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胡冰川:农业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脚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关系我国未来命运的重大战略,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关键保障,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脚。
文|胡冰川
ID | BMR2004
“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如今,我国正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关系我国未来命运的重大战略,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关键保障,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脚。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共同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谱写美好未来。在迈向未来的道路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美好的色彩。
胡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
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互嵌,没有现代化的国家,不会有现代的农业。另一方面,现代农业也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支撑。
01
来自现代农业的一元化
何谓现代化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有本质的差别,传统的农业千奇百怪,但现代的农业都是一模一样,即一元化的。这种一元化在形态上可以理解为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产品形态的趋同性、价值判断的一致性。
举例来说,现代农业往往都会使用商品化的种子,都不排斥农用化学品,都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进行作业。如今,我们很难在现代农业体系里采用原始耕种的方式,因为它和现代农业价值链不一致。尽管当下有一些高端农业俱乐部,或会员制农场,不用化肥、农药种植蔬果,但其本质上不属于现代农业的主流范畴,而是满足小众人群需求的农业新生态。现代农业首先是要满足绝大多数一般性功能需求和价值需求。
其次是产品形态的一元化。目前全国70%的牛奶,都来自荷斯坦奶牛。因为全球的科学家都是基于荷斯坦奶牛对生殖繁育、营养形成等科学特性进行研究。新的养殖方式优化或者饲料配方改良只需要针对这一种奶牛进行适配即可,极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农牧产品高度规模化与标准化,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
种子的道理也是一样。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但现代农业,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一种品种适合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实现规模化种植。以前玉米的品种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上千个品种,如今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尽管育种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但是品种也日益集中化。因为科学家们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少数品种,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逆性,从而适用于更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正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
再次,对消费者而言,现代农业满足的权益也是一元化的,即价值判断的一致性。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基本权益是让人吃饱肚子,满足生理需求。现代农业则是在满足人们吃饱肚子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溢出,例如生态、文化等情感寄托,这些都构成对现代人类的新权益。现代农业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生命功能性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五常大米、阿克苏苹果、奉节脐橙……目前中国有大量以地域作为品牌的农产品,除了满足生理需求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除了区域公共品牌之外,依托现代农业诞生了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古船、伊利、蒙牛等商业化品牌,这些商品化品牌塑造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代表安全、健康、营养。
02
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
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草局网站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野猪被正式除名,这意味着,人向自然索取在减少(野猪数量增加,生态得到修复)。过去亩产国家有序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得到优化,而能够退耕的原因,正是通过现代农业的技术与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现在三种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平均亩产量已达400公斤以上,过去亩产可能只有150~200公斤。
正是基于有限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更多滋养人类的食物,满足人类的权益,因而可以有条件退耕还林还草,使生态得以修复。在传统农业时代,“肉食者鄙”折射出的是肉类并不常见,人们想吃肉补充蛋白质,除了豢养之外还需要狩猎,但这是一个风险性较高的活动。对现代农业而言,通过规模化与科学化地养猪,饲料报酬(畜牧业生产中表示饲料效率的指标,它表示每生产单位重量的产品所耗用饲料的数量。)从过去的10:1提升至3:1,在“肉不好吃”的社会评价背后,体现的是现代农业生产不仅滋养了人口,也使得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提高了绿色GDP。无论是物质满足,还是精神满足,现代农业为现代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富足权益。
03
现代农业中的力量与智慧
说起现代农业,就不得不提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同时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彼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耕种还是原始农业,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劳动生产率有限,当殖民者面对广袤的土地时,劳动成为制约产出的因素,因此奴隶制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与大规模的耕作土壤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随着技术的进步,蒸汽机小型化后,发明了拖拉机,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大提升,如果说传统农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那么工业革命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跃升。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孟德尔在1865年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大约相近的时期,杜邦、巴斯夫、拜耳、约翰迪尔等一众涉农企业诞生,都是吸收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得益于当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命科学、农业科技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水平,成就了当时的“现代农业”。
