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妈交了30万学费被割韭菜?100%录取率、博士名校老师,都是套路……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近期,国际学校圈动荡不断,关停、爆雷、跑路、合并、整改的消息频繁流出:浙江平湖枫叶学校、深圳德威书院、广州南沙修仕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海怡湾伊顿幼儿园关停……
面对这些正在“消失”的国际学校们,家长们的焦虑值也是直线上升,生怕一不留神就选错学校。
除了担心学校暴雷,家长们在群里也跟我分享了,他们在帮孩子择校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奇葩经历,自己和孩子踩过的坑。今天我们将这些整理出来,相信这些都不是单一事件,可以帮助更多家长们避避雷。
家长最关心的升学成绩数据
漂亮数字背后满满都是套路
在中国,家长选择国际学校,永远绕不开“升学成绩”,我们在后台也经常收到家长的咨询,A学校和B学校哪个升学成绩好一些?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一所学校的升学率高,录取的学校好,是能和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挂钩的。
在海外留学这个赛道,面向多个国家、多所大学的申请录取制,结果统计起来要复杂得多,所以套路也比较多。
套路一:公布漂亮录取率,计算公式却经不起推敲
很多学校在发布毕业生大学录取offer时,会给出学生进入了世界排名前30前50或前100的大学的比例,而且比例往往都是粉饰得十分漂亮。家长很容易被学校的“超高的名校录取率”迷惑了。
例如,这个学校公布英国Top20的学校录取率为100%,数据下方却并没有列出具体学校对应的offer数,不禁让人很是疑惑。
有些国际学校录取率的计算公式是有待考究。
普遍来说,录取率=拿到offer的学生数➗总学生人数;而有些学校把它算成:录取率=录取人数➗申请人数,为了提高录取率,分母数就有极大的操作空间性。
而且,每个学校计算录取率的公式也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心细的家长还是可以多研究多琢磨。
再来看看这个学校的数据:剑桥大学有5人,本届毕业生有150人,然而剑桥大学的录取率却高达15%,这个比例之高也是让人匪夷所思,摸不着头脑,大家可以细品。
套路二:不要被总offer数给骗了,看看真实的毕业生数量
例如这个学校就是典型的只公布了本届学生的录取offer数,却没有写出有多少毕业生人数,不禁让人想问这434封offer到底是来自学校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呢?
套路三:名校录取率100%,无论什么学校都是“名校”
当然,家长们也不要觉得给孩子选了一所宣传“100%名校录取率”的国际学校就稳妥了。
首先,学校宣传的“名校”,和你认知的名校以及真正想要让孩子进的“名校”,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很多所谓的名校是经不起检验的,现在的国外大学的排行榜层出不穷,多到让人无法甄别。
很多知名大学的录取是有条件的,有的是“2+2”项目、有的是预科,但是学校在录取宣传的时候,一般学校都不会标注而直接计算进好看的数据里增加offer数。
我们都知道,英美国家的offer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有的学校总offer数看起来非常多,但是仔细一看,发现多半都是加拿大、澳洲的学校的录取。
在升学成绩数据这件事上,好学校的处理方式都是非常透明的。
他们会把录取学校一一列出来,让大家看到具体的院校名称以及offer枚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展示自身的实力。
不要偏信校内升学指导的判断
从进不了美本Top30到“小藤校”的大反转
今年拿下“小藤校”的M同学,跟我说了在申请季中,学校留学规划“极其不靠谱”的故事。
在申请季最焦虑的时候,因为提交资料的纠结和不断修改,却被学校的升学老师嘲讽,这情况美本前30%都申不到别折腾了。M同学不是典型的喜欢参加活动、竞赛的学生,也没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奖项,但是学术成绩确实没得说,无论是GPA,还是AP科目数量和分值都是抗打的。
面对升学指导如此的不负责任,她只能孤注一掷临时更换申请团队,没想到真的结局大反转,虽然错过了EA、ED早升的最佳阶段,但是他在RD阶段开到了“小藤校”在内的多所美本Top30&世界Top30学校。
校内配备的升学指导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收费情况等方面的确存在许多差别。也不是学校的每个升学指导老师都能对学生长短线规划,战略战术的辅导、活动竞赛的“背景提升”、GPA、标化成绩的及时跟进、申请文书一对一的辅导等环节都做到负责。
