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霸王龙变强的代价:眼睛变小 | 环球科学要闻

霸王龙变强的代价:眼睛变小 | 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新冠病毒 ·

我国科学家:新冠感染者出院后复阳是安全的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团队和广州国家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艳/柯昌文团队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2021年广州市本土(158例)及境外输入新冠Delta变异株感染者(679例)康复出院后病毒核酸检测复阳的特点,研究团队发现:

 

统计结果显示,Detla变异株感染者出院后病毒核酸复阳率在60%,远远高于野生型病毒感染者7.2%的复阳率。但患者在复阳阶段的病毒核酸载量,只相当于住院阶段的十万分之一;且科学家在对样本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并未从中分离出活病毒,在社区追踪过程中也未发现社区传播,说明病毒传染率低。另外,病毒核酸复阳并未造成临床症状加重,检出者毋须接受住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疫苗不能降低感染者病毒核酸复阳的发生概率,但有助于改善复阳阶段症状,降低核酸载量,缩短持续时间。研究人员认为,复阳患者不太可能具有传染性,感染者出院后也不应受到歧视。



· 动物学 ·
首次追踪昆虫长达80千米的迁徙过程


每年,鬼脸天蛾都会在欧洲和非洲之间迁徙,飞行距离长达4000千米。图片来源:Christian Ziegler /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Animal


昆虫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迁徙者之一,会迁徙的昆虫数量远远超过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但我们对昆虫的迁徙方式所知甚少。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移动中的昆虫非常困难,昆虫个体往往很小、移动速度快,难以凭肉眼识别和标记,也很难携带跟踪设备。


近日,在《科学》的封面报道中,研究团队首次跟踪了鬼脸天蛾长达80千米的迁徙过程,这也是目前野外持续监测昆虫的最长距离。研究者在实验室中饲养了一批鬼脸天蛾,并给每只天蛾都佩戴了极轻的电子标签。在释放了带有标记的天蛾后,研究团队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天线,一路跟踪天蛾的飞行路径。研究者发现,与过去的猜测不同,天蛾在飞行过程中并不会等待顺风,而是会保持完全笔直的轨迹。当顺风时,它们会飞得又高又慢,借助风力向前移动;但是在逆风或是风从侧面吹来时,它们会降低飞行高度、提升飞行速度,以保证飞行路径笔直。


· 神经科学 ·
努力思考为何会让你疲惫

繁重的体力劳动会让人精疲力竭,但坐着拼命思考几个小时也会让人感到疲惫。现在,研究人员有了新证据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甚至发现,你在紧张的思考中感到精神疲惫(并非昏昏欲睡)不完全源于大脑。最近,研究团队将相关成果发表在论文《当代生物学》杂志。


曾经有理论认为,疲劳是大脑制造的一种错觉,让我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转而从事更舒适的活动。而巴黎脑研究所的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怀疑,精神疲劳并不是错觉。机器可以连续计算而大脑不能,研究者怀疑,这和神经活动产生的有毒物质需要被回收有关。为了寻找证据,科学家使用磁共振波谱(MRS)监测工作日的人脑化学反应。他们观察了两组参与者:一组去完成需要努力思考的任务,另一组进行相对简单的认知任务。研究人员只在努力思考组中观察到疲劳迹象,包括瞳孔扩张减少等等。与此同时,这组人在任务中做出的选择,也逐渐转向那些不太费力就能直接获得奖励的选项。重要的是,努力思考组大脑前额叶皮层突触中谷氨酸水平更高。结合其他证据,科学家认为:谷氨酸的积累使进一步激活前额皮质的成本变高,因此在精神紧张的工作日之后,认知控制更加困难。在研究团队眼中,高强度认知工作的确造成了认知功能的改变,疲劳也的确是让人们停止工作的信号,那是为了保护大脑功能的完整性,而不是一种错觉。


· 古生物学 ·
霸王龙:变强的代价是小眼睛


左图为霸王龙真实的头骨化石(上)和头部复原图(下),右图为将霸王龙的眼窝修改为圆形的模拟图,并非霸王龙的真实情况。图片来源:Stephan Lautenschlager


近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演化出了更狭窄的眼窝,或许能帮助它们获得更强大的咬合力。研究者比较了410个中生代(2.52亿~0.66亿年前)爬行动物化石的眼窝,发现大部分爬行动物,尤其是草食性的蜥脚类恐龙,眼窝都是圆形的。然而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成年后,眼窝通常呈椭圆形或锁孔型。尤其是大型兽脚类恐龙,眼窝形状比它们的祖先更接近锁孔形。


为了研究眼窝形状对颅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者比较了拥有五种不同眼窝形状的爬行动物颅骨模型在咬合时的受力。结果显示,在咬合过程中,锁孔形眼窝能将力分散到眼窝后方更硬的颅骨区域,帮助减轻颅骨受到的应力。同时,拥有圆形眼窝的暴龙模型能承载的眼球体积是锁孔形眼窝模型的7倍。作者认为,兽脚类恐龙演化出更窄的眼窝,可能减少了它们颅骨的眼球空间,同时把这些空间留给了下颌肌肉,这或许说明霸王龙等大型兽脚类恐龙放弃了大眼睛,换取了更大的咬合力。


