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往死里整教培?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悟了

为什么往死里整教培?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悟了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ID:tree2050)


这段时间“双减”又经常上热搜,因为风向越来越严格,根据新的规定,10月15号之后,各种变相的违规补习都要被更严格的监管和惩处。



新的《办法》对整个教培行业,提出了特别严格的规定。我给大家简单列举几个:


擅自举办培训机构,要责令停止举办、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还规定“转线上”“转地下”“换马甲”等三种隐形变异行为,要处以警告直至10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性竞赛活动的行为,要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有个大V调侃:基本上全堵死了。现在想要补课,只能家长和补习老师假结婚了。



网上还有很多网友都说,这次是把减负落实到底,把学科类教培行业“往死里整”了。


其实减负并不是太新鲜的提法,很多80后和90后也是听着“减负”这个词长起来的。


我最近正好看到一篇论文也跟减负相关,题目叫《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它是北大三位教授,研究2008-2018年减负政策的累积影响写出来的。


里面有这样一组数据,我觉得很有意思:


“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


收入处于上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了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



换句话说就是:


教育支出和负担是否减少,最终是因阶层而异的,低收入的家庭教育负担的确变小了,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却反而增加。



而此前的减负措施,不仅没有实现教育公平,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


下面有网友说:


说到底,只要中高考还存在,补习机构就有存在的市场,所以想要真正改变问题,除非脱离这样的大环境。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别离》


我身边也真的有一些父母,考虑把孩子送出国,借此来逃离内卷。


但事实真的会让他们所愿吗?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印中法德的高考》,里面介绍了各个国家的选拔体制和教育氛围。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看完大家就会发现:


教育困境,不止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它更是社会经济、心态和人口等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果不从单一的升学路径中跳脱出来,那么问题就可能一直会存在。



靠高考选拔人才的法国

为什么不内卷,也没有补习班?



前几年提起西方教育,我们就会想到宽松,自由这样的字眼。


虽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是这样,但法国确实是里面的代表。


他们的教育制度其实和国内挺像,都是12年学制,国家会提供义务教育,最后都要走高考选拔这条路。


我们国内的中高考,基本就是“多拿一分,干倒千人”。


可能仅仅是写错一个字,就会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于是孩子们都在拼命的学。


就像今年的北京中考,大部分孩子的成绩都集中在高分段,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


北京市2023年中考成绩分布图


但在法国,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主要是因为评分体系和不太一样。


他们会把所有科目综合在一起,算一个0-20分的平均分。这个分数阈值小,孩子们的总体差距也就不会太大。


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卷,法国又把分数划成了5个等级:



而且,只要及格了,考过10分,就能上大学,不过考得“特别好”的孩子,有奖学金拿。


根据中国教育报2018年的统计:


法国每年近60万的高考考生中,有85%都能达标,有资格直接升入公立大学就读。


我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就在想:


如果我们国内也能这样,大部分孩子都有大学上,应该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你看,咱们的孩子上补习班,天天跟赶场子一样,法国呢,补习班压根就没有,请个家庭教师,还限制在周六上午。


说到底,内卷不是补习机构导致的,而是目前的筛选机制和资源分配方式决定的。



而教育筛选机制,往往又是有现实基础的,就拿法国来说:


首先,它是发达国家,发家早,底子厚,对富人税收高(个人所得税75%)。


其次,人口少,整个法国人口6800万,也就相当于咱们一个省。


这两个因素加起来,让法国可以全民高福利,阶层差距低。


而这,又进一步导致社会氛围轻松,学业不内卷。


毕竟,要是不考虑孩子的未来,哪个家长又愿意牺牲孩子的童年,花钱买罪受呢?



神奇的印度教育:

穷人疯狂作弊,中产拿命补习



再回头看东方教育,日韩我们讲过好多次了,今天想聊聊咱们另一个邻居——印度。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至今还保留着种姓制度。


在这套体系下,最底层的叫“达特利”,也就是当地人说的贱民阶层。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在印度,如果你只是穷还好,毕竟靠双手努力,还能逆天改命。


但如果是达特利,那你不仅是穷,99%向上的通道也会关闭,因为在印度人看来,他们不配,只能做一些所谓的“下等”工作。


而剩下那1%的可能,就是读书上大学,靠文凭获得去政府、或银行这种相对体面的工作。


只是,因为种姓歧视,“达特利”们能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基础设施没有,老师也消极怠工,孩子们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


所以他们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疯狂的作弊。


大家应该记得,2015年有一张照片,考生家长和老师集体化身蜘蛛人,爬到学校大楼给考生递答案。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考场里,学生们的作弊方式更是层出不穷:替考、打小抄、电子设备、买试卷、买通监考老师……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当然,没点真才实学,光靠作弊,即便考上大学,前途依然渺茫。


