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注丨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有何“绿色内核”?

关注丨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有何“绿色内核”?

公众号新闻

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日趋严峻的今天,中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体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生态观。

“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注入了全新的‘绿色内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记者:您曾撰文指出,古代人类社会大都信奉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有机自然观,但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西方人类主体性乃至主导性观念的逐步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如何在其中破解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困境?

郇庆治:人类社会的特定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文化观念在内的上层建筑。从较长时间尺度来看,人类社会(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构型形塑着其社会内部关系;而从较短时间尺度来看,人类社会(文明)的社会内部关系会对它与自然的关系构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以是划时代的或决定性的。

古代人类社会(文明)由于更多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条件,也就很自然地呈现出经济社会制度乃至文化观念的自然生态适应(敬畏崇拜)特征。因而可说,越是远古的人类社会(文明),就越是天然地接近于合乎自然生态法则的文明。

2016年8月,祖孙俩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玩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塞罕坝人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杨可佳 摄


如果说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色彩浓郁的文明,那么与之同时甚至更早的其他农业文明和狩猎采集文明也大致如此。现代社会(文明)尤其是其欧美版本的出现与崛起,不仅是一个非常晚近时期的现象,且取决于诸多方面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原本作为反对封建王权和宗教神学工具的人性或个体权益及其抽象物(人类主体性或人权),成为随后建立并执着于其全球性扩张的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灵魂”。相应地,大自然成为这种新型社会关系所形塑或奴役的“他物”——尤其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最终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与自然关系构型的形成,即“技术与资本主导社会中的自然”。

因而,从根本上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具有破解现代社会中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困境的潜能。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悠久传统生态文化,合力促成了自反性的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这并非只是在哲学伦理的层面意义上,同时还体现在其经济社会制度化呈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观念的层面意义上。另一方面,在“准后现代化”的环境与条件下,这一新认知得以创新性实践。具体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当然不是说这已是既定的必然性结果,而是说拥有一种经过努力可以达致的可能性。

2019年5月,一列动车穿越位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内的幸福源特大桥。陈冠言 摄


记者: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产生及其全球化扩散,为整个世界和地球带来了严重危机和挑战。西方“现代化”乃至“后现代”思想界有何回应?与中国思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有何不同?

郇庆治:的确,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最先感受到了工业环境污染对公众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比如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的污水横流现象和20世纪中叶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但随后不久,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欧美工业化国家纷纷引入各种经济技术与行政法律措施来治理和抑制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将大量的污染性产业或公司转移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结果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而公众生活水平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准的局面——因而促动了许多关于欧美“可持续发展模式(范例)”或“生态资本主义”前景的讨论。当然,在全球层面上,无论是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就我们共同的地球生态系统来说,自然生态已更加危机深重而不是变得可持续了。

客观地说,欧美国家并非只有“绿色资本主义”或“环境自由主义”的“浅绿”政治理念与政策主张,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深绿”“红绿”“浅绿”三维谱系下的绿色社会政治与文化理论——比如哲学伦理上极其激进的“深生态学”或“生态(生物、生命)中心主义”或初听起来颇为极端的“大转型理论”,以及各种样态的后(反)现代性的生态政治哲学,比如米歇尔·福柯的“生命政治”和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新帝国”。尤其是,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也已发展为系统完整的学术理论流派,它们无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解读诠释,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准确性和精到之处。

但这些绿色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话语、绿色发展话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话语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思维、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领导下的现实性大众社会政治动员或实践,其中广大民众的实践参与和民主监督也是全过程的和主动积极的。这种更多体现为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动员方式,并非没有任何不足或缺点,但与简单化、形式化的投票民主或社会抗争相比,仍具有进步性和有效性。

2019年4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民众在雅玛里克山青年峰下种植树木。刘新 摄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有何独特之处?中国如何为现代化理论融入“绿色内核”?

