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停滞的老茶场,如何与人重建联结?
口述|何健翔、蒋滢
采写|吴小霜
编辑 | 王菲宇
题图摄影|张超
佛山高明对川茶场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国营茶场“高明县农业示范场”。茶场依山而建,四周有湖泊环绕。作为珠江三角洲范围内最高产的茶场之一,所产的“对川茶”亦曾盛极一时。新世纪以来,由于市场竞争多元化,茶园或荒废或挪作他用,仅余下三幢厂房所在的小岛以和周边茶田,建于1980年代的厂房也变得破败不堪。
濒临破产的生产关系如何恢复?当茶厂被赋予新的功能,以此为中心的茶庄园是否能为城镇带来新的生机?作为一个综合型更新项目,高明对川茶场的重建不仅更新了建筑。建筑师在理解当地政府、新业主、管理方、运营方等各方意图后,提出了全新的空间概念,为当地重建出一个以前未曾设想过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也为珠江三角洲城镇更新树立了新的发展模板。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高明对川茶庄园重建项目入围了“生态友好奖”子奖项。
以下是项目主创设计师何健翔、蒋滢的讲述——
我们第一次到访高明对川茶场是在2017年。高明是佛山的市辖区,但和佛山市区不同,这里依然保有很多农业区域。我小时候在广东江门长大,小时候就听说过有名的“对川茶”,“对川茶”不仅在珠三角很受欢迎,在港澳和南洋也一度盛销。
当我们2017年抵达时,这里已经是半荒废的状态。20世纪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产业转移,双重影响之下,对川茶场逐步势微。茶场内的大部分茶田已作他用。制茶工厂的三幢厂房所在的小岛以及周围的茶田,是原茶场仅存的内容。虽然茶场依山而建,四周有湖环绕,想象中应当很美,但“破败”是我们当时最明显的感觉。
茶小岛上的茶厂建筑
来源: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对川茶场的前身是建造于1951年的国营茶场“高明县农业示范场”,1962年这里改称“对川茶场”。我们一到那里,就觉得厂房和周边环境的整体氛围还保持着上世纪国营老厂的样子,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三幢厂房一字东西向排开,斜插在“茶小岛”的林木之中,其中两幢已经完全空置,走在里面空荡荡的,既没有工人也没有游客。建筑外面的植物肆意疯长,一棵巨大的榕树几乎要把其中一幢厂房吞没。
让我们意外的是,距离厂房不到500米的杂乱土地上,还栽种着超过1000棵有着六十多年树龄的老茶树。三幢厂房中其中一幢的下半部分竟然还在勉强运营着,坚持着一年两季茶的生产。它的生产规模极小,制茶工人仅有十几位,管理却相当仔细。当我们第一次进入茶厂参观时,还被要求更换衣物、穿好鞋套,严格遵守各项要求,比我们参观过的其他茶厂都要严格。
80年代的国营茶厂
来源: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我们和仅存的这半个厂房的茶老板聊天,得知他是高明本地人,从小就在这边。正因为他对茶厂有很深的情感,所以只要勉强能够生活,就希望可以一直把制茶坚持下去。茶老板的愿景是好的,大家也都希望这些制茶工人能够继续从事他们热爱和熟悉的产业,但在与业主和运营方的沟通中,我们也听到另一种同样存在合理性的考量:茶的产量那么小,有或者没有影响似乎也不大,即便把这里全部恢复为茶场,发展的前景也有限,是不是干脆把它完全改成其他业态更符合当下市场所需呢?
各方发出的不同声音是这个项目的挑战所在,也是这个项目的独特性所在。在设计前期,我们甚至没有确切的设计任务书。从出资方到本地企业,从业主到管理方、运营方,大家对老茶场充满了不同的期待:希望它能更好的生产,希望它能吸引到游客,希望它能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成为当地特有的“名片”,又最好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不确定的未来保有一定开放性……
高明对川茶庄园项目主创设计师何健翔(左)蒋滢(右)
这样一个老旧的厂房,原来仅仅承载一个内部的、基础的农业生产,而现在我们需要通过设计,让它能够承载新的产业、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并且创造新的社会公共价值。到底怎么做才能一次实现这么多的期待呢?