我记得之前印度有个地区招14个清洁工,结果来了4千多个大学生应聘竞争。


所以印度的中产老百姓,选择让孩子疯狂补习。


纪录片《决战印度高考》里,就介绍了印度的高考工厂——科塔。


这个不大的城市,集中了几百家补习机构,考生们来到这里,都是为考印度理工学院做准备的。


一两百人挤一间教室,是科塔补习课堂的标配。 


作为印度最顶尖的高校之一,这所学校的录取率仅有0.92%。


这群中产的孩子呢,就在200多人的大教室里,没日没夜的学,最后还不一定能考上。


而考进去的学生呢,绝大多数又出自条件优渥的家庭。


电影《起跑线》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在公立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


图片来源:电影《起跑线》


一个孩子上私校,到高中毕业的教育经费,大约占一个中产之家的65%。


这个支出,普通老百姓基本承担不起,死记硬背补习的穷孩子,也很容易被综合素质更扎实的中产娃淘汰。


所以,科塔也成了著名的自杀之都,每年都有2位数的孩子选择主动离开这个世界。


印度的教育,多少有点“疯狂”的感觉,资源两极分化,前途截然不同,但偏偏,大家都没有别的路可走,都在一个赛道上疯狂的卷着。





提到中国,纪录片把镜头投向了河南省某一所重点高中内。


为了备战高考,孩子的日常只能几个词就能总结:起床,吃饭,复习,模拟考试,休息。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孩子、老师、家长,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为高考而忙碌的生活,可能的确看起来很单调,甚至有些压抑。


但那是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对普通人来说,高考就是一张通往更好生活的入场券,也是目前针对各个不同阶层,相对最公平的制度之一。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可能每个孩子享受的教育资源各有差异,但最起码,这个差异还不至于像隔壁印度一样,拉得那么大。


还是那句话,没有完美的教育,也没有完美的制度。


教育自由的法国,也把大学分成了普通大学和精英大学(当地称之为大学校)。


能上这种大学校的,仅占所有大学生的8%,他们每个人享受着普通大学生10倍以上的教育经费。


而这8%的孩子,基本出身在精英阶层,阶层固化在这里同样严重。


啥叫“最少的人,享受最多的资源”,法国人也是玩明白了。


隔壁印度就更不用说,我们卷还是有希望,那里娃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也应该知足。


但我还依然觉得,比起取缔补习班,可能更好的方式,是解决“学考不对位”的问题。


图片来源:纪录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什么时候,不要再让“学校只教一粒沙,考试考了撒哈拉”;


也不要再让老师搞各种行政任务,教书育人的任务却转嫁给父母。


当然,最根本的,还有前途问题。


等到有一天,不论孩子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肯努力,收入差距都不会太大,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教育内卷才会真正的停止。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深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看到今年的富豪榜,我悟了:选择竟然大于努力?8部纪录电影带你学习纪录片拍摄《寻找夏朝 之一 举国之力的华夏寻根行动》这部纪录片揭露的问题,对我们很重要送给新手爸妈的礼物,换个思路,我悟了!悲歌一曲哀李煜 - 兼談海外從政和西雅图富人圈顶级学神一起吃饭聊天之后,我悟了Will You Go on Record? 聚焦职场性骚扰的21部纪录片 | Aotuwomen看了大热的《逃出大英博物馆》,我却更想推荐这部经典纪录片秋天出门穿搭到底有多少花样?看完之后我悟了免费领丨媲美BBC!讲述中国24节气的这部纪录片,值得每个孩子看一遍!广电总局推优37部纪录片!跟随这部中非合拍纪录片,深度直击打工人之苦这部纪录片,专治“明明不想鸡娃,但又不敢不鸡”力荐:提高孩子内驱力的6部纪录片5129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信罗战役 2“爱就是爱”主题放映|11月最值得一看的8部纪录片即将上映!这部40年前的纪录片,为何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那些走上绝路的孩子经历了什么?这部纪录片里,他们亲口告诉你答案见识了各路“牛妈”后,我悟了这部环保纪录片,探的是我们自己的路第八章 现代社会的诞生 (3)研究完视频平台一年117条专利后,我悟了和两个年入百万的95后聊天后,我悟了情人与真爱的区别是什么?看完这4对民国情侣,我悟了两代人互相折磨,这部纪录片说透家庭困境我悟了!原来脱单这么轻松——豆瓣9.0,好独特的一部纪录片___ 纪录片,是件幸福的事 | 第三届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入围结果公布及颁奖活动观众招募看完高圆圆游巴黎最新晒照,我悟了:原来国民女神是这样炼成的……国家曾给教培台阶下,教培却把台阶当迪吧这部纪录片简直就是i人生活实录茅奖鲁奖作家的这套读写法,让我悟了!年年夏至时尚圈||没有一万美元不起床的九十年代四大超模最后怎么样了,这部纪录片有点意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