常常校内留学规划因为辅导学生众多,存在师生比例问题,只能一对多,无法精准覆盖学生及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升学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自我认知的过程。选择升学顾问,责任心和专业程度是需要家长优先考量的。虽然,申请结果不仅仅与升学指导老师的能力有关,主体和最终决策人还是学生,但是如果升学老师具备合格的专业性,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度,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对孩子而言,在这个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别盲目迷信博士天团
很多时候文凭不代表水平
近几年,深圳中小学大量引入清北牛剑博士的新闻多次引发热议。拉高硕博老师占比,高薪引入牛校博士,已然也成为了国际学校打造“师资”门面的惯用操作,但牛校博士就真就成了教学灵药吗?答案未必。
Z同学就跟我说一个简直离谱的故事。
R是某校赫赫有名的博士,毕业于QS前30的学校,某学科的组长,当地高级引进人才,超多听起来高大上的Tittle。前期上课,R博士还能做到照着有动画有案例的PPT念,后期就直接用巴朗这一备考书籍中黑白面板和密密麻麻大段文字展示,班上的上课人数也从开学的20多人变成了期末的5人不到。R博士最擅长的是每次必先看答案后再讲评题目。
一次他讲评试卷时拿错了答案,照着错误的答案讲解了一节课,等到同学指出才意识到。后期,学生提出让他不看答案自己做一题。全班在他用3分钟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后一片哗然。在后面的课堂上,他小心翼翼地回答了两三题,说得最多的话就是“xx同学你来讲一下”和“统计就是这样一个模糊的学科”。面对学生穷追不舍让他不看答案的要求,他最后蹦出一句:“不要让我做了,我要是做错了多尴尬呀”。
还有更离谱的事情,R博士批改AP模考试试卷,由于懒于遵守指南刻画入微的规则,全凭个人主观,随便给对于实考有重大影响的模考一个分数,学生后期自己对比后发现分差巨大。
一位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充分掌握好所授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且能以科学的方法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这未免也太荒谬吧。
因此,家长和学生千万不要过分迷信牛校博士、博士天团,很多时候文凭不代表水平。
与其看重中、外教数量
不如研究老师在校任教3/5年以上的占比
有家长向圈圈吐槽,“孩子新学期开学没多久,班主任老师都换了两个了,这正常吗?”对于国际学校来说,老师离职率的确是灵魂拷问式的问题。
留学家庭在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都会将「师资」、「外教比例」等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与其研究这个数据,不如了解好的老师在学校3-5年以上的占比。稳定且高水准的老师才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稳定输出的关键。
“现在看到老师来我办公室,我第一反应都是问她们是不是办离职?”一个在国际学校做了多年HR的朋友最近有点神经衰落地向我诉苦,每天领导都给她招人的压力,国际学校老师一般3年就是一个坎,如果学校的年轻老师多,很多都是毕业不久来刷经验值的。如今的她每月都要举办一场新员工入职培训。
“以前每当国际开学前,我看到很多学校宣传自己有多少位优秀新老师加入,最初我会那些高级的履历所吸引。
自从我从上家国际学校离职后才明白,如果这个国际学校新学期进入了多少的新老师,也就意味着上学期有多少老师离职了,如果学校在没有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超30个新老师就能看出这个学校老师的极不稳定,毕竟好学校的老师都是不愿意走的”
如果一个学校,不仅一线教学的老师离职率高,中高层管理“出走”也很频繁,请一定要慎重选择。因为,这意味着学校的很多政策将面临着朝令夕改,毕竟很多时候制度都是管理者的意志。管理层都军心不稳,大概率学校从上至下都是混乱的。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知道学校有多少新老师也不容易。但是,家长们可以多问问,能接触到的老师,他们任教多久了。也可以多向认识的在校学生和家长打听打听。这样得来的信息要比招生手册的宣传和招生老师告诉你的会更加真实。
# 结语
在面对国际学校动则30w一年的学费,如何识别关键信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好学校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说句掏心窝的话,择校还是不能偷懒,要多探校,择校时一定要多作比较,不要只听招生老师的一面之词,全方位地去做了解。
本期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