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改命最好的方式,无非这8个字
最近,网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被顶到热搜,讨论破万:
#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指的是这样的一群人,在过去的生活中,他们可能遭遇了被忽视、被束缚的经历。
而在成年之后,当他们拿回人生的掌控权之后,开始“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以弥补生命中的某种缺失,治愈自己的内心。
这种“重养”的生活方式,也渐渐演变为:
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未来生活的改变。
很多人讲述了自己“重养人生”的故事。
网友@自在生活 分享自己的改变:
“几年前,因为工作过劳引起心理抑郁后,我突然意识到:
之前,我都在做‘正确’的事;
而如今40岁了,我得做点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
于是辞了职,离开了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开始读书、摄影和写作。
人这一辈子,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活好你自己。”
自媒体博主@梨花姑娘 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30岁之前,我挣的所有钱都要上交给家庭。
更准确地说,是留给了未婚的弟弟。
以致于生病之后,需要一笔手术费,我都拿不出来。
和爸妈要,得到的竟是‘你自己想办法吧’。
我这才明白了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地位。
借钱治好病之后,我开始跟家里人划清界限,重新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打工人@梅梅 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被妈妈管得很严,想要什么都不敢说。
而经济独立之后,我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给自己买回来。
再也不会压抑自己的需求。”
你看,大家在“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之后:
循规的人生摆正了,消耗自己的人舍弃了,内心的缺憾也弥补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
重养后的人生,爽翻了。
如果你也一样不满自己现在的生活,不妨读一读下面的故事,把自己也重新养一遍!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又很难打破当下生活的节奏。
只能依靠惯性前行。
这个时候,就亟需一个契机能打破原本的节奏,让改变发生。
网友@爱吃饭的小明 讲述了自己的蜕变过程。
之前,她一直在银行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
当初,这份工作是在父母的催促下,花了很大精力才竞聘到的岗位。
可几年下来,她的内心还是无法适应银行里的传统、人情世故,以及枯燥呆板的工作内容。
这种情绪不断积累,让她十分压抑。
刚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太累,就请了一个小长假,想让自己休息几天。
可后来她发现:
并不是累,而是工作本身的问题。
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整晚失眠,并对每个工作日感到生理性的厌恶。
“我清晰地知道,自己已经抑郁了。”
当齿轮不断负重,如果不“检修”,终有一天会超出负荷,不得不停下来。
于是,她背着父母,跟自己的领导递上了辞呈。
她仍记得走出大厦那一刻的感受:
“内心突然有一种久违的轻松。
仿佛心口的巨石终于落了地,又好像是压抑的内心流入了新鲜空气。”
从这一天起,再也没有领导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通知,再也没有同事阴阳怪气地品头论足。
她决定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完完全全地为自己重新活一次。
为此,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表,并且严格执行:
a.每天坚持11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
b.起床后做30分钟瑜伽;
c.坚持学习英语,培养流利口语;
d.学习拍摄和剪辑,并以此为职业目标;
e.练习跟自己的情绪相处,遇事先冷静;
f.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即使独处也不觉得无聊的能力。
“虽然偶尔也会懈怠,但是最终基本都坚持下来了。”
半年下来,她的气色变好了,变得爱笑了,而且变得好看了,整个人散发着积极向上的能量。
更是通过自己的剪辑技能,成功获得了心仪的offer。
在“重养”自己的半年时间里,小明不仅改变了“摆烂”的人生状态,并且获得了情绪上的自救。
如果你也觉得当下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不妨给自己一段“空白”时间:
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并且付出行动去改变。
当你真正开始改变,想要的生活才能离你更近。
很多时候,让一个人心累的不是身体的疲劳,而是人际关系造成的磨损和消耗。
相比外部环境,人际关系更考验人的心智和能量。
后台读者@冰糖 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冰糖从小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优先留给弟弟。
“弟弟的衣服总是比我的贵,受到的重视和关注也多得多。”
“我学习很用功,只有这样,期末的时候才能赢得长辈可怜的夸赞。”
但是弟弟呢,即便成绩倒数,却依然是家里的焦点。
“而一旦我感到委屈,妈妈就会教育我‘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长大后,这种偏心也没有停止。
甚至变本加厉。
等她开始工作后,便开始像个“血包”一样,源源不断地为弟弟“输血”。
弟弟生病了,住院需要花费一笔费用,妈妈让她把自己的工资卡交出来,给弟弟报销所有费用;
