是“前途光明”了。他说:“人生中第一次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影响着我的生命,现在包括我的未来,我就一直想把这个进行下去。”沉得住气、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可爱热烈的00后小朋友啊,当我看得正起劲时,才发现,这还只是第一集的第一个故事,后面更精彩。“做内衣的男同学”下场后,又来了第二个比较奇葩的专业——小龙虾烹饪专业。做吃货,能做到学院派烧虾师傅,这听起来可真棒,上课就在厨房里,日常除了炒菜、研究最美味的小龙虾,还能每天吃到顶级大厨的作品。虽然,弹幕一水儿地说:哇,这专业好!但我内心隐隐感觉,还是调侃嬉笑居多,小龙虾再好吃,也会吃到腻,真让培养了十几年的娃去学这个的,恐怕没有几个家长愿意吧。但,他们在学校就只光吃饭做饭了吗?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这所“小龙虾学院”从专业设置到就业方向,其实一点都不马虎,在这里学习的孩子,过得还挺充实的。在3年的时间内,他们要学会130多道龙虾菜,以及剪虾、刀工、颠勺、养殖、也要学习创新、管理,用学生喻大双自己的话说,就是:穿上厨师服可以到厨房工作,换上西装还可以是管理者的复合型人才;
据说,这个专业就业率也很高,学生入学时就能签订“三方协议”保证就业,还没毕业,纪录片里的主角喻大双,就已经早早地被北京的饭店“高薪预定”走啦!都说,青春的底色是迷茫,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容易,但喻大双这样非学霸的“普通孩子”知道,即便他的学历只是大专又怎样?即便他眼下的择业范围受限又怎样?认真,努力,假如眼前只有一条路,就在这条路上奋勇前进。他说,我这样的普通孩子,目标就是:赚钱、攒钱、回到女朋友身边,哈哈。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人,就觉得他的生活差不了,说不定,喻大双将来真能把小龙虾这种外来物,结合中华烹饪技术,成为一道享誉世界的中国名菜呢!
除了上面那两个“打头阵”的冷门专业,片里还有很多大家都听说过,但具体学什么就不太清楚了的专业,比如:摄影艺术、天文学、生物学……
大体上都是按:这些专业最让人快乐的部分是什么?最有压力,最让人难受的地方又在哪里,这些线索来编排的。
这几年回国,我对咱们国家传统文化倒是比以前多了很多兴趣(也许可能是年纪大了吧哈哈)。比如,第2集里介绍的京剧专业,以前是由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下去,现在是由学校专门开设相关专业,下面图片中这个叫做曹祖瑜的女孩,就选择了这个“最难考”的专业。比起每年艺考后经常上热搜的表演系,京剧在年轻人中,其实不那么流行,熬成角(想成为梅兰芳那样万人空巷的京剧大师)也已经不是现在年轻人出名最快的方式了。但她还是每天努力啊努力啊,这动力从哪来?她说:只因为,在我心目中,京剧很酷,很美啊!
为了一句“很美很酷”,可以在完全半路出家、0基础功、硬骨骼的基础条件下,靠着每天早起、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练、靠着老师天天打,一个跟头一个跟头地硬翻,最终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类专业中最难考的专业之一)每天在舞台上孤独地撒着汗水,来回倒录像带学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说:十年的时间其实远远不够。谁说现在的年轻孩子吃不了苦的?只要热爱,苦算什么,冷门算什么?要说爱动物的娃,那可多了去了,但真能沉得下心做研究的可能还真不多。看看这集里的两个小可爱,她们的大学生活,是在西双版纳森林里做研究,算是完完全全与世隔绝的生活。白天穿着迷彩服,骑着电动车四处观察并做记录,晚上就打着手电寻找各种小动物。她们的科研方向都是鸟类繁殖生态研究,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出发,忙的时候可能要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来,不管是下雨还是烈日天都要去。她俩自嘲是孤单姐妹花
她们终日与动植物为伴,在枯燥的野外活动中,度过了大好的青春,说起自己的专业来,眼里是一直在闪着光的。
被问到,孤不孤单呢,她们说,你看这里,遍地都是朋友啊,一看到那些花花草草就特别开心。
她们说:“我刚刚才窥探了一个世界的小角,我想学习更多。如果真的能成为一个鸟类学家,我的天啊,我觉得那我太牛了!”(这句话竟然成了我的泪点)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你能真的感觉到这不是演出来的,那种坚定的眼神,真的就能让人看到“眼里有星光在闪”。看着她们能有这样内核稳定,自洽的状态,但也会有点担忧,这种专业,毕业后就业前景怎样呢?但转头看到他们微笑的样子,我又愿意相信,被热爱驱动的人生,也许不是最安全的,但确实最快乐的。纪录片有8集,我就不一一介绍所有专业了,这里也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导航,大家可以直达B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观看。
第一集:内衣设计、小龙虾烹饪、特警等;
第二集:漫画、商业摄影、京剧、运动训练;
第三集:殡葬、考古、刑侦、特殊教育;
第四集:珠宝设计、陶瓷烧制、建筑学、文物保护与修复;
第五集:地质学、海洋学、天文学、生理学;
第六集:生态学、动物学、游戏制作策划、物理;
第七集:电竞、机器人工程、卫星导航、制导、控制、装甲车工程等;
第八集:国学、飞行器设计工程、网络警察、茶学等。
有句话说,一个时代最美的风景,就是年轻人。
这部片子里这群孩子,是靠热爱、兴趣选专业的孩子,他们和过去的我们完完全全地不一样了。我真的很喜欢这类纪录片,让年轻人的冲劲,打破我们这些中年人的牢笼。最近刚好看了《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转型》,其中有句话很打动我:到了第二个成年期,我们才有了一点闲暇和空余,自我才有了一些力量,可以琢磨着如何“成为我自己”。是的,我们小时候,我们读书考试的时候,我们刚刚出社会的时候,我们刚刚为人父母的时候,都会收到很多的警告,被叮咛了很多的“考试重点”,让我们一度认为,成功的路只有一条,还非常拥挤……我们一直忙着去追逐那些“别人定义的成功”,即便自己可能并没有做到,却仍然要“鸡娃”,逼着自己的孩子再去追逐“别人定义的成功”。
刷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再次告诉自己,一个人活得好不好,唯一的判断依据应该是他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热爱,自己的定义。
让我们的孩子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吧!
这么好看的纪录片,希望能迎来下一季,拍出更多专业、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