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下的聚会:2286万人的相思,凝聚在唐诗里
“
总有人说当代诗歌‘死了’,那唐诗呢?
一方面,古人对唐诗的发音、使用的韵书、传播的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如此巨大的不同里,继续读诗。这恰恰展现了唐诗巨大的生命力。
——抖音中秋登楼夜总顾问 诗人西川
”
唐诗:没有阴影的伟大
今天,如果让我们从时下最流行的金曲选出一首,任凭世事变幻,时光流逝,也许最乐观的人都无法笃定地说:1300多年后,仍然有人会不厌其烦地传唱它。语音、节奏、旋律,任何歌曲属性的变化都会大大影响它的传播性。然而唐诗不同。
按照《全唐诗》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唐诗约有四万九千首。更为大众熟知的《唐诗三百首》则不仅仅走过历史的风蚀,雕刻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脉络,还在今人的生活里继续述说着愤慨、悲悯、思念与哀愁的格调。诗人西川说:“这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所必须承负的文化之重”,同样也是文化之幸。
《全唐诗》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因为唐诗是流动的。
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中对《静夜思》的记载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而在明代李攀龙《唐诗选》中,“看月光”写成“明月光”,“山月”才变为“明月”。虽然学界普遍认为宋版《静夜思》是李白的原作,但在今日的中秋时分,身处城市的当代人或许更能接受,也更愿意仰望明月,怀念家乡。
每一代人,都对唐诗有着一个时代的理解。出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认为更接近原作的《惜罇空》与《将进酒》之间,有着“天生吾徒有俊才”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等五处区别;在清《全唐诗》和清《唐诗三百首》均作《春晓》的孟浩然诗,则在南宋《春晚绝句》记为《春晚》。
《惜罇空》最早于1900年被发现,与其他李白二十余首诗歌同见于敦煌甲本。
虽然唐诗不再,可唐以后的人们没有停止对唐诗的想象。这里有误抄、错抄的客观因素,也有后人对唐诗的“脑补”。直接的证据是唐初即被定位官韵的《切韵》已经失传。虽然今天的人们在敦煌发现了刻本《刊谬补阙切韵》,但已为残本。也就是说,从某个历史时期起,人们已经无法真正意义地像唐人一样读诗。
以上种种,我们并非要讨论诗歌的“真假”,而是看到唐诗如何兜兜转转,磕磕绊绊,有惊无险地存续于当下,述说在唐之后的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人们如何“塑造与发明”唐诗——直到今天也不例外。
西川在《唐诗的读法》中提到:“唐诗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结束也有其历史的必然——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第二个满地诗人的唐朝。”从这个意义上说,唐诗的延续便意味着它没有停留在某个时代,成为历史的注脚,而是在世代传颂的音律里丰富着自己的磅礴的生命力。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崔颢、李白、贾岛、白居易用诗句赋予了黄鹤楼某种永恒的命运,人们要不断重修与复建这座千年楼阁,串联起唐朝诗人们与今人的世界。
《抖音中秋登楼夜》现场,也是一个属于唐诗的夜晚
同样,这场黄鹤楼下的唐诗晚会承起了历史附着于此的厚重。在晚会的第一篇章《古人的唐诗》上,西川为让更多人想象到唐人读诗的气息,推荐了尺八这种乐器。这是盛行于唐朝的传统乐器,只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被人遗忘,倒是日本还保留了尺八的演奏。而这一次,晚会特别邀请了抖音创作者来演奏唐代尺八。
在后半部分《今人的唐诗》里,他也与抖音团队一同邀请了当代独立乐队,用摇滚的方式的演绎《将进酒》,让古人与今人可以在唐诗的召唤下相处同一时空。
某种程度上,古人也无法像我们一样“读”诗,但唐诗的内核始终没变
如西川所说,我们不必把唐诗封入神龛。“一旦古人的书写不再只是知识,你就会在阅读和想象中获得别样的感受。”所以,当晚会上的人们分享着那些自己因唐诗而起的人生故事,也无意中透过电视与网络,影响了更多人对唐诗的美的感知。
从“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出发,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描绘出那个群星璀璨的诗歌宇宙。在有着“大唐追梦人”之称的晁衡身上,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许力则讲起唐诗那番无法掩盖的魅力。
如此一来,唐诗便是活在当下的今人之诗。每一首唐诗,也是为“我”而作。
香港作家马家辉谈到今年中秋时提到,自己要为去年离世的父亲准备一瓶XO洋酒,一盘炸春卷和一副“多”出来的碗筷,“如果你问我在中秋之夜可会念及唐诗,我的回答是,会的,会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尤其这几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源于对美的感知和一脉相承的文化默契,唐诗对今人来说仍然“述说”着当下
人心不死,唐诗不亡
一个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唐诗究竟是什么?只有记录在书本课本之上的,才是唐诗吗?
