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拖延怎么办?最近经历的这件事,给了我答案

孩子拖延怎么办?最近经历的这件事,给了我答案

教育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写在前面:

前几天,在一个妈妈群中,有一位朋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13岁的男孩,做事拖拖拉拉怎么办?


孩子拖延,是很多妈妈都面临的困扰和难题。但说起来有些凡尔赛,我们家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孩子每天练琴都不拖拉,并且还说最喜欢的就是钢琴;一年级作业已经基本不需要人陪,大部分能自己完成。


所以在改掉孩子拖延的问题方面,我其实没什么经验和发言权。


但最近自己的一次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


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不拖拉,以及如何让孩子不拖拉。


 周一

思维 🌏

全文共5280字,阅读时间14分钟


🌿🎨🌏


拖了3年的证书


就在前几天,我拿到了自己的CFA证书。这本来是一件让人觉得开心的事儿,但其实背后并不是一段拿的出手的经历。


我是在2020年末参加的CFA三级考试,大概是在2021年2月份就收到了考试通过的消息。也就是说,那时候我就具备了申请持证的资格。但直到两年半后的今天,我才真正开始做这件事,并成为了一名持证人。


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才做呢?


我自己的解释是,申请持证每年要交好多会费,我又没有跳槽的打算,是否持证意义不大,就不浪费那些钱了。


这个理由听起来好像也有那么些道理,我也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两年多。


但这是真的吗?


在这两年多中,每当看到有些机会说CFA优先,或单位统计持有证书的情况,我内心其实总会有一些波动。


我真的不想持证吗?不想浪费钱,到底是自己真的不 care,还是为了掩饰什么?



我拖延的时候在想什么


在决定申请持证的时候,我也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感受,想要搞清楚,自己拖着不做的原因到底什么。


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吗?


在通过三级考试后,我看到了群里发的申请持证的指引,里面介绍了大概的流程和要求。


我们需要在协会的页面填写几类信息,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等等。


其中,比较难的是关于工作情况的介绍,需要说明自己从事与投资分析相关工作的时间有多久,还要大概描述工作的内容。


指引中还说,如果协会对于你填写的工作经历有异议,也会通知你补充。


看到这些介绍,我心里冒出了很多问题。


那些表有多长?关于工作都需要填什么?是不是要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我能用英语描述清楚吗?


于是,靠着自己的想象,我在从没有打开过申请界面的情况下,把这件事定义成了几十个问题,巨长的表,详细地描述每一项工作,而且必须是类似基金、证券等和投资分析直接相关的工作(我的不是)。


然后,在我的脑子里,把它成功地变成了特别难、特别大的一件事,甚至是我觉得我无法实现的事儿。


可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等我真的去申请才发现,填表连半个小时都不需要,我的工作经历非常合适,不需要复杂的介绍,申请通过连3天都不需要。


为什么自己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其实,了解这件事难不难,非常简单。只需要登录协会的网站,打开看一下就可以了。


可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次都没试过。


究竟是什么让我宁可找一个理由糊弄自己,也不愿意去一探究竟?


大概三年前的一天,下班回到家,我觉得特别累,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于是,我独自呆了一会。


整个事件的具体起因我不太记得了,大概是在跟其他人的沟通中,对方说了让我觉得“不舒服”的话。但到底自己在不舒服什么?其实心里并不清楚。


以前的时候,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形,我都是只停留在“不舒服”这一步,劝自己不纠结,转移注意力,用各种方法让情绪过去。


可是那一天,我突然变得特别好奇,就是想跟情绪呆一会,看看它到底背后有什么。


我躺在床上,让自己放松下来,顺着自己的感觉走。


当时的感觉就像在一个水池中,身体不停地往下沉,往下沉。


刚开始,周遭的一切都不太清楚,有一种自己要面对特别让我恐惧和害怕的事儿感觉,想要逃离。


我强忍着坚持,告诉自己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这么让人害怕。


慢慢地,我进入了一个场景中,脑海中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清楚。


那是我的小时候,周围是以前生活的院子,而我就在院子中间。那次应该是我考试没考好,或者某件事没做好,我爸很严厉地训斥了我,说完他转身就走,还白了我一眼。


我心里非常的恐惧,害怕如果自己不好,爸爸就从此不喜欢自己,也害怕因此被抛弃。


那一次对情绪的探索,让我明白,其实在很多个时刻,我内心的烦乱、无措,都和过去紧紧相连。


我以为是当下的情境让我生气和着急,其实,不过是当下的刺激,把我带回了曾经的状态,反射出了当时的感受。


也是那一次,我找到了人生最大的卡点——怕被否定,求认可


我终于看明白,无论是与人沟通中,别人的态度和语气让我觉得“不舒服”,还是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畏畏缩缩,不敢尝试。虽然他们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实源头都一样——是那个怕做错被抛弃,认为表现差就不配被喜爱的儿时的自己


