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从庆丰收到逛夜市、放河灯,主题丰富、热闹不阴森丨自由谈
▲ ( IC photo / 图)
全文共1689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在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中,中元节和盂兰盆会逐渐合二为一,成了集诸多习俗于一体的重要节日。后来唐朝、宋朝、明朝皆以道教为国教,“中元节”也变得越来越盛大。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文化宽松的宋代,中元节更是连放三天假,从宫中到民间都隆重庆贺:普通百姓用鲜花祭祖以告丰收,朝廷则公祭前线阵亡将士。到了晚上祭祀结束,则迎来中元节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灯。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今天就是中国人熟悉的“鬼节七月半”——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一个广布东亚、三教合一的古老节日。
中元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汉时期: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就记载“(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也就是说在夏历七月,当年的第一批粮食就成熟了。天子要取一些新收获的谷物先供奉于太庙,象征邀请祖先来一起品尝丰收的喜悦。直到今天,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七月半,仍然以庆祝丰收为核心,夜晚则燃起大火堆投入谷物焚烧以祭祖。
而中原的七月半,在西汉以后继续演化。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强烈影响,祭祀的成分不断提升:
道教从东汉创教之初,就提出了“天官、地官、水官”祭祀体系,后来定型为“三官大帝”信仰和“三元节”盛会——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生日,赐予吉祥福运;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地官生日,赦免亡魂之罪;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水官生日,解除世人厄运。七月半因此被道教视为庆贺丰收酬谢大地,同时祭祀亡魂的节日。
而佛教庆祝七月十五,则与印度气候有关。南亚次大陆从阳历6月左右进入雨季,佛教因此规定了三个月的“雨安居”。等到雨季结束,则要举行供僧大会并施食饿鬼。佛教传入中国后,将雨安居结束之日对应到了夏历七月十五,并在西晋时翻译了一部《盂兰盆经》来宣传——这部经书巧妙利用了华人对忠孝的推崇,讲了一个孝子入地狱救母失败的故事。并说只有在七月十五准备上好饮食供养众僧,才能帮助孝子母亲解脱地狱倒悬之苦( “盂兰盆”梵语意为“解倒悬”)。
在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中,中元节和盂兰盆会也逐渐合二为一,成了集以上所有习俗于一体的重要节日。后来唐朝、宋朝、明朝皆以道教为国教,“中元节”也变得越来越盛大。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文化宽松的宋代,中元节更是连放三天假,从宫中到民间都隆重庆贺:普通百姓用鲜花祭祖以告丰收,朝廷则公祭前线阵亡将士。到了晚上祭祀结束,则迎来中元节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灯。
就连宋朝人自己都感叹:中元节晚上热闹得简直像七夕,夜市长街人如潮涌,到处是美食小摊和戏台演出。官府则在河边放江灯万盏,“以享江海鬼神”。此外还要高悬燃灯祭祀孤魂野鬼,将夜景装饰得好似星空:“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也正是在唐宋时期,中元节传入了日本——如今日本人中元节要放一周假,庆祝方式仍然大体类似唐宋。
宋朝亡于蒙古征服,草原没有七月半习俗,因此元朝废除了中元节假期。由此还产生一个传说:某年七月半蒙古入侵南宋,居民为了逃难只好提前一天过中元,因此北方过节多在七月十五,南方则多在七月十四。从十三到十五都被认为是中元节,则或许是宋代三天假期的遗留。
从元朝开始,中元节不再是法定节假日,也代表着官方从七月半中退场。但民众过节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明清笔记中的七月半仍然与宋朝时一样热闹。只是放河灯从朝廷出钱,变成了民众和寺庙道观自己掏钱。甚至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还举行过一次盛大的中元节放河灯,有数万市民自发参加。
实际上七月半的所谓诸多“禁忌”,基本是近几十年才通过电子媒体流传开的,不少桥段甚至出自香港恐怖电影。考察全国大部分乡村残留的习俗,以及翻阅唐宋明清文献,都会发现中元节原本是个寓意很丰富的美好节日:鲜花供祖、公祭英烈、夜市狂欢、莲花河灯......无论哪一项放到今天,都一样还能广受欢迎。如果真想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节日,只需要让传统节日变回它们原本的样子就够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