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不想开学,我的回答让他开心走进学校
这个暑假,川爸带着大宝参加了板牙科考营的天山科考活动。
虽然新疆突发疫情,科考营暂停活动,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
回到家,大宝旅行时的兴奋渐渐消失,还有点闷闷不乐地念叨着:“妈妈,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觉得自己不快乐了”。
这小子,本意是让他去好好玩一趟,回来更有精神地投入到学习中,做好迎接新学年的准备,谁想到人家整了个满拧。
大宝的话也不禁让我思考:怎么才能让孩子明白,吃喝玩乐之外,还有更有意义的快乐?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坚持做一件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事情(比如学习)时,获得最棒的快乐体验。
相比吃喝玩乐这种一时爽的事情,坚持学习才是可以一直爽的事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快乐的机制说起——
快乐很简单?
有句歌词唱得好,“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在你我身边”。
的确,快乐很容易获取,一颗糖果,一件玩具,一局游戏,一次购物,一场旅行,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
之所以会产生愉悦感,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快乐分子”。
正是这个“快乐分子”让我们感到兴奋、开心和愉悦。
这种快乐的体验,又会促使我们继续做同样的事情。
我有个同事特别喜欢购物,经常大包小包快递不断,用她的话说就是“购物一时爽,一直购物一直爽”。
但很快我们就会发现问题:依靠多巴胺获得的快乐,似乎并不能坚持太长时间。
比如我那位喜欢购物的同事,一开始拆个小快递就非常兴奋,现在连拆好几个才能勉强找到点喜悦的感觉。
这是因为,多巴胺就像一个“熊孩子”,你越宠着它、顺着它,它就越“无法无天”。
它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总是做同样的事情,第一次ok,第二次ok……次数多了就不ok了,在同样的刺激面前,它只会“无动于衷”。
这时候只能不停寻找新的刺激,比如频繁购买新玩具;或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加码,比如今天吃一颗糖就很开心,明天要吃一颗糖加一块蛋糕才能开心。
它还需要不断被“表扬”、获得即时反馈,就像孩子一样得靠哄:玩游戏得赢了才能开心,总是不通关就不快乐了;做好事得被赞扬了才更愉悦,没人知道就不高兴。
只要没有获得正向反馈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分泌多巴胺的工作就停止了。
它还喜欢短时高效的奖赏,多巴胺的“目光”不太长远,它只关注眼前,能越快获得奖赏的事情,它就越喜欢。
就拿玩游戏和学习来说,虽然都可以让大脑在获得成功时产生多巴胺。但相比之下,玩游戏获得多巴胺的耗时更短、频次更高,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更少,所以孩子会觉得玩游戏更快乐。
如果我们一直无节制地满足多巴胺这个“熊孩子”,它可就“上天”了,我们将再也没法做那些需要延迟满足的事情——
比如,无法做到安静下来阅读一本书或沉下心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公式,更不用提去完成那些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每当我们想用计划里的成功目标刺激多巴胺多多分泌,好让我们产生更充足的内驱力时,多巴胺就会冷漠拒绝:还没成的事儿,少来糊弄我。
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有无法获得积极反馈的阶段,这时的多巴胺就像张着嘴却吃不到美食的孩子一样,开始赌气不理人。
于是我们会发现,本来很简单的快乐,变得越来越不简单了。
一定有人会想,那就一直追逐新鲜刺激的事物就好了,吃腻了苹果就换成葡萄,玩够了这个玩具还有别的新玩具等着,世界那么大,新鲜的事物也许一辈子都看不完,这有什么。
但,总是追求短暂的、不稳定的快乐,就真的快乐吗?
