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的力量如此可怕!这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最近看完了电视剧《天才基本法》,很有感触。
张新成扮演的数学天才裴之,能够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穿梭。
两个世界的他,明明是同样的性格、同样的天赋、同样热爱数学,从小到大的机遇也差不多,但是——
芝士世界的裴之,一直深入研究数学,在二十几岁就跟师父一起完成了足以改变全球发展的数学难题,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
而草莓世界的裴之患了精神疾病,放弃学习数学,当了一个三流拳击手,与伤痛为伴。
两个天壤之别的人生状态,令人唏嘘。
但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草莓世界的裴之,一个本该有着非凡成就的孩子,怎么就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和热爱,成了别人眼中的“堕落者”?
四个字:精神内耗。
“我不允许你做自己喜欢的事!”
无论是在草莓世界,还是在芝士世界,小学五年级的裴之,心中都有一个困扰:妈妈不允许他学数学。
这让他心中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他非常想研究数学,因为数学是他唯一的兴趣和乐趣。
另一方面,他想让妈妈高兴,就顺从了妈妈,去了不喜欢的围棋班。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一起看看他的经历。
裴之不止一次问过妈妈,为什么不让自己学数学?
妈妈给他的理由是:
考试考满分就够了,没必要学太深;
长大搞数学科研没前途,你看那个谁,搞了20年,只能给人看大门;
最后混的不好,就靠吹嘘麻痹自己。
这些“为你好”的话,让裴之心里更不好受了。
虽然他是天才,可身心依旧是个孩子。
孩子可以通过学习、交友、运动、兴趣等等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但他们仍然需要感受到全然的爱意,内心才会获得安全感。
当“寻找价值”和“家庭依恋”两股力量相互拉扯,孩子就需要耗费更多精神能量去平衡。
那裴之妈妈,是真的怕儿子研究数学,将来穷困潦倒吗?
不是。
真实原因是,裴之的姥爷也是一个数学天才,为了潜心研究数学,抛下妻女去了德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等她再次得知爸爸的消息时,爸爸已经患了精神疾病,在德国的一家精神病院里治疗。
她觉得,是数学让她失去了爸爸的呵护,也是数学毁了爸爸的人生。
在裴之妈妈的视角中,儿子接触数学,就会激活自己“丧失”的创伤体验,再次感受到恐惧和焦虑,所以她才拼命阻止儿子研究数学。
那时候的裴之并不知道真实原因,可他感受到了妈妈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他担心违背妈妈的意愿,会让妈妈崩溃。
所以,他不敢在妈妈面前展露对数学的热爱,只敢自己偷偷看书。
当孩子在“想做自己”和“守护父母”之间反复纠结时,他一定面临着激烈的内在冲突和消耗,无论怎么做,幸福感都极低。
芝士世界的裴之是幸运的,早早遇到了肯定他天赋的师父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但草莓世界的裴之只能自己扛。
于是,这一幕发生了:
他参加了一直想去的奥数集训营,可没过两天,就因为跟集训老师发生矛盾,离开了。
“都是因为你不听话,才发生这种事!”
其实,随着裴之长大,心智逐渐成熟,他是可以走出内耗,心无旁骛学习数学的。
然而,发生了两件事,让他彻底被击垮了。
第一件事:初三的时候,裴之的爸爸出车祸去世了。
那年,少年大学的数学班录取了裴之,妈妈坚决不允许他去。
为了让儿子得偿所愿,爸爸跟妈妈大吵了一架,妈妈一气之下摔坏了爸爸的头盔。
结果,爸爸戴着摔坏的头盔骑摩托车出门,发生了交通意外。
这件事,成了裴之的心病。
即便理智上知道是意外,但在内心深处,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坚持学数学,才害死了爸爸。
伤心、自责、悔恨,这些情绪像放大镜一样,把这个念头无限放大。
再看看悲痛欲绝的妈妈,仿佛听到她在说:“都是因为你不听话,我才失去了丈夫。”
因而,他一遍遍在心里谴责自己。
这样的自我攻击,让裴之的心灵一直处在消耗的状态之中。
以至于,发生第二件事时,他完全崩溃了。
在裴之上高三时,他准备报考三味大学的数学系,妈妈为了阻止他,强行带他去德国,见了住在精神病院的姥爷。
以怕裴之遗传姥爷的精神疾病为由,带他做了检查。
很不幸,裴之被确诊为患了轻度的精神疾病。
是深度学习数学诱发的吗?
