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的审美创造力,实用指南看这里!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为庆祝《经典之旅》35个项目、共计140节课即将全部更新完毕,特在收官之际为还未体验过《经典之旅》的新用户送上限时课包:
1元领取3个项目共12节课程,让孩子跟着经典大师来一次畅快的体验之旅。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给孩子一次体验的机会
最近我写了一个绘本故事,尝试用AI来画插图,结果操心劳神,花费的时间比我写故事多得多……
虽然效果看上去也不错(如图)↓
但整个过程让我深深意识到,AI的所谓“创作”和人类的审美创造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
比如AI只能“执行”,不能理解为何要这样“执行”;AI会用明亮色彩表达快乐,用黑白色调表示哀伤,但千篇一律、套路满满。在绘画技术和细节刻画的层面,AI已经足够让人惊艳;但缺乏自主表达能力的人工智能,始终只有基于超大数据库的“智能”,没有由阅历、体验和感悟造就的“智慧”。
以丰富的手段和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情感与洞察,这正是人类独有的优势。
因为只有人类才是最“善变”的,哪怕已经制造了上千种“套路”,人类永远都能想出第一千零一种。
不仅如此,人类的情感与理念也是多元而微妙的,同样是欢乐,每个人的欢乐却又各有千秋。只要从独一无二的自我出发、不被过去的套路所束缚,我们就将一直“跑”在AI的前面。
那么,激发和培养孩子区别于AI的审美创造力,该如何开始?
创造力从哪里开始激发?
就我的经验而言,第一步是感受观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多地看、体会,然后模仿。
模仿能给予创作一个支点。
就画画而言,当孩子度过了最早的涂鸦期,就会对自我有进一步要求,希望用更好的技法表现出脑中的形象。在一些艺术课堂上,老师想引导孩子画出更真实的眼睛、更活灵活现的小猫,往往会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来模仿,进而通过增加元素、改变色彩来画出自己的特色。
有一次,我给7岁的女儿讲到画家徐悲鸿写的一幅对联:“西风白马塞上,杏花烟雨江南”。两个字一个词,每个词都是一种事物,好像用文字组成了一幅画。实际上,词与词之间并没有特别关联,却能让人“脑补”出美丽的画面。
然后我鼓励她也仿照这种方式来想一句话。女儿想了想说道:“天空小鸟白云,城市街道上海”。这的确做到了一个词语一个事物,不过事物的特点还不突出,不足以构成一幅有感染力的画面。于是女儿又说:“荒野枯草……”第三个词她想不出来,我补充道:“荒野枯草风沙?”她连连点头,一下子感觉到画面扑面而来的辽阔与荒凉。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同样是模仿,不同孩子会加入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第二步,个性化。
比如,一个孩子在草地上捡到一个空的蜗牛壳,上面有旋涡状花纹,于是她把这个花纹运用到了自己做服装设计的图上,把左右两侧的袖子做成了花纹的样式;另一个孩子发现汽车轮子其实是两层结构,外层是可以单独取下来的。于是他以此为灵感做了一个机器人的头,外层可移动,内层用来固定五官,看上去相当酷炫……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当孩子从模仿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开始自己的创造时,往往会先去观察感受,比如发现蜗牛壳的花纹特点,然后选择蜗牛壳的花纹去进行服装设计。这其实就是在进行“取象提炼”。孩子们通常会在这一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从而为最终的作品呈现注入“灵魂”。
取象提炼之后则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整合,这是让创造落地的一步。
在童行书院“经典之旅”关于艺术礼物的课程中,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山水画,其过程恰好涵盖了从“感受观察”到“取象提炼”再到“创新再造”这一系列环节。
游戏的第一步是给到一些自然景观和事物(包括瀑布,山崖,白云,黑色岩石,骑马的人,小路,绿草,红叶),让孩子按照“壮观,美丽”的原则搜集和挑选素材(瀑布,山崖,红叶,黑石)。
第二步则是确立画面主题(表现秋天的壮丽),然后根据主题将搜集到的物象进行编排,按照主要和次要来进行分类,同时也按照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立它们之间的位置(比如让瀑布从山崖上落下,红叶掩映着黑色的山石等)。
