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每一个中年老母亲心里,都杵着3个梗:
所谓“别人家的妈妈”,简称牛妈,纯天然的极少,大部分是人造的。她可以是单独的某个妈妈,也可以是一群妈妈,甚至是N个妈妈和爸爸的排列组合(N≥1)。
当然了,无论是怎样的搭配,牛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完美的养育经验,对普通家长(尤其是女性)影响力巨大。
在很多人的育儿路上,牛妈绝对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存在:
她是偶像,会让你既羡慕又崇拜;
她是标杆,吸引你不断追随却始终难以超越;
她更是会让你时不时柠檬精附体的竞争对象,总是撩拨着你的育儿神经,一会儿鸡血满满,一会儿又焦虑不堪... ...
作为一个马上迎来娃第六学年上学期的普通非全日制宝妈,我自然不例外。这些年见识过形形色色的牛妈,人造的居多。她们让我的心态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复杂过程。如今回想起来,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如果你和我一样,都陷入过“人造牛妈”的陷阱,一定要来留言区聊聊!作为过来人,回顾自己当妈的前6年,我对牛妈的态度转变,大致可以总结为3个阶段:跟所有的新手妈妈一样,我的育婴之路开始得手忙脚乱却又虔诚无比。女儿出生后,我不仅关注了一大堆“某某爸爸”、“某某妈妈”的育儿类公众号,每天都坚持到各大亲子论坛和app上打卡签到,还加了好多母婴群。正因如此,我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各路牛妈。在萌新的我眼里,她们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人美手还巧,每天晒出的各种辅食秀色可餐;
- 知识渊博,对每一个育儿难题都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给出解决方案;
- 宝宝不仅养得好,各项发育指标都优于同龄娃,还特别优秀,1岁多就在学英语/艺术/各类早教课了;
对当时养育经验值为0的我来说,这群牛妈带给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大写的服气——瑞思拜!她们真的好优秀好厉害啊啊啊!我也好想成为那样!!!这份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的仰慕之情,化成了我满腔的动力——总算找到榜样了,还愣着干嘛?冲啊!跟着人家照做就是了!就这样,我在这种打满鸡血的氛围下,开始了追随牛妈们的历程。我学着她们的样子,每天给娃变着花样做各种辅食和点心;还跟风买了好多她们推荐的绘本和课程,每天带娃各种刷分级读物、逻辑思维启蒙、全方位鸡娃……然而,最初的激情褪去之后,我渐渐地有了心理落差——
为什么同样是职场妈妈,牛妈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出那么多精致好看的辅食拼盘,我却手残又力不从心?
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在培养,牛妈们的娃学一遍就掌握,我家这个五遍了还是不开窍?
为什么大家都是一天24小时,牛妈们就能优雅从容地带出优秀的孩子,还可以旅游工作美容不耽误,我却累死累活仍然搞得一团糟?
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这么说吧,这就好比读书时代班上那个总考第一的学霸又回来了,我无论再怎么发力,差距却还是那么大。最崩溃的是,人家的“满分作业”都给我放到眼前了,我连抄都抄不下来。我不禁怀疑起自己:我这当妈的是不是特别差劲啊!万万没想到,自己长那么大,好不容易躲过了“别人家孩子”的阴影,却依旧难逃“别人家妈妈”的魔咒。哎,我承认自己emo了!我自己情绪上的低落不是最可怕的。不知何时起,我变得越来越暴躁,会因为女儿不如别人而坐立不安;会在孩子不配合时莫名其妙地情绪失控;会在看到别人晒娃时产生强烈的酸柠檬心理……那段时间,我过得焦虑又拧巴,就像是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着。而年幼的女儿似乎是感受到了我的压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感和爱哭。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当时的生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终于有一天,我的微信又开始照例被各种育儿信息狂轰滥炸。我扫了一眼公众号里的推送——毫无意外,又是牛妈们的经验分享:- “孩子5岁达到剑桥少儿英语2级,我是如何做到的?”
- “4岁词汇量超5000,6岁学完全部小学数学,7岁可以读原版哈利波特……搞定这些你也可以!”
