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运营:为何偶像行业盛产“唯一的姐”
顾名思义,就是盘活粉丝,创造营收。在2018年《偶像练习生》之前,其实内娱并没有建立成型的粉丝经济模式——艺人的收入更多来源于商务,而不是粉丝的支持。当时市场里零星的男团女团,其实更像是跑场艺人,赚的是像晚会、年会甚至房地产剪彩这样的商演钱,咖位大一点,才能靠通告、代言和演唱会赚钱。
《偶练》筹备期间,主创团队也很抓瞎,不知道怎么打破传统的那面墙,让还未出道的明星能真正“够”到他们的受众。最后,他们选择去请军师出山:找了几个常年混韩娱的资深粉丝,让她们负责粉丝运营,没想到,一拍即合。老实说,追星上了年头的人,谁心里还没有一点腆于说出口的野心啊?机会来了,那就自己造星呗!
就这样,一套相对完整的机制建立起来了:编剧和导演组负责综艺故事线,而粉运从自己的审美和经验出发,负责加入粉丝们会喜欢的内容、避开粉圈的雷区,打造出一个一个有魅力、无雷点的明星。
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如果平台是一个池子,那么过往的短信投票,只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抛硬币许愿。而粉运带来了全新的规则,把平台变成了各方都能押宝狂欢的大奖池!对赞助商来说,曝光权益和投票变现都成了旧时代的蝇头小利,赌的就是节目热度,一旦押中,回报上不封顶。而平台趁热打铁,在界面的各冷门功能区域推出任务板块,只有用户参与才能领取投票权,一个绑定把那些半死不活的功能全部盘活,靠着非常好看的日活数据实现股价飞升——这还不是终点,由平台捧出来的艺人最终还是签在平台旗下,之后赚的每一笔钱都和平台分账,堪称一本万利的一条龙模式。
至于艺人,抛弃了过往的延迟满足模式,在未出道前就能享受大量的曝光与支持;粉丝则摆脱了将偶像视作高岭之花的过往,全身心地投入到明日之星的养成游戏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时反馈、双向奔赴的快感。
但大家的热情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讲个细节吧,那年的赞助商是XX山泉的饮料,一下子卖到全线产品都断货,大量消化不掉的矿泉水被粉丝们一车一车地送往养老院和乡村小学。
这还不算完,后面大家的热情逐渐带上了点魔幻色彩——你知道吗,电影行业腾飞那几年,双井的咖啡厅里,人均谈项目都说主角定了黄渤和易烊千玺。而18年底,《偶像练习生》结束后,我在双井咖啡厅里坐着,旁边桌一男的信誓旦旦地说,他是我们节目专门负责粉运的。
but,大哥,你谁??
唉,最初一段时间各方的确是彼此成就,但万事盛极必衰,一旦火过了头,很多事情就会变味。选秀从第二年开始就渐渐失控了。一个节目被判定成S+级,随之而来的就是热搜 KPI、招商 KPI、商务权益 KPI,粉丝花钱最多的爱豆还能额外获得节目分量。
在这些指标的裹挟下,各方势力都开始求胜心切。第一年的时候,粉丝们还都觉得艺人公司下场搅动排名,是一件不齿的事件。我们虽然拦不住一两个大公司主动下场,但还是规定了“核心粉丝群不得有公司内部人员”的底线。但从第二年开始,每个公司都会晒出用赞助商的奶堆成的墙,展示公司为练习生投入的票数,反而是那些不晒“奶墙”,不发动整个公司进行投票的公司,会被认定成无能。
金钱,开始成为评判热爱的唯一标准,成为这场造星游戏的主流玩法。我给你列几个因此而生的粉圈核心黑话,你大概就能知道这场乱象到了什么程度。
众所周知是由清朗运动叫停的,很不幸,本人去年也被迫下岗。但老实说,终于收到通知时,我如释重负,因为等这一天真的很久了。
现金投入的“相对强度”是降下来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现在限制数字专辑一个账号只能买一张,那就多切几个账号,粉丝照样冲销量。
而在情感卷入和精力投入方面,惯性就没那么好扭转了。比如选秀出身的艺人,粉丝还是会三天两头陷入到撕逼和维权的风波当中去。既然节目有名次顺位,那所有的活动站位、介绍顺序都要按着番位来,就连歌词分配、舞蹈队形都要严格按照排名顺延,稍有偏差,公司的微博就会收到数十万条"维权"消息。