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主人公选择了不断试新、轻盈、不用背负责任的人生,但这种生活并不能为他带来幸福,最终他们都发现内心的安定感才是真正幸福的源泉。
就拿大宝觉得快乐的旅行来说,短时间里确实会因为接触到新鲜事物、美景名迹而感到兴奋不已。但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疲惫,甚至会觉得看哪里景色都差不多,反而会想要早点结束旅行。
看来,想要依靠多巴胺获得长久的、稳定的快乐,应该是很难实现了。
这时我们就需要大脑中的另外一种快乐物质——内啡肽。
痛并快乐着
内啡肽(endorphin),也叫安多芬或脑内啡,是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
它能让人体会到安逸、平和、舒适的感觉,因此,内啡肽也被称为实现延迟满足的“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
与多巴胺不同的是,它不是奖励机制,而是一种补偿机制,它更像一个疗伤者,当我们经历艰难、痛苦,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时候,就会分泌产生内啡肽,来缓解这种痛苦。
就像我们长跑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达到极点,那个时候我们会觉得肺好像要炸了一样,腿也跟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但坚持过极点之后,就会感觉轻松、顺畅很多,跑起来又有劲了。
这就是内啡肽的功劳。
同时,内啡肽也有调整不良情绪,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消除失眠,使人轻松愉悦等作用,某些情况下,乐观情绪可以持续长达 12 小时。
甚至有研究表明,当内啡肽被激发时,免疫细胞的活性也会大大增加,就连癌细胞都可以杀死。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特别健康、长寿了。
刚过完 101 岁生日的“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院士
内啡肽不像多巴胺那么“难哄”,它的分泌不需要不断的刺激和反馈。
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我们付出的努力越多,收获的内啡肽也就越多,充实、平和的幸福体验就越强烈。
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啡肽最多及其受体最多、最集中的区域,是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内啡肽可以帮助我们振奋精神、增强自律、加深记忆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所以,如果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就能体验到学习和内啡肽互相成就的愉悦感。
高级的快乐:心流
与多巴胺式的快乐不同,内啡肽式的快乐更专注于当下,不追求短时的奖励与快感,而是完全沉浸在过程之中。
这种状态,也称为“心流”。
心流(flow),指人们完全投人到活动中,以致于不关心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但同时仍对活动有极强的控制感。
在这种状态下,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心流体验。
比如虽然小颗粒积木的拼插过程很复杂,但认真拼了几个小时后,完成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模型;
比如看到一个题目,脑海中突然涌现出很多素材,经过整理、补充,完成一篇自己很满意的文章;
比如面对一道以前没接触过的题目,套上以前学的公式,几下就把题目解出来了;
…………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简单说,就是做某件事的时候“特别带劲”“状态特别好”,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非常雀跃,兴奋,甚至感觉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都更舒畅了。
每一个体验过的人都懂得,这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心流能带来这种高级的快乐呢?
《心流》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快乐源自内心的秩序。
持久的快乐不是来自吃喝玩乐、简单旅行、走走停停这类看似很轻松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不需要集中注意力,并没有帮助内心产生秩序;
与之相反的是,像学习这样需要我们付出脑力、体力,并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的事情,可以帮我们建立并提升秩序感,这种对自我的掌控感就是高段位快乐的源泉。
有研究表明,心流体验更多地发生在工作、学习中,而不是娱乐中。
最重要的是,经历过心流体验后,为了再次感受到这种良好的感觉,我们还会主动投入到类似的学习活动中。
关于快乐,我这样跟孩子说
搞清楚快乐的内在机制,我这样跟大宝聊快乐:
快乐有不同。吃零食、看电视、打游戏获得的是“及时行乐”的简单快乐,不需要多少付出,就能轻易获得,但容易得到的快乐也很容易失去。
而看完一本书、通过一项测试、完成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等,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甚至辛苦付出才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属于“先苦后甜”的高段位快乐,很难获得但是更持有且有意义的快乐。
我们可以追求不同类型的快乐,“及时行乐”的简单快乐和“先苦后甜”的高段位快乐,生活中都需要有。
所以,我不会完全禁止你看电视、打游戏、吃零食,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时间放松大脑,舒缓身心。
但是如果生活中只有被多巴胺控制的简单快乐,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开心起来了。P.S. 此处可以插入上文关于多巴胺工作机制的讨论。
“先苦后甜”,由内啡肽补偿而来的高段位快乐,才是稳定幸福的基础。它奠定了生活的秩序。就像学习、练跆拳道,虽然不容易、甚至很苦很累,但扎扎实实学了、练了,特别是有收获了、进步了,心里会很踏实、充实。
这种快乐,可能不是那么刺激,但会绵延很长时间。
尝试进入心流状态,如此就感受不到坚持的苦。
我跟大宝讲心流,他开始不明白。我就让他回想看自己喜欢的书的状态和感受,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总说上课累、做题苦,但如果也能像看书一样专注、投入其中,进入心流状态,可能就不会觉得那么苦,坚持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当然,进入心流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可以慢慢来,鼓励他每次多坚持一点,逐渐积累成功经验。
“直接经验”丰富了,孩子充分体会“我可以”的成功,胜任感会让他越来越专注地投入其中。
我相信,多体验几次心流状态,孩子就会明白,真正的快乐,不是游戏、娱乐、狂欢后的空虚茫然,而是通过学习、工作、奋斗收获的充实感。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2]王舒, 殷悦, 王婷, 刘国芳, 罗俊龙. 教学设计中的成绩表现和心流体验:基于认知负荷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3): 329-337.
[3]邓丽俐, 汤永隆. 快乐的脑机制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9, 6(4):4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