不去申请持证,甚至连看都不敢看一下,不过是担心,万一被驳回,自己就成了被嫌弃的人。而为了逃避被嫌弃的感受,我宁可从开始就不去做。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说了这么多自己的感受,其实是想由己及人,去体验孩子们可能在经历什么,他们为什么面对一件事情迟迟无法行动。


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些事情确实是比较没意思的。比如,写作业,练琴。


当孩子面对两件事情,选择的偏好就会出现。而且通常是,必须做的事儿因为加了“必须”的限制,一定不如可选择的事儿有意思。


这是事实。


另一方面,当孩子拖延的时候,他们一定是觉得难的。


但是这个难,不是客观标准的难,而是孩子主观体验的难。


就像我申请持证一样,其实简单的就像撸一只可爱的猫咪,可是在我心里,赋予它的形象是一只庞大的恐龙。


主观上的难,其实是大脑套用了以前的感受,把某些事儿和某种感受自动建立了联系。当类似的事情出现时,感受就自动跳出来。


就像我每次面对可能被人评价的事情,都是不得不做才会去做。就是因为那种被人评价的场景,触发了我小时候被说很差,甚至感受到被抛弃的感觉。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孩子被激活的究竟是哪个感受。但当我们觉得孩子的拖延不能理解,为什么啥事儿都拖拖拉拉,明明很简单的事儿也一直不愿意动手,我们就需要知道,孩子面对的,并不只是眼前这一件事,还有过往的很多经历。



孩子拖延怎么办



和孩子站在一起

我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也成为了之后孩子遇到问题时,我的行动指南。


这句话是:你是和问题一起解决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当看到孩子拖着不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催他。


你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怎么还不写作业?说了几遍了,还没动笔呢?


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时,其实就是和问题站在了一起。孩子的感受是,我们和他是对立面,自己无依无靠,孤立无援。


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有给孩子助力,反而是放大了问题,给了孩子更多的压力。


还是以孩子做作业为例,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职责是盯着孩子,看他做对了没有,写的是否工整。


但我觉得,家长陪伴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保证作业质量,而是保证孩子每一次遇到困难时,都能得到支持。


我每次陪孩子做作业,自己就会在旁边看书,或者码字。我会在开始前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也会告诉她,我就在这,需要帮助随时叫我。


我并不是完全不在意孩子作业的质量,我只是觉得,一年级的首要目标,不是保证极高的作业质量,而是建立她对完成作业的自信。


这个自信,不是因为她写的多好看,而是因为她知道,当自己要做一件事,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和解决。


这个知道,不是因为一遍一遍地被告知,而是源于我们每一次、每一天的回应和行动。




强化好的感受

前一段时间,我们家被“割韭菜”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个周六,我带孩子在商场玩,遇到了某个节目组在采访。


对方告诉我们,他们是某某节目组的,孩子接受采访的视频,回去之后他们会看一下,如果通过了,就可以去试镜。


我还是比较谨慎的,怕遇到骗子,就到某度上搜了一下,上面说这个节目不收费,内容主要是带领孩子找一些传统工艺的体验。(这里谴责某度没底线……)


我当时觉得还不错,可以让孩子去试一下。


没过几天,我们收到了节目组的电话,让孩子去试镜。


刚得到这个消息,其实孩子是有点抗拒的。她问我们,一定要去吗?她不想去。


闺女从小就不是一个特别愿意在人前表现的孩子,她肯定觉得紧张,我也理解。但随着她慢慢长大,我也希望能够稍微push她一下,让她更自信。


于是,我跟她说,是的,约好了时间,必须得去。


她看起来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准备了自我介绍和小节目。


试镜的那天,爸爸陪着她去了现场。她非常大方地做了自我介绍,跳了舞,还在后续即兴的模仿环节表现突出,非常顺利地通过了。


然后,我们就得知,参加录制,需要交钱,差不多要五千块钱。


先生给我打来电话,商量是否交钱。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怎么感觉被骗了?是不是智商税?对交钱这件事,就比较犹豫。


但是先生说,他觉得应该让交钱,让孩子去。


他说,试镜结束后,孩子跟他说,当时老师念通过的名字,前两个都不是她,她觉得紧张,又有点失落,但当念到第三个名字,“杨”字出来的时候,她就知道是自己,开心极了!


我听完他的讲述,也立刻同意付钱,让孩子去参加节目的录制。


后来,我跟先生又聊过这件事,回忆整个经过,我们才发现,其实孩子不是不想去,她其实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先生还说,我们要清楚这五千块钱在做什么,它不是在买外人看的录节目,它是在为孩子获得一份完整并且愉悦的体验。


前面我说到,看到孩子犹犹豫豫不愿意去,我希望她能更自信、更主动地走出去。可是什么能让她获得这样的力量呢?