而维权的原因嘛,不过是她哥/她姐虽然人在 C 位,但不在视觉 C 位啦;专辑封面他哥/他姐所占的像素点比队友少啦。在粉丝心里,我们花钱砸出来的 C 位,我的爱豆被压个肩膀都是模糊 C 位的表现。
某种程度上,这种惯性也是被数据时代竞争机制异化的产物。粉丝最开始成立控评工作群其实只是为了向金主展示爱豆的人气,依靠群里筛选出"权重"最高的账号,最快速度抢占评论区前排,再由成百上千的粉丝顶到热评。
尝到集体力量的甜头后,有些极端粉丝就开始利用机制攻击敌人。比如统一文案洗刷评论区,动不动就拉黑、举报,实在打不过就会诉诸公权力,从对手的家庭成分、升学考勤到点赞记录下手,反正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些举报理由。
GQLab
粉丝老师们都这么疯吗…
粉运
粉丝一定有疯狂的一面,但演变成失控的局面,背后引导和纵容的势力要负主责。很惭愧,我也曾经是助纣为虐的一个部分,但面对庞杂的利益关系,个体总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只能在其中被推着走。
我很难苛责那些在疯狂中保持沉默的人,但会敬佩站出来抵抗的人。
GQLab
可是抵抗不就是自砸饭碗吗?这个抵抗会有效吗?
粉运
遗憾的是,真的很难。一个经纪人朋友曾经跟我抱怨,明明和品牌谈好了不保销量、让粉丝按需购买的合作,但最后品牌还是偷偷私联粉丝,要求至少买30万的销售额。想要让这个失控翻滚的行业真正刹车,还是需要规则来明令禁止。
GQLab
那么回到最开始大家最好奇的那个问题——我听说,真的有粉丝在这场乱象中花上个几百万,只为让爱豆叫自己一声姐???
粉运
我只能说这是真的。就像之前所说的,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疯魔的一小撮,但也不能从个体行为上升到全体。而且退一步讲,这也有夸大的成分——人家几百万也是花在了打投刷榜送爱豆出道上,叫一声姐只是附加的情感需求。况且,最后虽然爱豆不理,好歹混成了粉圈的“爹”嘛,也算是一种安慰啦。
GQLab
呃好吧…既然你已经转行了,问一个有点敏感的话题吧,从公司的角度,什么样的行为算是“割韭菜”呢?
粉运
首先哈,如果公司提供了好的内容,自然会有人愿意付费,这和为美食花钱,为好文章打赏,没有本质区别。
但有些花哨“玩法”,比如花钱才能解锁新歌 MV,就很明显是在“加塞”收费口,就差把割韭菜写脸上了。
GQLab
那作为曾经近距离观察过这个行业“挥舞镰刀”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粉运
一点个人感慨吧,不建议做论文结论那种。
对于爱豆来说,我其实很希望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责任“下场”,适当“叫醒”自己的粉丝,做出管理和正向引导。这很危险,但这也很宝贵。
而对于粉丝我只想说,一定要警惕在这个系统里迷失自我,因为说实话,你花多少钱都不会,也不应该成为爱豆唯一的姐。
追星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旅游、看展、聚餐一样,但不是一种责任和负担,你可以爱一个人的作品,可以爱一个人的魅力,这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都是很幸运的事,但我爱你,这个短语里重心永远是我,而不是你。
GQLab
回顾了这场热闹之后,现在问你,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打开这个潘多拉的魔盒吗?
粉运
我依然会,我也不后悔。
因为我始终相信,“爱”的存在本身是没有错的,为娱乐消费也是我们生活更幸福的体现,只是可能它还没有十分成熟,但只要初心够纯粹,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应有的方向。
编辑:辰鹅
撰文:cheon、狸、鸭妮
插画:Finn
视觉:阿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