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8小时高铁,我们旁边坐了一个小小孩...
偶然刷到一个视频:
出处:斑鸠鸭 @ bilibili
在这个视频里,作者对比了十几年前和现在热播国产剧里的一些儿童角色。
她发现,在以前的影视剧中,有很多鲜活可爱、令人印象深刻的儿童角色。
而最近几年,给人留下印象的儿童角色越来越少,偶有“出圈”的,也基本上是负面、消极的形象。
巧的是,这两天我还看到一个热门话题,讨论的是武林外传里,莫小贝这个角色。
大家都觉得像小贝这样恣意可爱的形象,在之后的影视剧里,再也没有见到过了。
因为平时太忙,我对影视剧这块涉猎得不多,所以当我看到网上的热烈讨论时,第一反应是,这只是个例吧,应该不至于如此吧?
好奇心一旦起来,就很难再按下去了,所以我认真翻看了网上的讨论,还查阅了一些影视资料。
我发现,好像还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在现在的影视剧里,孩子们不再可爱了。
从“开心果”到“恶童”
说起印象深刻的儿童、青少年角色,你会想起谁?
我仔细搜索了一下记忆,脑子蹦出来的都是“古早”影视剧、动画片里的角色。
比如,讲述为了帮助小龙人,大家一起踏上寻找妈妈旅程的《小龙人》中的四个孩子。
在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四合院里的三个孩子,每个人都很符合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同时又各有各的可爱。
四岁半的奇奇,整天想着要当妈妈,贝贝爱调皮、逞强,宝宝已经是小学生,更老实听话一些,是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虽然已经记不太清具体的剧情了,但每次听到“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这首歌时,心里都会暖暖的。
比如,上个世纪横扫影坛的黄金搭档——释小龙和郝邵文。
这对萌娃组合,当年一口气合作了《旋风小子》《新乌龙院》《龙在少林》《十兄弟》等好几部经典作品。
到现在,我都记得释小龙醉奶打醉拳的片段,以及和郝邵文骑着小车唱“我得意地笑”时的搞笑样子。
比如,成为很多人童年回忆的《家有儿女》中的小雪、小雨、刘星。
小雪优秀傲气、小雨可爱纯真,刘星淘气幽默,三个娃贡献出不少名场面,直到现在都被大家津津乐道。
刘星染头和分肉饼名场面,看一次笑一次
比如,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仍然常看常新的经典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
她热衷于捏泥人,又喜欢狂炫糖葫芦,还经常在上课时调皮捣蛋,将叛逆、淘气、善良、直率等特点集于一身,但一点也不违和。
除此之外,还有《我爱我家》里伶俐聪慧、爱凑热闹的小大人贾圆圆。
动画片里同样也有不少优秀的儿童形象,比如《成龙历险记》里的小玉。
她身上既充满少女的热忱,又有强于大人的责任感。
她会犯错,但也会直面错误、勇敢改正。即使经历了一些挫折,也不会因此消沉下去,她的生活总是闪闪发光的。
再把目光收回到最近几年,我翻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以儿童为主的热播影视作品,儿童角色正越来越边缘化和脸谱化。
而且在不少热播影视作品里,儿童青少年的形象,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边是脆弱易碎的儿童形象,代表人物有《小舍得》里的子悠和《小欢喜》里的英子。
你很难看到他们本来应该有的孩童模样,只能看到他们是如何痛苦挣扎、如何在父母的压迫下破碎的。
一边是周身散发着危险气息的儿童角色,他们心思阴鸷,精神内核已经过早地成人化,会做出超出人们想象的危险举动。
代表人物有《隐秘的角落》里的“坏小孩”朱朝阳、严良和普普。
有《唐人街探案》里发出瘆人一笑,留下恐怖阴谋家形象的思诺。
还有《血观音》里过早步入名利场,成为大人斗争过程中重要一环的棠真。
说起来,最近几年风评最好、最积极正向的大热孩童形象,应该就是《哪吒·魔童降世》里的哪吒了。
但他同样被打造为一个顶着重重的黑眼圈,充满厌世情绪,有点玩世不恭,多多少少会给人留下些负面印象的形象。
这样一路回顾下来,我们就会发现:
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国产影视剧里那些惹人喜爱的“开心果”“心头肉”,已经变成了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恶童”。
是孩子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可能原因一: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变了
过去的十几二十年,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衣食住行、信息传播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很多人看来,上一代人可能到了十几岁还懵懵懂懂的,而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电子产品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了,日常生活也被淹没在各种流媒体中。