弟弟有女朋友了,妈妈让她给弟弟的女友买礼物、买衣服,虽然表面的理由是,女孩比较懂女孩的喜好,实际上就是在为弟弟的恋爱买单;
而等到弟弟结婚,妈妈张口就让她给弟弟购置某品牌的豪华轿车。
“我说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妈妈脱口而出,那你可以刷信用卡啊。”
冰糖当场就破防了。
弟弟要什么她就得给什么,敢情她就是弟弟的提款机。
弟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而她却总是负重前行的那个人。
最让她伤心的是,每当这种时候,家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弟弟全程保持沉默,眼睁睁看着姐姐辛苦地工作,然后理所当然地接受姐姐的所有“赠予”。
就这样,扛着“原生家庭”前行的冰糖,即便已经工作了多年,也并没有多少积蓄。
她决心改变这种状态,对这种压榨的关系说“NO”。
“回到工作的城市后,我开始努力找回自己的生活。”
家人发给她的消息,她统统不回;
家人电话对她谴责,她一律屏蔽。
半年后,家人打给她的次数越来越少,她的生活状态却越变越好。
以前她深信,因为血缘的缘故,家人之间天生就是互相爱护,互相给予的;
后来她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家人都是这样,有的家人是来爱你的,有的家人就是来索取的。
当明白这个道理,学会拒绝家人的无度要求之后。
她的命运齿轮才开始为自己转动。
“我终于开始存下来钱,想买什么就在能力范围满足自己。
把自己当‘女儿’重新养一遍,以弥补这些年的辛劳和情感缺失。”
她下一个目标是存钱买房,如果家人无法为自己遮风挡雨,那她就努力成为自己的屋檐。
弗洛伊德说过: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另外一种方式爆发出来。”
婴幼儿时期,如果我们的某些需求没被满足,当新的情绪覆盖掉旧的情绪后,那些没被满足的需求,可能在那个当下消失了。
但实际上,这些需求都会变成心理记忆,成年之后,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看到过这样一个心理案例。
主人公橘子,小时候家里条件还行,但父母节俭惯了,总是教育她,他们赚钱有多不容易,千万要省点花。
别的小孩都有新裙子穿,父母教育她不要攀比;
别的同学生活费充裕,她每周的零花钱总是紧巴巴。
为了让父母高兴,她变得很懂事、很省心。
其实,她很喜欢穿泡泡袖的粉色娃娃;
每次路过蛋糕店的时候,也很想尝尝奶油的味道;
她很喜欢画画,但是她不敢开口找妈妈要彩笔。
于是长大后,她成了一个性格懦弱、十分“懂事”的女孩,总是委屈自己,压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别人的期望。
同事让她帮忙加班,她不敢说一个“不”字;
领导用绩效“精神控制”她,她就熬夜加班直到晕倒。
有时候,她也很痛恨不会拒绝别人的自己,但是下一次别人再要求时,她依旧条件反射地同意。
她的情绪陷入了非常严重的内耗、抑郁状态,以致于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当她把自己的苦恼讲出来之后,咨询师让她回忆自己的童年。
当她在童年找到相同的体验后,终于归因到了父母的教育方式上。
医生最后开出的药方是:
好好爱自己。
自那之后,她开始学着满足自己,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她给自己买了喜欢的公仔,下单了一直想要但依旧躺在购物车的裙子。
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买了漂亮的蛋糕。
给自己买了架钢琴,并且报了一直想报的钢琴课。
发工资了带自己出去旅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把内在的小孩重新养了一遍后,她整个人看起来由内而外地有了精气神。
以前,她看上去总是很胆怯,现在,看上去有底气多了,说话也很有自信。
懂得先照顾自己的情绪,学会拒绝,让她治愈了内心的缺失,也弥补了性格的缺陷。
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能从“没有好好爱自己”上找到答案。
你不想工作,每天摆烂,是因为你不喜欢现在拥有的,又没有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
你允许别人消耗你,是因为你总是期待不爱你的人能够爱你,承认自己不被爱,允许别人不爱你,你才能好好爱自己;
你不敢拒绝,总是讨好,是因为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排在自己前面,并没有重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把自己重新养一遍,其实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复盘:
困扰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有哪些?
更是一种认识自己的时机:
你真正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也让你看清,无论你做出什么努力,不爱你的人始终不会爱你。
更让你明白:
委屈自己不是长久之计,尊重自己才能带自己走入正轨。
发现病灶,才能解决问题:
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坚决远离;
不断消耗自己的关系,坚决割舍;
总是麻烦你的人事,学会说“NO”。
如果你当下正处在生命中的困境时刻,不妨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学会修复自己、治愈自己。
做富养自己的“父母”,好好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因为人这一生,最终都要靠自己成全。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如果此刻,就让你“重新把自己养一遍”,你会做哪些事情愉悦自己?欢迎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愿望!
点个【在看】,即使没有人爱你,你也要好好爱自己。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十点读书开福利社群啦!
每天分享一个高性价比好书、好物;
一手降价消息、上新福利、各种知识小课堂……
现在加入,还有新人5元购物券
👇长按识别二维码,快来进群玩儿吧!👇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