这边的牛妈甲在凡尔赛:“娃3岁只能自主阅读最简单的绘本,还是有差距。”那边的牛妈乙在推荐课程:“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学了这门课的孩子可以有多优秀!”还有隔壁牛妈丙在分享感悟:“这个时代,正在残酷惩罚不愿意学习的父母!”于是,我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一气呵成取关了大部分育儿公众号,又退掉了几乎所有的鸡娃群。一顿操作猛如虎,瞬间,世界清净了……当我主动屏蔽了这些牛妈们之后,平静的生活反而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我终于能够循着自己的节奏去育儿、生活和思考。由此,我不仅在心平气和中发现了女儿更多的成长惊喜,也逐渐通过思辨想明白了很多东西。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感悟,那就是——大部分我们看到的神一般的牛妈,其实都是包装过的人造货,当真你就输了!发现没?牛妈有很多共同点——孩子都挺优秀(同龄娃中的领先者),自己能力都特别突出(比如时间管理能力绝对一流,生完二胎第二天/生着病住着院/赶去参加国际会议都不耽误每天写文章/鸡娃/在群里做分享),特别会生活(不仅啥都懂、啥都会,还事业有成,到处旅游,各种美美美和买买买)……简直就是人生赢家。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肯定是存在的,但肯定没你看到的那么多!就拿公众号来说吧。事实上,当我自己成为一名亲子作者,接触了新媒体圈后才发现,原来很多看起来非常厉害的育儿类公号主,背后都有一个团队的写手在提供内容。一个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却是我真实经历的例子:我认识一个文友,在她的文章里,她有时候是一个学龄前小女孩的妈妈,有时候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有时候又是二胎老母亲。
当我有一天忍不住问她孩子的具体情况时,她却意味深长地回答:“没娃,但号主需要的话,一切皆有可能。”
你可能永远都猜不到,你每天在读的那些“牛妈分享”到底是谁写的。
所以,哪有那么多游刃有余地保持高频输出的“牛人”呀!大概率是一群人的智慧,集中打造了一个人设罢了。有太多的人造牛妈,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积累一波粉丝后,便露出了真实目的:要赚你的钱!带货是公号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做号不容易,如果一个号卖货是为了维系生存,无可厚非。而且只要产品过关,诚意推荐,大家按自己需求选择就好了。赶上低价还能捡个漏,挺好。但是!如果这个号(群)所有的一切内容铺垫,都是为了给你带来糟糕的心理落差,甚至靠贩卖焦虑来兜售产品,就太不能忍了!我之前加过的一个英语启蒙群就是这样。群主妈妈每天都会在群里晒出自家孩子学英语的视频,并分享各种线上课的体验。短暂的上头后,我开始日益反感她愈发频繁的推广。后来,无意中发现她原来是很多教育机构的代理,我果断退群!不禁感慨,在这个造神轻而易举、人人都能当KOL、成为意见领袖的时代,如果家长不带上脑子,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真的太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了!首先我想说,面对遍地牛妈,大家一定要放下焦虑,放下焦虑,放下焦虑!(如果不是篇幅限制,这么重要的话我能说10遍)抛开那些牛妈们是否注水不谈,有很多经过了时间验证的成功养育经验,在我看来都是有点反人性的:比如“非暴力沟通”,有多少人在面对熊孩子作妖、渣娃写作业磨蹭时能够保持心平气和、温柔坚定呢?要知道,做不到才是常态,会发火再正常不过,因为这才是顺应了人性。
从普世意义上来讲,反人性的行为确实更会让人接近成功,但能够克服人性弱点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缺品。正因如此,很多事情不必强求,养育方面也是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大部分人也跟我们一样。钻进“成为牛妈”的牛角尖里大可不必,十分做到六七分,就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其次,既然人造牛妈们有套路,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反套路。透过现象看本质,先分析一下她们到底“牛”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所谓的“牛”,绝不是能够具体量化的指标。并非只有买过很多很多绘本或课程、会做很多很多辅食、带娃刷过多少本英文读物,才是一个牛妈;孩子也并不是只有每次成绩都是第一、英语说得多溜、通过了多少门才艺等级考试,才能达成大人们的期许,被定义为“出息”或是“厉害”的牛娃。其实,几岁认了多少字、会拼多少单词、能看多少本书……这些都并不值得羡慕。利用技巧的超前学习没有意义,因为这样的领先总有一天会被反超。对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对他们底层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把“牛”等同于考上了好学校、拿了多少证书时,其实是把成功看得狭隘了。当我们着眼于孩子“持续一生”的成功后,很多牛妈在我们眼里,或许瞬间就显得格局小了。在我看来,作为普通家长,我们之所以对牛妈会盲目崇拜与追随,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养育信息不对称。
想要避免盲目,我们最重要的是提高信息掌握的层级,通过多看书、多思考、多汲取各家育儿理念的精华,来夯实自己的育儿认知储备。当我们跳脱出目前墨守的信息圈层后便会发现,很多牛妈所倡导的被大众所信奉的“真理”,不过是资本牟取利益所采取的舆论导向。最后我想说,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想让大家保持住珍贵的理性。同时我们其实也可以用更开放的视角看待身边的“牛妈”,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既然被追捧就会有过人之处。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用的,适合的,也很不错。都说鸡娃不如鸡自己,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也压力山大,但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内心确实自然就有了底气。而当我们养育路线明确且坚定,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时,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也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