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认知分享(四)“刻舟求剑”
关于时代认知分享,前面写了三篇:(一)电梯寓言;(二)“打游戏”;(三)“耐受度”与“阈值”。今天继续。
避免“刻舟求剑”
其实,前面讲的几个“故事”都与这个相关,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
电梯寓言所指:
1)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才是自己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勤奋、努力、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坚韧、持续学习、分析判断能力、决断力、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资源(靠个人德、善、义的积累),等等。“天才,是99%的努力与1%的汗水”.有些成功人士受到上一代家庭环境的正面影响,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传承和资源禀赋。但大多数人会把视家庭影响为“外部”的:最终,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让这些资源禀赋转化为成功。很多人最后会自谦地说:“也是赶上了好时代”,“机遇好”、“运气好”。特别在和家人、长辈和故老交流时。很多企业家会真心感谢改革年代的领导人。但大多数人,认为成功主要还在自己,因为一切都是外部因素决定,那为什么偏偏我成功了呢?为什么不每个人都成功了呢?“电梯寓言”的核心,并不是否定个人的能力——也许踏入电梯的瞬间就是一种判断,一种能力:许多人畏惧风险,希望安稳,自然不希望踏入那个封闭的箱体、承担风险;在电梯升空的过程中,也没有逃离出来,而是坚定地等到了最后,收获了成果。过程中,可能还鼓励过同乘的其他人——这些,都是能力和品质的体现。“电梯寓言”的核心是:个人容易高估自己能力的因素,低估外部环境的影响,把外部环境的影响过多地、甚至不成比例地归因于自己,并为自己未来的错误判断“埋下陷阱”。
2)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成功的历史,进行更加准确的复盘、归因:当年自己确实颇为成功,有过辉煌。但到底哪些东西是自己做“对”的?其中,有哪些是有意识做对的?(甚至带有一些预判与先见之明)?有哪些仅仅是“暗合”?(自己的行动背后并没有清晰的逻辑,只是出于直觉和本能,刚好与大的环境契合、“对齐”);哪些只是是纯属巧合,可以归因于“运气”?有哪些是自己当年就做错的?尽管做错,因为外部环境好,却不致改变结果。举例:在电梯里乱蹦。按说在电梯上升过程中,不应该乱蹦,会影响电梯的稳定和安全。但还好电梯比较结实,一个人乱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今天看来,乱蹦这个操作是不对的。现实情况是: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保持自省的心态,挑战自己,尝试否定自己(看自己站不站得住)是很难的。大多数人不会判断到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也不会主动将自己置于自省的心里境地,而是始终相信自己的直觉与判断:“当年遇到很艰险的情况也走过来了,说‘运气’也‘运气’,冥冥之中,似乎总有力量在支持自己。但归根结底,大概还是自己勤奋、认真、努力,也有好的直觉。‘好的结果’始终是留给我这样的人的”。这个“复盘”是不足够的,不成其为复盘,其实是对自己过去的实践、逻辑、认知的肯定,并将这种肯定转变为“加码”
3)很多人依然会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为何呢?
——老方法是自己轻车熟路的;
——老方法也不是一个方法,可能是一整套的体系和应对方案;
——老方法毕竟是被验证成功过的;
——老方法是安全的、防御性的,看上去没错,至少不会犯大错;
——老方法容易说服自己,也容易说服别人;
——老方法既然被验证成功过,那就是“正确”的方法。而且,不是“相对”正确,而是“绝对”正确。如果说老方法不奏效了,那不是自己选老方法不对,而是外部因素不对、外部环境不对:外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不能匹配“老方法”,让他失效了;
——自己选择老方法也没错,因为这是稳妥、安全的。问题都出在“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猝不及防;外部环境的变化无人提示;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考虑到沿用老方法的人。自己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也不是自己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有问题,都是外部环境的问题。
这,就是最大的风险:路径依赖,并且缺乏纠正偏差的认知能力,不仅如此,甚至可能顽固地进行路径依赖,抱怨外部环境。
4)刻舟求剑
中国古代有个成语(也是一个寓言)——“刻舟求剑”——用过去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看不到环境的变化。
今人看来,刻舟求剑的主角就是个笑话。这个人怎么这么傻啊,看不到船在动啊。
这就是个寓言啊:它只形象地反应了一种现象,或者“风险”:我们看不到环境的变化,继续用过去的方法论去理解、解决新的问题。
并且不仅如此,刻舟求不到剑,还很生气:“怎么河水开始流动了?河水随便流动我还怎么捞剑?”
——发现河水流动不受控制:“怎么没人观察到河水流动呢?没人提示我呢?”