不是我们每一天告诉她你很棒,也不是我们教她如何做,而是来自她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


当她体验过这件事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当再遇到类似的场景,她自己的大脑也会立刻将其与愉悦的感受联系起来。到时候,不用我们多说,她自己就会作出选择。


这种把一件事和好的感觉建立起来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


比如说孩子弹钢琴,总是会阶段性地学新知识,遇到新难题。这时候,我就会设计各种小游戏,来帮助她掌握。


再比如,写作业的时候放一些零食在旁边,阶段性成果完成后,吃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学到知识、完成作业,而是我希望她想到弹琴和写作业这些事,永远都是愉悦的。


这样的链接,可以让客观上很难的一件事,变得主观体验并没有那么难,也就降低了孩子想要拖延的可能。




打破未知恐惧

就像我一直觉得申请持证这件事很难一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迟迟不想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


回想自己的经历,是不是有很多时候,有些事儿拖着不愿意开始,但真的做了之后发现,其实没那么难。


孩子的感受也一样。


他们不愿意做,有时候就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要做的事儿什么样。而未知,是最容易让人感到害怕的。


行为设计学中,有一个原理叫“五分钟法则”


当我们面对一件任务量大又复杂的任务时,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难以开始行动。这时候,告诉自己只做5分钟,不管5分钟做多少,都算一种成功。


当真的做了5分钟,我们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那么复杂,最后做了更多的工作,甚至完成了任务。


5分钟法则能够奏效,是因为解决了心理层面的2个问题。


一个是把复杂的任务简单化。5分钟做的事儿,怎么样也不会太难,这让我们更容易接受。


另一个增加掌控感。因为知道自己可以在5分钟后选择停下来,这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降低了自己的无力感。


前一段时间,我把5分钟法则告诉了孩子,但在跟她介绍这个概念之前,其实我们也在用类似的方式行动。


每周学了新的曲子,她会念叨新的难。我会跟她说,每一首曲子,在没有弹够5遍之前,不要去想她难不难,只要弹5遍就可以了。


弹完5遍我会问她,这首曲子难吗?她会立刻回答,不难。


告诉她5分钟法则之后,有一天我加班回家比较晚。


她自己写完了作业,还跟我说,自己做口算之前其实有点担心,但是她想到了5分钟法则,就开始写了,后来发现并不难。


我们一生要面对的永恒的话题,就是未知和改变。那些我们看起来光彩照人的人,他们不只是能力超凡,更具备在未知世界中打拼的勇气和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面对恐惧选择不逃避,打破未知,找到出路。


我见到过很多家长说孩子拖延,想要让孩子做事快起来。但其实拖延不只是行事效率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力量的问题。


面对孩子拖延,与其不停地催他,解决眼下的问题,不如陪着他,找到问题的源头,帮他获得一生受用的力量和能力。




与其总催促孩子,让孩子赶紧成长,家长不如反省自己:我真的活明白了么?


家长们需要一直学习,一直反思,看到自己,同时真的看到孩子。而很多时候,路就在那里,家长缺少的只是打开那扇门,走上那条路的钥匙


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如何从专业角度解析教育和成长中的问题,如何加强亲子联结,如何更好的认知自我,找到更准确的人生定位和方向……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社群里,都能得到解答和指导。


下方扫码,仅需1元,即可体验!


作者 | VIVI


7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你或者孩子有拖延症吗?你有尝试过去解决这个问题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个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休学?这种看不见的痛苦,是不是你正在经历的……拥有中美日生活经历的“90后”夫妻,为什么最终移居日本?“1岁的孩子管不了!”高铁事件再升级:那起冰箱藏尸案,已经给了我们警示聊聊女儿经历的那次阑尾炎手术又发生多例!夏季千万别对孩子做这件事,很可能断送孩子生命!《孙子兵法》,中国军师和非洲军阀经历正在经历的带俩娃出游,我所经历的“厌童”和“出行羞耻”情感营销请回答:戚薇定制微综艺《给我答案吧,妈妈请回答》的明星启示录周边 | 孩子拖拉不自觉,怎么养成好习惯?一日一诗:而我正在经历的 / 是这个国家的摇摇摆摆 | 程鹏 :身渊少年刺死霸凌者被判刑,这家机构用10年在做这件事,不让其他孩子成为陈泗翰团|最近经常被人夸状态好,全靠这些神器求助:男友介意我的性经历,提出开放式关系,该怎么办?【本周讲座预告】美研申请解析:科研项目经历的重要性从员工到老板,需要经历的三次跃迁吼孩子真的会变傻?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惨】BC男子拖延没去续保险,公寓烧没了工作中遇到气场不合的同事,怎么办?印度的这件大事,给中国人出了一道难题3年级后才重视真的晚了!孩子的这件终身大事,北大妈妈建议提早办,好处实在太多了Nature子刊:生活中经历的逆境,会永久改变我们的大脑祈石(Priestly prayer-stone) 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二)老公爱发脾气,婆婆喜欢挑事,我该怎么办?刚刚,以色列干的这件事,已经天怒人怨!最近孩子都在忙同一件事,好多还得了“白名单”大奖!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我们父母要帮忙筛选把关孩子的朋友圈吗?5113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我所经历的超级熊市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聪明妈妈这样做!祈石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一)孩子哭闹拖延,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内卷尽头是什么?考了5年,跨专业上岸清华法学院的医学生,给了最好的答案!它灵动的眼睛,给了我爱和坚持的动力山居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