在遗传学规律没有被发现之前,人类的育种只能通过观察法进行,“个头大”是几乎唯一的通行标准。而孟德尔的遗传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后,对整个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大家仍在“刀耕火种”的时代。
如果说工业革命对当时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力量延伸,那么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当前的“现代农业”提供了智慧扩展。时间拉回到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这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所带来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生物空间三者的融合。“算法”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词,无论是ChatGPT模型还是外卖小哥的送餐路线以及导航帮助我们计算的路程用时,无一都离不开“算法”,而“算法”对现代农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算力超越了马力,正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动力。
04
农业无人机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被称为中国无人机“元年”,无人机在农业植物保护(以下简称“植保”)上开启应用,随后植保作业面积年年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通过无人机实现植保作业面积为3亿亩次,到了2022年,该数字已经增长至18亿亩次,预计2023年将突破20亿亩次。不仅如此,早期无人机的装备负载是10公斤,现在已经增长到50公斤甚至更大,无人机飞手由过去1人控制1台到现在可以1人控制2~3台无人机,相关技术性能仍在快速提升中。
大田作物、山地、丘陵,各种地型无人机都能完成植保。但是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从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平面农机具升级为能够在空中实现作业的立体农机具,更重要的应用在于,无人机为农业带来了新的“算法革命”。无人机喷洒农药,每平方米喷洒多少,如何喷洒,是智能可调的。比如无人机作业果树作物,可能雾粒数小,雾滴大,这样杀虫效果才好。但对于禾本科的作物,基于大数据则调整为雾滴更加细密。
说到喷洒农药,你一定认为,无人机喷洒到的是叶片表面,一场雨下来,叶片表面的农药可能就会流失,不仅药效达不到,还会流到土壤、河流中去,带来次生污染。现在无人机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控制环境变量,如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决定执飞高度。无人机飞过作业面,其旋翼会产生风场,利用算法计算最优风场,让作业面下方的植物实现叶片翻转,让农药雾粒附着在叶片的背面,旋翼过去又恢复原样,使得药效发挥最大化的效率。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人机植保的规模化应用。
无人机植保作业,对农民而言省时又省力,更重要的在于,它让农业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数据:某块地种了哪个品种的作物,何时打了农药,用了哪种农药,都能清晰可见,并且全程可追溯,使得食品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农业保险的数据依据,也可用于作物改良,对智慧农业进行不断升级。在没有大数据、基因编辑这些技术之前,育种属于高劳动密集的科研活动,极其繁冗庞杂;而通过基因大数据,能够帮我们迅速发现目标基因和目标性状。智慧扩展再一次放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整个育种越来越精准。现在我们育种的时间已经从过去的10年缩短到5年,未来还可以更短,像白草莓、红心猕猴桃、黄瓤西瓜等具备新颖性状的新品种,都端上了我们的餐桌。
所以说,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互嵌,没有现代化的国家,不会有现代的农业。另一方面,现代农业也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支撑。
05
农业现代化铺就自由之路
工业革命可以说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分水岭。工业革命之前,几乎所有的人类都挣扎在生死线上,食物是制约人类繁衍的唯一因素;工业革命之后,可开垦的土地极大地扩展,农业化学品的发明与应用,使得农业产出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告别饥饿,人类数量也得以迅速增长。
当前,我们每个人都是现代农业的受益者,也是现代科学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技术,我们到现在连吃饱肚子这件事都成问题。全球有一半的蛋白质来自于化肥的使用,目前地球上拥有80亿人口,如果没有化肥,地球上的人口数只有现在的一半,就像灭霸的一个响指。
现代农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物质基础,让人类可以否定自己和怀疑自己,由此发现真理,启迪未来。而传统农业并没有提供人类反思的机会,人们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人们才有机会“百家争鸣”,使得精神世界更为丰富。
06
结语
传统农业,农民依靠自身的劳动力、自有资金、自有土地劳动,“风调雨顺”是传统农业时代,农民们最朴实、最真实的诉求,灾害天气对庄稼收成有致命的影响,因此种地是个“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行业。
而现代农业对自然的影响,能够控制到很小的限度,通过各种科学手段,能够让某一品种的作物,在不同温度、气候条件下种植,既耐旱又耐涝,使得农业种植“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农民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村超”“村BA”,不断丰富自身及城市人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多额外收益,使得农业的价值外延不断扩大,不断丰富人的想象力。
这些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促进农材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经济有机衔接。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农业现代化的力度,深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让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本刊记者朱耘采访整理)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3年8月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如今,国家层面已给出了顶层设计的方向和遵循,乡村振兴的“画布”已经铺开, 而美好的画卷等待着那些充满使命感的企业加入。
我们特别向国内外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企业和个人发出“招募令”:如果你有成功的案例,请告诉我们,通过我们的采写报道,你的经验和做法有可能为更多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如果你需要帮助或想提供帮助,我们希望以媒体的公益之心,架起“乡村振兴”的一座桥梁。
欢迎与我们联络:
微信:shangxueyuanzazhi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商学院》杂志,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UWSXH3V】获取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