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永远不要在工作上内耗自己

永远不要在工作上内耗自己

公众号新闻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徐小栩
来源:帆书原樊登读书(ID: readingclub_btfx)

对于可控的事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保持乐观。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2004年,稻盛和夫出席了一场新书签售会。

互动环节,有读者问他:一个人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稻盛和夫笑了笑说:成事的要素有很多,但不可或缺的只有心态。

大部分人在职场中渴望被认同,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自我要求过于严苛。

可是越内耗越紧绷就越容易出错,以至于影响了生活。

很多时候,真正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因工作而产生的心理内耗。

01

  • 拒绝精神内耗,学会转变心态。


工作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过于追求完美,做什么都谨小慎微,花了不少心思,事情完成得却并不满意;

任务还没开始就反复推敲,出现一点儿失误就很自责,怀疑自己能力不行;

很在意同事的态度,对方一次不回应你各种猜忌,对方一句话你就患得患失。

结果,因为一些小事儿就崩溃退缩,陷入恶性循环。

自媒体大V@逆袭丁姐,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公司有位美妆编导,专业能力很强,脚本设计能力稍弱一些。

为此,丁姐又另外招了一名脚本编剧,专门做这块工作。

谁知,自从新人来了之后,这位美妆编导就猜测老板想找人取代她。

她每天消耗大量时间打情绪仗,人看上去憔悴了不少,作品质量明显变差了,粉丝数据也跟着下滑。

尽管丁姐告诉她仅仅出于工作需要,可她还是在一个月后提出了辞职。

心理学上有个“过度思虑”的概念:

思虑过多,不但会耗尽一个人的精力,降低行动力,还会降低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否认自己的价值感。

说白了,想太多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但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对于可控的事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保持乐观。”

其实,许多问题并没有特定意义,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断把自己的精神捆绑了。

好的心态,是能量的过滤器。

学着建设自己,用行动代替胡思乱想,把力气用在事情本身上,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02

  • 不要害怕犯错,培养成长思维。


工作中,你是不是经常瞻前顾后,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才肯着手去做,导致效率过低?

殊不知,学习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试错,从而不断改进的过程。

不管做什么事,大胆去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也就随之提升了。

花生妈安柏刚跳槽到外企时,做事总比同事慢一两拍。

就比如做报告,她反复纠结,总想做的特别完美,一遍遍把文稿修改得面目全非。

而同事们,很快完成第一版,紧接着完善了第二、第三版,不断想出新点子。

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总想规避风险,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经不起任何挫折变化,更不用谈创新了。

很认同一句话:“人不怕犯错,出了错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作家末那大叔的商务助理刚来时,经常在客户面前说错话,因此谈崩了好几次生意。

他感到非常沮丧,但没有气馁,吸取教训做了冷静思考。

之后每次见完客户,他都会加班分析谈判的过程,为下次做足准备。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完善,助理慢慢捕捉到谈判的技巧,弥补了犯下的错误。

后来,助理成为了他谈生意必带的下属。

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能根据个人经验和外部刺激做出调整。

就好比学习游泳,一次次下水去感知水的属性,你就会做出相应地改进,逐渐掌握要领。

做事不必畏首畏尾,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增长阅历和见识。

多一份试错的勇气,就多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03

  • 停止过度负责,建立边界意识。


看过一句话:“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人生哲学。”

职场中,有些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身边所有事物都过于负责,各种“任务”填满了生活的空间。

可承担太多压力,往往力不从心。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晓雯是个妥妥的工作狂,一天十几个小时,连吃饭睡觉都要挤时间。

无论写报告、谈客户,还是做方案,一切工作她都面面俱到。

但她的团队却根本留不住人才,留下来的人闲得无事可干,长期松散懈怠,她不得不承担更多。

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晓雯在强压之下因为胃痛住进了医院。

为此,她只能将工作分配给下属,自己则在一旁把控。

也正因为这样,她可以按时上下班,工作之余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

从那以后,她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团队也更有活力了。

有责任心固然可贵,但总是大包大揽,扛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很容易让生活失去平衡。

过度负责,就是越界;承担太多,实则是透支自己。

一心低头做事,必然导致其他人过于依赖,习惯性推脱,事情会越做越多。

管好自己的责任心,建立职责边界,保证效率和质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负责。

学会为自己减负,不消耗自己,不过度用力,方可有张有驰,活得轻松自在。


04

  • 不必着急出众,储蓄硬核实力。


工作中,很多人总是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急于证明自己优秀,盲目做了很多错事。

可正如心灵导师马丁纳说的: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不在为别人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对自己最好的事。”

只有在我们不追求外来的赞许声时,才会身心自由,有精力专注于当下。

不着急出众,默默蓄积力量,反而更能引人瞩目。

1990年,陈居里毕业于北航,收到许多顶尖公司的邀约,他却毛遂自荐来到福耀集团求职。

没想到曹德旺看了一眼简历,就说了句:“你去锅炉车间拉板车吧”。

这是全集团最脏最累的活,很多人劝陈居里早点辞职,做为名校高材生没必要这么委屈。

可小伙子毫无怨言,在车间一干就是七年。

这期间,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能力,了解了公司的运作模式,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于是,曹德旺委派他去处理香港进出口业务,一直做到总经理的职务。

后来,他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主管海外维修市场销售系统。

酒香不怕巷子深,人生何须太着急?

放弃急功近利的心态,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潜心体验和沉淀的过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莫言说的:“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

人生如同一棵树,经年累月的扎根深耕,才能成就枝繁叶茂的拔地参天。

真正的名声,从来不是自证得来的,而是扎扎实实的铢积寸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工作中的人,如同一辆在路上飞驰的汽车。

如果能量有80%用于情绪内耗中,20%用于前进,肯定跑不快。

当你的能量100%转化成动能,自然远远甩开其他的车。

从今天起,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更多能量投入到工作中来。

熬过孤独的夜、爬过陡峭的坡,在一路磕磕绊绊中,你终究会变得很强大。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点击下图,立即加入▽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如何不在人际关系中消耗自己?战争丨长平之战中的政斗——永远不要露出你的底线工作上发错消息的瞬间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说这3件事永远不要帮别人消耗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做的6件事“ 永远不要在微信上吵架。”一九八九(16)永远不要在朋友面前,随便说这5句话致自己:永远不要活得像个落难者投资自己的大脑,永远不算晚,永远不贬值不要在工作中内卷(深度好文)活得清醒的人,从不在这3件事上内耗绝了! 当父母的技能和智慧,也能用在工作上永远不要在一段关系里,贬低自己!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随便说这四句话,切记《海边拾贝·西格尔的故事之一》永远不要在聊天的时候,贬低自己!MySQL 巨坑:永远不要在 MySQL 中使用 UTF-8!!又一场伟大的胜利为什么说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别人?人生建议:永远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永远不要掉进“自证陷阱”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向外释放 | 表达性艺术治疗开课倒计时《海边拾贝·希尔伯特的故事》“我永远不会搬回澳洲!” 澳女长居英国,称其永远不想回国,原因竟是“澳洲太大了”...永远不要算别人的账过度关注别人,只会内耗自己一个提议:我们未必要在工作里找意义永远不要跟你的领导,解释你自己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随便说这三句话,切记无耻的生活老外都承认了:为什么永远不要穿着鞋进屋,实验揭秘!美国网红因隆胸手术感染去世!维多利亚、凯莉等女明星公开警告:“永远不要去隆胸!”工作上的难受,大半来源于性格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