一直以来我们就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仅在于设计,也在于如何与各方沟通。建筑师是一份与协调密切相关的工作。我们非常开心地发现,在高明对川茶场重建项目中,各方都有不少喜欢喝茶、喜欢茶文化的人。我们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最终与各方达成了一致:大家都希望能够真实地保留这个茶厂,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展示的空间。
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首先要维持制茶工业的生产,接下来则是适度引入观光资源,为传统的茶产业赋能。基于此,我们对茶厂的重建分三个步骤展开:茶园修复、积石为台、立竿为亭。
改造后的高明对川茶庄园
摄影:张超
首先进行的是茶厂周边凋零的茶田的补种和修复。想要复兴茶场,先要复兴茶田。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剩下的茶田仅有原先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茶园山水格局的延续将对项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建筑本身。荒废的茶厂周边保留了非常多的植被。因为之前来到这里的人已经非常少了,这对植物的生长来说是一个优势。大量的树木、修补了的茶田,再加上周边名为“鹭湖”的水域,整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为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三幢厂房的建筑本身,我们选择了“轻触”的方式,尽可能地保留了它具有年代特色的原始样貌。包括建筑的外墙、原有的门窗在内,建筑立面最基本的要素都得到了保留。我们还专门寻找当地工匠,复原翻新了原墙面的水洗石工艺和钢制门窗。
改造后的三幢厂房保留了具有年代特色的原始样貌
摄影:张超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茕茕孑立于自然中的厂房,似乎无法与周边茶田建立空间和文化上的关联。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系统,一个新的界面,来打破这样的单调。
于是,就有了“积石为台”:我们在茶厂建筑外围地景层面用一种产自南方的黑色花岗岩砌筑了一圈环绕原有三幢厂房的石台,围合、串联了原本独立的三幢厂房,重新界定了自然和建筑的关系。
石台的出现首先解决了很多设备空间的需求,比如可以添加厕所等基础设施。既然要改造,配套使用功能的提升肯定也在考量之内。
石台围合并串联了原本独立的三幢厂房
摄影:张超
其次,石台也帮助我们重新组织了厂房里的生产流线与动线。我们不希望这个工厂仅仅作为一个吉祥物,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空间。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茶厂工人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改建后,工人们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穿梭于厂房与厂房、厂房与茶田之间。
而对以观赏为需求的到访者来说,石台连接了茶厂建筑和自然本身,又是具有景观类型的空间。参观者可以从石台多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选择进入建筑的路线,整个空间体验更加灵活,具有不同高度变化的石台,也成为了从旁欣赏、了解自然及茶叶生产的绝佳观看地点。
此外,石台砌筑具有多孔结构,结合繁茂绿植,解决了南方天气炎热时需要乘凉的问题,遮阴又通风,空间一下子舒适了很多。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原有厂房的体量,但在设计处理之后,厂房建筑在自然中不再显得那么突兀和强势,多了几分亲近与友好。
石台砌筑的多孔结构遮阴又通风
摄影:张超
在三幢厂房的屋面上,我们又“立竿为亭”,也就是以竹竿搭建凉亭,编织空中的廊院组织。三幢厂房顶上构筑了四个尺度不同的屋面庭院,使原本分离的屋面成为一组联通的空中院落。当我们在屋顶把这三栋厂房连接起来之后,它就有了一个开阔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被看作是公共层,能够容纳更多的人与活动。当人们在空间里行走至此时,亭子的出现就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竹亭组成的院落通过几个角部的楼梯自然向下延伸,与石台相连,两者连结构筑了立体环绕于原有建筑空间的、完整的游历体验。多维交织的这种空间体验令到访者觉得非常有,出入于此的小朋友们都愿意将来这里形容为“逛迷宫”。
这样的设计也让建筑增加了更多的使用时段。白天的时候,屋顶很晒,大家可以在地台的部分乘凉,而等太阳落山之后,大家又可以登上屋顶。这时候屋顶的温度最合适,还能远离天黑时地面各种恼人的蚊虫。当建筑拥有了更多的使用时段,其本身也就有了更多不同的表情。
以竹竿搭建的凉亭串联起原本分离的三幢厂房屋面
摄影:黄城强
或许有人会觉得,把竹子放在屋顶,总有一种不太正式的感觉,但在这里,我们觉得它是最合适不过的。建筑的材料选择,从来不是1+1=2这样简单的关系。石与竹都是与传统中国或者说与东方气韵关联紧密的材料,在很多的诗词中都能看到与它们有关的描述。从地域上看,它们在南方也相当普遍,是在地性很强的材料,可以被看作岭南土地的延伸,对于整个地景都会有很好的适应性。
