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数学”神逻辑,帮你花钱花得理直气壮。图片来源:DULIN—GETTY IMAGES
如果一个东西的卖价不到5美元,那它基本上就等于免费。如果某个东西买了还能够退,那基本上就等于赚钱了。如果你早几个月就支付了旅游的费用,那么等你真的去旅游的时候,这感觉就跟免费旅游差不多。如果你去商店买东西,恰好用上了无意间从口袋里发现的几块钱现金,这不妥妥的零元购嘛!
这种近期在TikTok上爆火的神逻辑叫做“女生数学”(girl
math),指的是一些女生会找遍各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消费。这也是互联网上的几十种“女生”潮流之一。不过这一次,很多人已经不再抱着一笑而过的态度。有人认为,“女生数学”是一种刻板偏见,是在嘲讽女性不负责任的金钱观。还有不少人认为,金钱的本质就是虚无,所以花钱并没有什么不对——换句话说,“钱即是空”,在85后至95后的年轻女性中,持有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
“女生数学”这个词最早来自新西兰的一档广播节目《Fletch, Vaughan &
Hayley》。在某次接听听众来电的时候,三位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论证了这位听众虽然花了5,600美元去澳大利亚悉尼连看四晚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但这笔花销是完全合理的,甚至“基本上是免费的”。在这里,“女生数学”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这位听众要连着看四场演出,但是她只买了一趟往返机票,这就相当于省了三趟的钱。“她要看四场演唱会,但是她只买了两张机票,而不是八张机票。”主持人海莉·斯普劳尔说:“所以她在这里就省了1,800美元。”
另外,这位听众虽然要在悉尼住四个晚上,但只要这四天她把自己的房子挂在民宿网站上租出去,这不就跟在悉尼免费住了四个晚上一样吗?至于演唱会门票什么的,如果这位听众用手机在现场录个像,然后以后把这段录像重复看上1,000遍,这样的话你还会觉得门票贵吗?简直是免费的好吧!
更何况,这位听众以后还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孙子,她当年看过泰勒·斯威夫特的世纪经典创纪录巡演演唱会,而且是现场版的哦!这可是无价的。“我妈妈以前经常跟我念叨:‘我看过弗雷迪·墨丘利的演唱会。’现在你也能够说:‘我看过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斯普劳尔说。
“这点花得太值了,这还有什么好论证的,事情不是明摆着吗?”她补充道。
虽然“女生数学”这个梗最近在网上很火,但相关视频并未传递出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快意,倒不如说体现出了一种“财即是空”的态度。美国的年轻人从小见惯了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有事没事就大开印钞机,然而这个国家依旧深陷债务泥潭,这也就无怪乎年轻的“佛系一代”不再把钱当回事了。
一位TikTok的博主在一段视频里说:“美元一度是有某种支撑的,以前支撑它的是有形有质的黄金,现在支撑它的是希望和梦想。”
另一位TikTok博主表示:“既然大家都认可‘钱即是空’,都认为经济是水月镜花,那么大家是不是都同意大学里那些学经济学的,实际上拿的都是戏剧学的学位?”
“钱即是空”的观念早在1975年就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当时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在他的著作《货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Money:
Whence It Came, Where It
Went)中写道:“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如此简单,到了人们难以接受的程度。在涉及如此重要的事情时,要有更深一些的神秘感似乎才是合适的。”
另外,这一代的年轻人普遍对大型机构有一种不信任感,在这样土壤上催生出“女生数学”这样的神逻辑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一代美国年轻人短暂的一生里,她们经历了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而且还要生活在气候变化的阴影之下,因此她们在金钱观上的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是不难理解的。对于20多岁仍然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而言,“女生数学”与其说是一个笑话,倒不如说是一种苦涩的应对机制。
因此,那档新西兰广播节目的制片人香农·特里姆才会说:“这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看破红尘。”
从今年的“女生的晚餐”(girl dinner)和“懒女孩的工作”(lazy girl jobs),到去年的“性感女生散步”(hot
girl walks)和“性感女生的夏天”(hot girl summers),再到新冠疫情前的“VSCO女生”(VSCO
girl),——总之,社交媒体上与“女生”相关的标签总是会特别吸引眼球。目前,“#女生数学”(#girlmath)这个标签在TikTok上的总观看量已经超过了4,500万次。和前几个“女生梗”一样,它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同时也招来了不少批评的声音。
心理学家、理财顾问布拉德·克朗茨在8月19日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我们经常会想方设法合理化一些我们明知不合理的消费。‘女生数学’骨子里还是这么回事。”
知名网红、人称“道琼斯夫人”(MrsDowJones)的海莉·萨克斯则指出,“女生数学”会让女性变得幼稚化,助长不合理的消费。(她曾经入选2020年的《财富》“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虽然我知道这是为了搞笑,但这种刻板偏见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它固化了一种陈腐且危险的叙事。”萨克斯于8月20日在Instagram上写道:“这是媒体片面刻画男女金钱观的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告诉男人要投资和积累财富,然后告诉女人,你们很蠢,不能让你们管钱。而且即便是为了搞笑,这种信息也会渗透进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之中。况且它还出现了病毒式传播。”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并不是只有女性花钱才大手大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从统计数据来看,男性挥霍无度的可能性与女性相差无几,而且男性一旦挥霍起来,比女性更加大手大脚,其挥霍的金额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球都比女性高出40%。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男性有更多的钱可花。麦肯锡公司(McKinsey)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近期趋势有所变化,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仍然掌握在男性手中。2020年,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三分之二都由男性把控。
那么,身为男人,我们是否也能够通过“女生数学”这套逻辑受益呢?至少新西兰那套广播节目《Fletch, Vaughan &
Hayley》的一位听众认为是可以的。他在该栏目的Facebook页面上留言道:“现在是‘男人数学’时间,我也想给我的车子换点零件了。”(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