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哥评书 | 大创意:看历史上最强大脑,如何塑造人类未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尹哥评书 | 大创意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科技史 | 评分9.0】
作者:[美]莉莎·麦考伊、凯瑟琳·葛莱德、凯利·汤基思
译者:郑方逸
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经讲过:“近代的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发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互推进的壮丽史册。”用这句话来描述这本书再恰当不过了,而其追溯的时间尺度,最早已经推演到6000年前。
须知,写科学史的很多,写技术发明史的相对较少,但能够这样大尺度、纵横捭阖地描述人类技术演进史的大作,非但干货爆棚,设计也是巧思迭现,真无愧是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佳作,所以给了9.0的高分。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且正向理解这句话,因有一说法是他说这话是为了嘲讽他的政敌,即这本书中也出现过的罗伯特·胡克)。每一个今天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存在,实际上是人类文明数千年来发明不断迭代所致。
这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确立主线,展示了“信息与传播”“健康与医学”“物理与宇宙”“化学与材料”“生物与环境”“运输与太空保险”等六个章节。值得一提的是,这非常类似一个图文并茂的技术史说明书,所以P12的标题是“如何使用本书”。这个科普的创意和高度,实在让人艳羡啊!
每每看科技史书的时候,都下意识会想起“李约瑟之问”,不免重点关心中国的内容。而关于中国,也至少提到了如下几处,且都是宋朝的事情(看来作者对于宋史相对关心)。P144,提到了沈括和苏颂,对于沈括的描述堪称“中国达芬奇”级别的人物,比如描述了沈括第一个提出了“地球气候是经历了改变的”;P293,开封战役守军用“火箭”攻击蒙古军;而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贡献则没有提及(提到的是阿基米德),勾股定理提及的是毕达哥拉斯,而算盘也主要提及了苏美人。
讲到沈括或者达芬奇,他们为什么能够同时掌握这么多领先于时代的知识?我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是跨界学习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三种以上学科知识结构时,就意味着他有更高的概率触类旁通,即“高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不懈坚持看书的动力。反思目前的科学,已经成了“分科的学问”,大家往往在窄视角下越挖越深、越走越远,以至于忽略了“Big Picture”。
P198,在提到罗伯特·波义耳的时候(是的,他提出了波义耳定律“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力成反比”),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在伊顿公学读书,并且毫无偏见地同时接受科学和神学教育。”是的,科学和人文从来就不矛盾,我相信在一定高度之上,反而会相互促进!
P248,在讲到罗伯特·胡克的时候,评价也是非常之高,不过这里却没有提及他和牛顿的矛盾(爱迪生和特斯拉这对对手却有提及)。特别是提到了他在1665年发表的《显微图谱》,堪称细节之最。是啊,自文艺复兴后,欧洲人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堪称一绝,从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再到一本本精致入微的动植物科学绘本,即使在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这些仍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完美享受。
罗伯特·胡克和他对细胞的发现(来源:网络)
几处小更正:
P99,讲到血细胞的的时候,提到了列文·虎克,但没有提到罗伯特·胡克(没错,就是被牛顿挤兑了一辈子的那个),而在P247页写细胞的时候则提到了这一点,毕竟“Cell”这个词是胡克提出来的(即“小室”的意思,但他看到的是死细胞);
P212,提到第一个被测序的物种,即PhiX174噬菌体(ΦX174),书中写成了“fx174”;
P272和P292,两次提到潜水艇,都是军事用途且都用了“第一次”,可能会引起些许歧义,不妨多加一句解释,以使阅读更顺利。
■ ■■■■
荐书如传灯,科普即公益!一代人努力,让生命科学早点流行起来!
更多书单推荐,请点击下方“尹哥书单”小程序↓↓↓
【20220815期】赠书福利获奖名单
你知道,大脑的哪些知识?
粉丝们的回答都很精彩
恭喜以下2位粉丝
获得《大脑》各1本
请于8月21日前在今天的推文下留言
【姓名+电话+地址】,逾期不候哦~
(留言不会被精选出来,请放心)
各类福利活动每周都有
转发点赞关注惊喜多多
— THE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