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具有三重理论意蕴:基于近代中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现代化历史经验总结反思的生态现代化理念,对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下“美丽”目标任务的新构想与愿景,面向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的现代化发展绿色转型或重塑大趋势的理性认知与自觉追求。这种生态观并不是一种狭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哲学或方法论,而是一种基于宽阔视野的大世界观方法论,因而可以同时理解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性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

其独特之处至少包括两点:一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历史性融汇,而这几乎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理论特点和实践特质,并终将产生出特定的历史性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其最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话语表达。

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性”现代化实践。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感知一样,现代化不是一个已趋近结束甚或没落的历史发展进程。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所体现或彰显的正是这样一种绿色选择或可能性,即以一种尽可能和谐共生或社会生态公正的方式构建人与自然的现代经济社会关系。

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注入了全新的“绿色内核”。简言之,其一,它提供了超越“生态主义”抑或“人本主义”二元对立的、“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立场选择;其二,它提供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是简单诉诸“后现代”或“去现代化”的方法论革新;其三,它提供了摆脱“欧美中心论”地域偏见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倡议。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有何实践指向?

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重要实践指向,在于它可以对新时代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挥规约与形塑作用。一方面,它将连接畅通“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新“两步走”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任务举措,对于前者主要是一种细化展开,而对于后者则更多是一种参照约束;另一方面,它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促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维度,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征的经验性呈现和历史性生成。相应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将同时是一个持续性的中国特色形塑和与时俱进革新过程。

记者: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人类命运与共。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能为世界提供何种启示?

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实践,可为当今世界提供三方面启示。其一,必须更充分认识欧美主导现代化模式理念的生态局限性。尽管当前已形成了颜色各异或激进程度不一的绿色社会政治、文化理论、改革尝试,但都未能触动甚或挑战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框架和国际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其二,必须更充分估计世界格局发生着的剧烈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抗疫国际合作和俄乌持续冲突给人们最大的警示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悄然展开并快速演进,欧美国家长期占据绝对霸权地位的单极化国际舞台正在裂变为众多的地域性中心及其竞争者,这些所谓发达国家同时失去或坍塌的还有诸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榜样”或“先驱”形象,比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

其三,必须重新发现阐释现代化理念与路径的生态意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政治宣示或旗帜,也有着十分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意义。概言之,从全球立场或视点来看,相比欧美地域中心主义的排斥性现代化,更理性更绿色更公平的普遍性现代化有着更多的社会生态友好质性,或者说更(可能)接近于一种全球生态环境善治愿景。

受访者简介:


郇庆治,1965年10月生,山东省青州市人,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2002-2003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5-2006/2009年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访问学者、2008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2012年,主持编译了《环境政治学译丛》(共12册);2015年至今,创办“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并担任总协调人。主要学术专长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环境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

来源 :中国新闻社

今日文章推荐: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团结奋斗——欧美同学会召开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欧美同学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我的纽约美食日记智库观点 | 胡冰川:农业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脚石泰峰江苏调研:做好民营经济和宗教领域统战工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2023年上海“国际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生学术论坛暨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博士生论坛会议议程《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2023年上海“国际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生学术论坛暨 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博士生论坛推进新型工业化厅局专稿 | 辽宁:以新型工业化新成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加大开放力度,深化城市更新,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民生关切......来看静安如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习近平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周六送女儿去工作变成了我的 favorite activity瞭望访谈丨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云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中国银行: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返京途中在山东枣庄考察习近平: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新华社推出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建党102周年丨探索可大可久之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源行业观察|善本金融—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金融价值时代快评丨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在申城·静安区丨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庆祝建会110周年丨福建欧美同学会:牢记嘱托 留学报国 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农业银行的ESG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关于网上的争论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论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水灾事故流浪记:第8-11天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习近平: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罗马古城杰拉什会议预告 |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秋季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跨界研讨会2023年上海“国际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生学术论坛 暨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博士生论坛顺利举行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求是》杂志评论员: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返京途中在陕西汉中考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