2020年项目完工后,茶场就开始了运营。无论对地方、对委托方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它都堪称超出预期的惊喜。
根据设计,西侧主入口第一个庭院是接待的空间和一个茶文化商店,第二个庭院是兼顾内外的茶文化餐厅,第三个庭院是生产车间以及与首层生产相互联动的茶文化博物馆。
在我们最开始的想象中,在完工后博物馆可能会更像一个有点高冷的艺术馆,可能首先会先吸引喜欢茶文化或是对文化生活有一些要求的人群,日后可能会承办一些艺术节或者文化活动。没想到,还是岭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吸引人气上更胜一筹——由茶文化延伸的餐厅在当地大受欢迎,异常火爆。我们后来也想来吃这些餐厅,结果在停车场就开始排队,要等很久才能进来。
与首层生产相互联动的茶文化博物馆
摄影:黄城强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还会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出出进进、跑来跑去。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小朋友好像和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考虑到当下人们的需求,这里也开展了很多针对小朋友的亲子体验和茶园活动,结果当然也是大受欢迎。或许这就是在地性的神奇之处。它生动、有活力,当人开始走进建筑,他们会和建筑、环境一起,慢慢地改变一个地方。
同时,正如我们最开始所关注与所期待的那样,茶厂在改善了茶园种植条件、升级了生产设备之后,茶叶产量和质量都获得了提升;运营者也利用茶园的优美环境及人们对茶文化的向往,开展了赏茶、制茶和品茶等多种参与性活动和学习课程。对于项目参与的各方来说,大家的诉求都得到了实现。具有历史价值的老茶田、老茶厂不仅得到了留存,还获得了新生。
茶厂的制茶区升级了生产设备
摄影:张超
这里不再是原本已经衰落的茶场,不同的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体验,不管是钟情于茶本身,还是只是想找个亲近自然的地方闲逛休息一下,都可以。我们后来也在想,或许正是因为前期各方都留出了自由度,没有进行过于强硬、虚高的预设,反而让我们建筑师最终在这里实现了更多可能性。
我们从十几年前开始接触建筑改造类项目。在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快速而激烈,很多老旧的、工业的建筑在迅速消失。对建筑师而言,肯定是很想亲身参与到城市记忆和城市遗产的保护当中。不论是老的民居还是厂房,它都留有过去时间的痕迹,即便是已经破败,仍然会有不少通向过往的线索,老建筑与其中的生活痕迹让我们很感兴趣。
从客观角度来讲,相对小型的建筑改造项目也更加容易在“理想主义”的设想下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建筑项目通常节奏很快,不管是设计时间、还是建造时间都非常短,有时很容易变成一种高效而程序化的产品输出。这是一种遗憾,缺乏时间也缺乏情感的积累。那么如果是小型的建筑改造项目,相对时间会更充裕,对我们来说反而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改造后的茶园与周围的植被和茶田发生对话
摄影:张超
虽然做过不少改造项目,高明对川茶庄园重建这个项目依旧是在我们做过的改造项目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新改造项目的经验。以往的项目里通常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空间主体——一个大规模的工厂,从建筑厂房的尺度和结构上,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工业氛围。而茶小岛的三幢厂房,尺度不大,原有的建造方式也比较单一。这种跨度不大、看着好像标准小开间的厂房本身或许没有太多改造的空间,实际上反过来推动我们向外看,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对界面的探索,与周围的环境、植被、茶田发生对话。
在这个项目里,单一的厂房变成了聚落型的构成。空间聚落,不再是一个单体建筑,它将自身包括进来,也将周围的环境与到来的人容纳进去,更复杂也更多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对新的空间范式的探索,能更好地让对川茶场应对以后各种潜在的变化与新的挑战。或者更简单地说,我们希望它可以向更多的人敞开怀抱,与更多的人产生联结,也触发更多的城市情感与记忆。
改造后的茶厂将周围的环境与到来的人容纳进去
摄影:吴嗣铭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 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奖进程回顾: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FOLLOW US
人文城市公众号关注
COOPERATION
人文城市商务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