——“岸上有人,你们在旁边看着,你们应该跟我说啊”
——发现河水流动也可以被人为干预:“上游就不应该开闸,不应该让河水流动”
——发现河边有块牌子,告示河水会定期流动:“并没有通知到我个人啊。挂个牌子有什么用?管理有问题。”
再回到电梯的例子:
有个人,平时乘电梯,认为电梯是理所当然的,电梯是个必然存在,不可能有任何的调整变化。
他甚至从未观察过和电梯有关的信息。
有一天火警。
别人都走楼梯,顺利逃生了。
唯独这个人,钻到电梯里了——他可没有任何侥幸心理——真心认为电梯就是最快的逃生方法。“火警啊,跑得快,当然要上电梯。”
结果被困,千辛万苦解救出来。
(当然,也可能他是不幸的,丧命在电梯里)
这就是比“刻舟求剑”更加严重、更加负面的例子了,但讲的是一个道理。
我们要正确判断自己和电梯的关系;
我们要了解影响电梯运行的一切外部环境,补全知识。
我们要时刻关注影响电梯运行的一切外部环境。
我们要充分结合外部环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5)对个人能力的挑战乃至“证伪”
我们把讨论聚焦于企业。
经历大的政治经济周期,特别是大的危机与风险事件,都会导致老的企业被淘汰,新的企业出现。企业组织的优胜劣汰,是经济向前发展、保持活力的必要——尤其我们从大一点的历史维度——譬如几十年的刻度或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简单说,靠一次的“刻舟求剑”获得成功的企业,不一定是长期致胜的企业。它一定要经历过不同外部环境的检验——比如河水流动了,看它还能不能求得剑。
如果它能适时改变,让自己结合水势运行,求得了剑,那说明它是好企业;否则,说明它只是一般的企业。淘汰也是正常的。
你觉得自己很有能耐,但你用的只是刻舟求剑的方法。最后有一天,你刻舟求剑一无所得,但别人调整穿越,求到了剑,就说明归根结底是你的能力不行。
河水流动下,仍然能求到剑的企业,才是能够长期生存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它们也是对刻舟求剑企业能力的“证伪”。
几个分支讨论:
存在“不受水流影响的船”:河水流动了,我看有好几个船其实啥也没做,他们就是自重比较大,水流这点变化对他们基本没影响。他们的方法其实还是“刻舟求剑”,但他们把剑捞上来了。
对这一条的反驳:
——你首先就不应关心别人的船怎么样。他的船确实可能比较大,但那是他: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船上。他的船是他的船,你的船是你的船,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船上;
——他的船确实修得大。但他把船修得大,可能也有考虑,也能匹配资源。你观察一下,他的大不是偶然的,使得他可以耐受水流。这说明他一开始就把有些东西做对了;
——表面上,你看到他在“刻舟求剑”。但你怎么知道船长没有在船上复盘?“这次咱们还能刻舟求剑,是因为我们船身足够大,可以抵住水流。但下次就不一定了,咱们得做好预案。‘刻舟求剑’不可行!”
——“他不仅船大,还从河长那里得到了信息。”答复:所以你就得和河长搞好关系,经常了解信息,关注水流的动向。你光是低头看路,捞自己的剑,那是游离在外,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这样的小舟也很重要,水流把我们冲跑了,捞不上剑了,对整体也有影响啊!”答复,第一,不是都被冲跑了呀,“你看那边,还有小舟。他们把自己固定好了,还在捞剑。而且那边还有小舟,他们转到另外一个水势稳定的地方在打捞。他们说,那个地方可以捞到宝贝,比剑值钱多了。你向他们学习啊。”第二,“岸上很多人在看,他们发现你们被冲跑了,也发现还有继续捞剑,或者转而捞宝的人。他们说:你们这些被冲跑的是“刻舟求剑”,归根结底是你们水平不行,洞察不到环境的变化。但你们的经验很重要:下河捞宝第一条就是要知道水流,不能假定水流禁止、盲目地捞。如何判定外部环境,是最基本的技能。好些人跃跃欲试准备下河捞宝了。但凡下河的,都是借鉴前人经验的。”
6)“刻舟求剑”也是学习的过程
从上面的角度说,“刻舟求剑”。也是有“贡献”的——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刻舟求剑”的人和组织,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
这正是“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寓言要发挥的作用。
我们都要时刻思考,保持谦卑心态,充分自省,始终自问:是不是在“刻舟求剑”?
——用老的办法的解决新的问题?
——老办法不奏效,就升级加码,头破血流?
——撞破了就抱怨这里出现了一堵墙?
——有没有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都和你的策略一样?
不要和撞墙头破血流的人同病相怜;看看那些“抬头走路”的人,有没有可取之处?
这样的人,才是所有人寻找的人——监管、经理人、投资人、就业者与社会大众。
也是我们地缘政治对手最惧怕的人。
最后,要相信,所有人都在学习。以“刻舟求剑”寓言为例:
——“河道管理人”:要和小舟充分沟通,帮助大家建立预期;
——“大船”;庆幸船体足够大,但要判断这次水流的风险;
——“刻舟求剑”者——被淘汰,但也为旁观者提供了经验;
——“顺势而为的小船”:为“大船”、昔日的“刻舟求剑”者以及新进者提供了经验。
我相信,经历周期、波折、挑战:
——好的企业、单位组织能够留下来;
——失败的企业也将被写成案例,教育后来者。
有了波折挑战下,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家庭、个人才能成长。
(未完待续)
房地产新书签名版,下方链接点击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