我们知道,不是的。
是被长期压制的真实自我、被极度的愧疚、被积累到极点的压力引发的疾病。
在日复一日的精神消耗中,裴之内心早已脆弱不堪。
而这最后一击,更是无限放大了他的恐惧,他害怕妈妈说的是真的,也害怕自己变成姥爷那样的病人。
所以,他潜意识里认同了妈妈的说法。
即使后来经过专业的治疗早已康复,他仍然没进数学系,而是学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专业后,做了拳击手。
这不怪裴之,试着想想,如他那般长大的孩子,想活出理想的自己,真的太难了。
“我为你牺牲一切,还是我的错?”
那是不是说,这样精神内耗的孩子,只能这样浑浑噩噩过日子?
答案是否定的。
草莓世界的裴之在穿越时空后,对妈妈说:“我想学数学。”
在得到否定回答后,依旧淡定地说:“我已经在学了。”
妈妈试图用唤起裴之对疾病的恐惧,让他放弃数学,但等到的是儿子的这番话:
“妈,是您错了。
而我把您错误的看法,强加到我自己身上,让自己备受煎熬,也是我错了。”
可是,妈妈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儿子的痛苦,只顾着向他倾泻自己的委屈和付出:
“我把你养大,给你治病,全是我的错?
我以为你长大了,没想到还没娶媳妇,你就忘了娘!”
话不可谓不重。
哪个心理脆弱的孩子都很难扛得住这样的谴责。
他们会被心中的负疚感侵蚀,重新做回那个,听话但不断内耗的小孩。
但,裴之扛住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因有二。
一是裴之再次遇到了林朝夕,一个愿意无条件爱他、全然接纳他的女孩。
他在林朝夕那里,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
二是他穿越到芝士世界后,见到了在交通意外中活下来的爸爸。
借助父子关系的力量,重新抚慰了当年那个悔恨无助的少年。
被爸爸陪伴,被爸爸涵容、被爸爸看见,被爸爸允许做自己。
而被治愈了的裴之,克服了恐惧,做了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学数学。
可能有的父母会问,那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精神内耗呢?
答案很简单,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客体”。
所谓“好的客体”,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恒常地爱孩子、看见孩子、支持孩子、共情孩子。
而孩子在我们的行为和反馈中,感受到自己足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被接纳的,他们才不会在心里排斥自己,跟自我、跟外界较劲。
然后,他们会用自己的爱,回馈给我们这个“好的客体”。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位家长说她一直对儿子要求严格,但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脾气不好,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喊大叫,却从不认错,经常气得她要发疯。
有次她实在生气,就对孩子大喊:“你就不能让妈妈高兴点吗?”可儿子回敬她:“我不知道如何让你高兴,就知道如何让你不高兴。”
她当时感觉内脏都要气出血了。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他把今天要交给老师的一张表格丢在家里了,全班只有他一个人没交,要妈妈送一趟。
她气冲冲拿着表格赶去学校,恨不得当下抓住儿子痛骂一顿。但快要到学校时,她想到老师应该已经狠狠地训了儿子,心里的怒气一下消解了不少。
于是她想,反正说他也没用,还让他呛自己两句,这次什么也不说,看看他以后会怎样。
到了学校见到儿子,她一反常态地没有生气,还关心儿子是不是渴了。
妈妈的表现让孩子大吃一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睛里流露出感动。妈妈一下感觉有些心酸,忍不住温柔地拍拍孩子后背。
当孩子确信这次妈妈真的没生气时,眼中突然泛起泪光,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嗫嚅着说一句“妈妈,让你跑一趟……”
孩子虽然没把话说完整,但能听得出他的歉疚。
妈妈又轻轻摸摸孩子脑袋说:“没事,反正妈妈今天也不忙。嗯,没别的事了吧,那妈妈走了。”
孩子轻轻地嗯一声,还是没抬头,妈妈能感觉到她和孩子间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交流着。
支撑孩子减少内耗的,从来不是来自父母的冷言冷语冷待,而是记忆中那些温暖、欢乐、有爱的时刻。
正是因为心中满是爱和暖,才不怕苦和难。
而这样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减少孩子的精神内耗
治愈孩子的心灵
让我们做一个
看得见、接得住孩子情绪的父母
邀您加入7天好妈妈成长营
学习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别急,让我们慢慢来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
👇延伸阅读👇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