最后一步是具体的描绘:以火红、洁白、漆黑的色彩搭配,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效果,体现出秋天的艳丽;体现瀑布水花四溅的壮丽,让人好像听到了隆隆的水声,形成动人的听觉效果。两相结合,最终组成了如诗般的画面。
当然,真正的艺术创造过程会更加复杂而丰富,但本质上离不开这几步核心环节。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创造实践,启蒙他们的审美能力。要知道,对美的领悟与感知不仅是我们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核心特质,更是让孩子在未来拥有丰盛、幸福人生的基础。
关于审美创造的日常实践
装饰自己的房间:让孩子按照一定主题或风格来装饰自己房间,可以引导他们从几个方面去进行,比如主要色彩、用于装饰的工艺品、墙上的图画或海报、书籍的摆放位置、玩具的收纳等等。
搭建玩具场景:用乐高、其他积木、各种手办等搭建一个有趣的场景,可以融入一定冲突(设置正反角色)以及故事性。场景完成后,父母或家人可以参与场景故事的呈现,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去逐步完善场景,并体会场景的特点。
设计贺卡:在各个节日或生日之际,鼓励孩子DIY一张贺卡,可以从贺卡的开合方式、贺卡上的祝福语和画面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以根据节日的风格确定贺卡的风格元素,比如春节的团聚元素、端午的粽子元素等等,让孩子学会结合多个元素去设计一件相对完整的作品。
拍摄照片:在外出游玩时不妨让孩子尝试用手机等便捷工具拍照,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拍摄对象、确立拍摄目标(比如表现某种色彩、形状或者光影等)、进行优美的构图。在照片完成后,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照片,分析画面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强化审美感知。
设计日常穿搭:让孩子尝试自由搭配日常服饰,给予其适当的原则性(比如穿着要符合季节、材质反差不要太大等),除此之外不干涉他的选择和最终搭配的样式。通过选择衣服、上身试验、观察效果,孩子将获得审美能力的进阶。
跨界交响
“创造”的重要思路之一
伟大的创造往往都是跨界的整合,所以才让人觉得恢宏、丰富、可以研究几十年都有乐趣。在《经典之旅》关于艺术礼物的这一节课中,我们的任务是做一个“艺术礼物”,不是单纯的写诗或作画,而是融入了多种艺术门类,包括诗歌、绘画、书法、题款等。这正是一种跨界的整合创造。
要知道,PBL本身的核心特点之一正是这样的综合。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问题往往都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运用综合能力去解决。
PBL是什么?
PBL是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简称,旨在让学生通过有条不紊的规划和行动、有效运用综合知识来完成一个项目,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让知识“内化”为能力。
既然是“项目”,天然就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只靠一个单一领域的知识往往难以完成;而当不同领域的知识在项目中交融时,又天然会产生各种“碰撞”。每一次碰撞都会促成新的灵感、形成新的拓展。
《艺术礼物》这节课的大师是王维,他本人就具有很亮眼的跨界特性。王维被称为“诗佛”,又做诗又向佛,这个名称本身就是文学和哲学的交织;他的作品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文学与艺术的碰撞与呼应。
这样的结合是有机的,是不同的领域互相映照、相得益彰,而不是强行拼凑、互相独立的。比如苏轼的名诗《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是写画面;“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其实写一种对温暖的感知、以及对美食的渴望,是画面难以完全表达的诗情。诗情画意交融,不分彼此,打通了我们的不同感受,因而让诗歌更有感染力。
所以跨界不止是“跨”,也就是打破各个领域之间的界限;更是“整”,把不同领域有机整合起来。要领会这样的跨界之美,要完成这样的整合创造,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通识”基础。
通识是什么?