· 气候 ·
北极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4倍


与全球其他区域相比,地球两极变暖的速度更快。过去的研究表明,北极变暖速度大约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这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效应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海冰减少导致的区域反射率降低、云层反馈和近十年来欧洲空气污染减少都是潜在原因。


昨天,在一篇发表于《自然·地球与环境》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北极圈内1979-2021年间的观测数据,发现这一时期内北冰洋大部分地区温度变化速率可以达到每十年0.75℃,至少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在北冰洋临近斯瓦尔巴和新地岛的欧亚部分,变化速率可达每十年1.25℃,是世界其他地方的7倍。作者认为,由于北极损失了更多海冰,北极放大效应会随时间加剧。


· 演化生物学 ·
简化的喉部结构让人能说复杂的语言

人类和其他陆地脊椎动物发声的原理一样,都是通过肺部空气交换驱动喉部声带振动发声。然而,人类的语言具有独特性。与大多数哺乳动物声音中常见的不规则振动和突然的频率变化相比,人类声带的振动要稳定得多。此外,人类的神经控制能力更强,因此发声音域更广,并能进行言语交流。


新发表于《科学》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对29个属44种灵长类动物喉部进行MRI和CT检查,发现人类没有其他非人灵长类共有的声带膜和气囊。通过进一步观察声带膜在灵长类动物发声过程中的活动,建立解剖学和语音模型比较声带膜振动的发声效果,科学家发现人类在演化过程中缺失这种膜,简化喉部后,发声更加稳定,声音更加丰富。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8月12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88 362 350例,死亡病例6 430 306例。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8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0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6例(广东19例,上海8例,四川7例,福建6例,北京4例,山东4例,天津2例,陕西2例,辽宁1例,吉林1例,浙江1例,广西1例),含1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7例,四川5例,天津2例,山东2例,北京1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648例(海南595例,广东22例,内蒙古9例,西藏7例,福建5例,上海2例,河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贵州1例,云南1例,陕西1例,甘肃1例,新疆1例),含1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7例,海南1例,四川1例,贵州1例,新疆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5例,其中境外输入102例,本土1203例(海南614例,新疆410例,浙江60例,兵团43例,西藏20例,广东14例,江西11例,内蒙古7例,湖北6例,上海5例,广西5例,湖南4例,河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陕西1例)。


截至2022年8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2693.8万剂次。


文:王昱、二七、栗子、谢汝雨
编辑:王昱、二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家发布首个脑再生图谱;阿根廷不明原因肺炎被证实为军团菌感染|环球科学要闻人体熟睡时,癌细胞会加速转移;首次观测到四中子状态|环球科学要闻嫦娥五号月壤样本表明,月球表面有第二种“水” | 环球科学要闻猪皮肤制成的角膜,让14位盲人恢复视力;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命名猴痘病毒分支 | 环球科学要闻加纳确认两例马尔堡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和疗法,病死率与埃博拉相近|环球科学要闻600万年前,大熊猫已爱上了竹子,还专门长了根手指“点赞”|环球科学要闻欧洲、南美、亚洲接连出现首个猴痘死亡病例,一死者年仅22岁 | 环球科学要闻为什么会觉得恶心想吐?有内脏毒素经过了你的大脑!|环球科学要闻因为全球变暖,南极洲唯一的特有昆虫正面临灭绝|环球科学要闻在湄公河钓到世界最大淡水鱼,重300公斤;韩国成功发射自研火箭|环球科学要闻精准灭蚊!科学家发现了控制蚊子生长和繁殖的基因|环球科学要闻一举两得的第一周:圆满与不圆满交融清晨信步武汉检出霍乱阳性甲鱼,与武大病例无关;韦布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水|环球科学要闻42天不降落!太阳能飞机打破最长飞行时间记录 | 环球科学要闻太阳风暴突袭地球,在加拿大造成未知“史蒂夫”现象|环球科学要闻神秘火箭砸中月球,一次性砸出两个陨石坑|环球科学要闻多盐折寿?研究显示:经常加盐,早亡风险增加28% | 环球科学要闻韦布空间望远镜首张彩色照片公布;印度人口明年将赶超中国 | 环球科学要闻BA.4/5变异株在美国传播35天,占比飙升21倍 | 环球科学要闻传染性维持3天以上!微塑料能为病毒提供载体,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清除|环球科学要闻第4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66岁高龄,感染HIV时间长达31年|环球科学要闻首次发现大型紧凑三体星系,或由四星系统合并而来|环球科学要闻过去40年,中国热浪致死风险迅速上升|环球科学要闻肚子一饿就心情不好?研究证明易怒与饥饿具有强相关性 | 环球科学要闻平均约500位男性中就有一人携带额外性染色体 | 环球科学要闻无需生殖细胞和子宫,科学家培育出“全人工合成”小鼠胚胎 | 环球科学要闻脱发有救了?发现脱发治疗新方法;2022年菲尔茨奖揭晓|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深的沉船;基因组数据揭示猴痘病毒正在快速进化|环球科学要闻往事并不如烟。。。鸭仔蛋与鸡仔蛋高考作弊和交白卷谁更重视知识发现世界最大睡莲,直径可达3.2米,属全新物种|环球科学要闻58%的传染病正在被气候变化“强化”,变得更易传播或更致病|环球科学要闻时隔近40年,英国再次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痕迹|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