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幽门螺杆菌必须“除恶务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胃癌是中国第三大癌症,每10例新发癌症中就有1例是胃癌患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数仅排在肺癌、结直肠癌之后,达到48万,死亡病例数仅排在肺癌、肝癌之后,达到37万。
在过去的认知里,胃癌的发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很深的渊源。1982年,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在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为了证明他们的发现,马歇尔甚至豪饮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结果的确出现了胃炎症状,大病一场,但这一壮举也使得他们的成果快速得到学界认可。2005年,两人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小小的幽门螺杆菌,是如何破坏胃部的呢?
实际上,幽门螺杆菌是精于算计的狡猾猎手,它会通过自身的鞭毛、分泌系统、脲酶等侵蚀胃黏膜,在胃内壁上打洞,并分泌尿素酶以分解尿素,产生碱性的氨,逃过胃酸的追杀。更棘手的是,它们基因变异的速度很快,单一抗生素对其影响有限,基本5~7天内就失效了。
马歇尔等人的发现,启发了一个新的时代,医生们开始使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来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近年来,在一些自媒体大肆宣扬和报道下,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也被不断放大,甚至出现“谈幽色变”的情况。一些小伙伴仅仅因为胃不适,就想着要查一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发现就用“除恶务尽”的方式来处理。更有甚者还发生“一人感染,全家吃抗生素”、根据网上信息“对症入座、自行治疗”的混乱情况。
抗生素的出现的确使得人类对抗细菌感染多了几件兵器,但同样的,近些年抗生素的滥用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未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过敏、毒性反应、胃肠道副作用、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利影响,更有甚者形同“养蛊”,筛选出一批无视多种抗生素的超级耐药菌,等到这时候已经无药可用、难以恢复、退无可退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随着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方式的普及,这些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数有所下降,但世界上仍有一半的人口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一般认知不同的是,并不是所有感染的人都会发展成胃病,更遑论胃癌,不然这世界不得乱套了?
据统计,只有约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展成胃癌等胃恶性肿瘤,5%~10%发生消化不良,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为什么数据上会出现这么大的出入呢?
前段时间,德国研究团队在《细胞·宿主和微生物》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哪些幽门螺杆菌才是“幕后黑手”。
研究人员在1043个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组数据中,发现丝氨酸蛋白酶HtrA中一个特殊的碱基替换,这会导致原本编译丝氨酸的位点,编译成亮氨酸(171S分型变成171L分型),进而改变相关蛋白质的性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这一变异是幽门螺杆菌“黑化”的关键,使得它更容易在胃部打孔和注入毒素,这才导致胃上皮损伤,引发炎症和一系列疾病,并与胃癌显著相关。
归根结底,虽然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获得了诺奖、改变了世界,但它只描述了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关联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简单粗暴的把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关联起来,远谈不上“精准”。特别是在没有出现胃黏膜破损、反流的前提下,直接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并不理智。
171L分型的发现,为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许我们可以不必看到幽门螺杆菌就喊打喊杀,只是在发现变异时才精准出手。
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想要一个健康的胃,不应该只关注幽门螺杆菌,它只是众多风险因素中的一个,平衡胃肠道菌群、提升免疫、减少慢性炎症、健康饮食、管理体重、戒烟限酒、减少精神压力等都很重要。
△ 胃:不建议你学这个
在增强防护上,我们也可以用“活的对付活的”,选择经过功能验证的特定益生菌、后生元等,来增强胃粘膜屏障、减少炎症发生。国际权威的《马斯特里赫特共识(第六版)》也指出,某些益生菌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由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产生的胃肠道副作用,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产生有益影响。
目前围绕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只是掀开了人体肠道微生态功能的冰山一角,但我们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医学的发展,相信还会有一些更加精准的检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出现。
当然,在这之外,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人类和幽门螺杆菌等胃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微生物真的只是有害吗?就应该“除恶务尽”吗?今天我们还远远谈不上“懂”微生物,毕竟我们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和微生物的关系,不只是对抗,还有合作,不只是竞争,而是共生。
参考资料: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