“通识”的含义原本是指广博的知识。今天的通识教育,主要是指一种打破学科界限的教育,帮助孩子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最早这种做法出现在古希腊,后来在哈佛大学得到发扬光大。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更广的学科视野,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深耕,成为专家。
广博的意义,不是成为各方面专家,这是不太可能的,也太累。广博也不是什么都涉猎,“略懂”一点的万金油。在我看来,通识的特点,在于先进行打破边界的了解,然后是创造性的整合;它并不仅仅是各领域知识普及,而是一种跨越学科和知识边界的融合和创造。
对于孩子而言,跨界的创造如何实现?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两种不同的路径去探索:
第一种,提取元素组合,通过“重组”实现最简单的创新。
这里的“元素”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意象,绘画里的花纹、图案,也可以是文艺创作的不同材质和创作手法,比如手绘、拼贴、镂空等等。
举例而言,我们可以让孩子观察各种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从中发现具有不同美感的线条(元素),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类线条完成一幅画(重组);也可以让孩子从中国仕女图中找出动作表情各异的人物(元素),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简单情节的场景(重组)。
第二种,打破传统,“不走寻常路”,通过“刻意练习”拓展创新角度。
“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为了激发创新灵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有意识”的颠覆:比如,是否可以让风景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印象派就是这么做的;是否可以让坚硬的钟表变得柔软?达利就是这么画的;是否可以用春天的风景表达忧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样写的……
在最具有创造力的年纪,不妨让孩子大胆一点,放肆一点,做一些AI难以揣测、无法“预见”的事吧!
童行书院《经典之旅》AI课采取PBL教学模式,34位大师、34个项目,覆盖科学、人文、艺术多学科经典作品,共140节课,420张知识卡片,140个探究游戏,让孩子接近大师,用最有趣的方式学习经典;智慧闯关挑战BOSS、收集通关文牒,每个小朋友踏上属于自己的西行之路,在这经典交相呼应的旅途中获得贯通中西的知识视野和高超的思维方法。
学习经典之旅有什么收获?
1. 积累多学科知识
学习经典,不仅对孩子的格局有帮助,对孩子的课内学习也有莫大的帮助。
语文教纲中,古文阅读是中国传统经典,外国文学是外国传统经典;数学物理化学教纲,则完全是西方近代科学经典。高年级直接学习这些抽象知识,会非常困难。如果不了解经典科学思想,学习解析几何、万有引力、电磁感应和化学方程式,会觉得很难学懂。
如果沿经典思想脉络梳理这些问题,则如水流顺下,事半功倍。
《经典之旅》让孩子直观感受和学习到多学科知识,为高年级的抽象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2. 锻炼底层思维模型
每一个项目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模型锻炼过程。
童行书院通识教育,致力于让孩子获得一通百通的思维能力。通过跟随大师完整项目实践,不仅能更深入锻炼归纳、推理、想象等底层思维能力,更能将这些思维能力进行串联和综合运用,形成连贯的思维路径。
底层思维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思考更明晰,让未来学习更轻松,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面向变化的未来游刃有余。
《经典之旅》与童行书院课程体系
谁适合学习《经典之旅》呢?
总体而言,《经典之旅》适合于6-10岁小学生。希望小朋友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1)基础读写能力和数学思维;
2)丰富的课外知识,具备科学、人文、艺术基础知识。
在《经典之旅》学习中,会引领小朋友阅读经典,思考核心概念,探索自然原理,进行人文艺术创作,因此希望小朋友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和艺术作品常识。
课程中也会进行完整思维模型的学习和锻炼,为后几年更为专业的思考和创造力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经典之旅》的全年课表吧!
是不是全都是很熟悉的学习内容?这些高年级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曾经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让我们看看童行书院怎样让经典焕发新生,让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吧!
如果您还没体验过《经典之旅》
可在9.1-9.10期间,参加1元购价值88元《经典之旅》3大项目学习,共12节课。
扫下方二维码,立即领课!
作者 | 星一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
人文教育实践者、文艺评论家
曾主持开发K12人文素养类课程
拥有自己的写作工作室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你有尝试过培养孩子的审美创造能力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