如果是在抖音中秋晚会上,它的答案就指向了很多。它可以是作家寻觅创作的灵感,学者溯源古今传承的线索,也可以是一次直抵内心的表演,一种不安于庸俗平凡的态度。当我将这个问题问向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师从叶嘉莹先生的张静教授时,她的回答不仅认可了上述一切的可能性,也给了我们再读唐诗的另一种视角。
《抖音中秋登楼夜》现场,张静教授也分享了自己与唐诗之间的故事
“诗就是你我心中都有的一句话。多一字冗长,少一字无趣。金圣叹说:诗非异物,不过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而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读’它的方式可以是吟诵,也可以是普通话,甚至是歌曲、舞蹈。之后在某个情绪节点里,你忽然有一首诗攀上心头,涌上舌尖。那时你会发现:再也没有比这句诗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
传统文化不应该束之高阁,更不需要自以为是。张静与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同事认为,在被视为应试的负担和重复的训练以外,诗歌更需要进入大家的生活,让古人的诗与今人的生活遥相呼应。
张静教授说:“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叶嘉莹先生在南开设立,激励南开学子研习古典诗歌的叶氏驼庵奖学金(叶氏指叶嘉莹先生,驼庵则为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名号)上,中文系的学生只在去年拿过一次一等奖,其他时候都是物理系、化学系、计算机系、金融学院的同学拿奖——他们甚至连诗词课都没有。”
百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选择在抖音上向大家读诵唐诗,仍然对诗词教育有着一片“痴心”
唐诗,需要为“我”而作。或许是无意,或许是默契,这种理念与叶嘉莹先生的“跑野马”式授课形成了某种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先生看来,一首诗的评判标准不在于作者,也并非登上某某排行榜,而是在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和生活境遇下,同一首诗句所引发的能量的厚薄、深浅与大小。
孟子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如果说读诗离不开对诗人的了解,那么对于更多人来说,如何读诗,和谁读诗,就变得愈发重要。
五十年前,叶嘉莹先生抱着“志愿自费回国教书”的决心进入南开大学,以唐诗向那代经历了艰难岁月的大学生鲜活地展现了“诗带给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五十年后,由先生领衔,23位名师联手参与了抖音《唐诗三百首》的视频讲解,多次受疫情影响下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对其中的313篇目逐一解读,最终编纂成书与短视频的两种形式。其取得的成果同样耀眼,视频点赞超千万,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5亿。
除了短视频版本的《唐诗三百首》,抖音还联合南开大学制作了一档诗歌系列节目《抖音荷畔诗歌节》
直至今日,我们或许可以更有底气地说:诗歌不必只存在于纸张之上。今年9月份,抖音联合南开大学制作的《抖音荷畔诗歌节》系列节目正式上线。出乎意料的是,节目的讨论话题主动跳出了学术研究的框架,反而和大众的兴趣点息息相关,比如“AI可以写出李白的诗吗?”“诗是生活的影子,还是生活是诗的影子?”“带一首诗上街,你会带哪首?”。全程策划并参与的张静教授说:“可能我教一辈子书也想不出这些话题,但它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希望让大家觉得,我的生活里需要诗。”
如今,唐诗仍在继续破圈,以一场盛大的中秋诗词晚会唤起了无数人对诗词的想象与热情。也许对于未来的学子来说,读诗的目的可以“功利”——不是为了考分,默写,而是通过唐诗,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个更具象的美好感知。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当我们再次回看这场黄鹤楼下的诗歌聚会——“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不免有了更多解读。适逢中秋,作为古代诗歌最常使用、也最为今人熟悉的意象,月亮或许是古人今人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串联起古往今来每一个值得书写的生活片段。
如李白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印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在一场唐诗晚会的激发下,这些黄鹤楼下的文人、诗人、教授、演员、歌者与2286万名线上观众一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
在这里,或吟诵、或演唱的唐诗如同咒语,唤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述说着“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张若虚,“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鱼玄机,从而向今人展现了唐诗所对应的,那个堪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中国。
让我们把时间放得更加长远一点。2023年,时值武昌城建城1800年,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时间的坐标上,或许很难觅得第二个如唐诗一般传唱千古、栩栩如生的存在。作为武昌城的象征,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繁荣、衰败和复兴的黄鹤楼也因此迎来了一场关于唐诗的聚会。身前,唐诗的回响跨过千年历史,仍然震荡在今时今日的神州大地,身后,孕育了这片土地的长江也在奔腾向前,与诗的节奏一同汇成了今日中国的韵律。
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大大方方地谈起唐诗。那不再是全文背诵默写的词句,也并非摆弄文采的素材,而是更加接近诗歌本身的灵魂——也就是跃过山川湖海,走过历史经纬,作用在今天的中国人身上,让“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作者丨王铁砣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王昊天
图片来源丨互联网、抖音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