很多人难免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智商更高,表现也更成熟,甚至会早早地染上成人的算计与想法,也就很难再把他们与可爱、童真等词划等号了。
可能原因二:我们对孩子的印象更片面了
在人口统计中有一个概念,叫一代户,即同一辈人居住或单身居住落户的情况。
10 多年前做人口普查时,全国绝大部分家庭是二代户,即父母+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
10 年过去后,如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代户的占比已经逼近 50% 。看看我们身边,未婚未育的朋友确实越来越多了。
数据来源:澎湃政务
相比十几年前,现在我们对儿童观察的机会变少了,时间也变短了。
很多人对儿童的印象,只能来自于萍水相逢,或是来自于社会新闻。
而我们从网上看到的有关熊孩子、青少年犯罪的新闻,真的太多了。
因此,在影视剧中儿童形象的塑造上,难免会产生偏差:
只表现儿童纯真美好的一面,似乎已经失去了说服力,所以越来越多地开始展现孩子们或消极、或极端、或阴鸷的一面。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大众会觉得,这是对的。
影片《少年的你》中,女主被卷入校园霸凌事件的中心,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而这些影视作品,又会反过来再次影响大众对儿童、青少年的判断,就此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可能原因三:孩子承载着大人的焦虑与不安
其实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儿童角色身上往往肩负着大人对“未来”的畅想。
有时是对纯洁、理想的渴望,有时又承载着对复杂社会的不安情绪。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用独特的儿童视角,反衬出战争的残酷无情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影视作品里儿童的形象越来越脆弱,负面情绪越来越强,也许这就是处于“卷无可卷”的社会中,成人内心的一种折射。
当我们把小孩儿描述成缺乏生机、对未来迷茫的形象时,反映出来的,恰恰是成人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与其说是孩子们变了,倒不如说是大人们变了。
童年并未消逝
“媒介环境学”的创始人尼尔·波兹曼,曾在其代表作《童年的消逝》中,提出了“童年的消逝”这一概念。
尼尔·波兹曼指出,电子时代搅乱了培育童年的信息环境,使儿童过早接触早恋、犯罪等内容,变得世故、早熟,儿童和成年的分野模糊,童年的概念就消逝了。
不同年龄层的人每天在共享相同的信息,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成人和儿童的界限逐渐模糊了。
小戏骨系列剧之《红楼梦》
于是,很多人开始用审视大人的目光,去审视幼小的孩子。
但“幼”真的不为“幼”了吗?
我想起了之前曾经看到过的、网友分享出来的,自家小朋友萌言萌语的瞬间,真的能把人的心都暖化了。
小梵老师 @ 知乎
事实上,当我们关掉屏幕、走出影院、走出互联网,真的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身边的孩子时,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孩子的行为,不并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成人化,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依然是鲜活的、独特的、充满童真的。
也许,是我们长大太久了,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是如何憧憬、期待这个世界的。
但是,我们都要努力,去留住那份童真,去善待那份童真。
前天,我们从广元坐高铁回北京,行程8个小时。大宝没问题,关键是刚4岁的二宝。坐在我们旁边,是一对带着2岁男孩的年轻父母。
刚开始二宝和那个小男孩,两个孩子都很安静,东瞅瞅西瞅瞅、趴在窗台上看外面。时间一长,两个都有些坐不住了。我拿出纸笔给二宝画画,画了个把小时,给她吃点零食又熬了一会,后来实在撑不住就把pad掏出来,给她看会摩比数学。
旁边的小男孩更坐不住,一会就上蹿下跳的。他的爸爸,隔一会就把男孩抱到外面溜达一趟。男孩妈妈反复、严肃地教育孩子:这是公共场合,不能乱跑、大喊大叫,影响别人。
肉眼可见的紧张。我想她也知道,跟这么小的孩子讲大道理,作用和意义不大。而且,无论再怎么努力和“尽责”,我们也无法保证这么小的孩子8个小时一直很安静,乖乖地坐在小小的座椅上。这有违他们的天性,孩子不会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也不能为了不被别人看成“熊家长”,就给孩子一个巴掌或一顿打的。那样既没有用,还会伤害年幼的孩子,我甚至以为那是父母很无能、自私的行为。
我们会尽力管好自己的孩子,但也请大家多包容一点,他们真的还是孩子。十一高铁票很紧张,那对年轻父母只买到前半路程的车票,补不到票只能去车厢中间站着,让孩子坐在行李箱上。孩子更坐不住了,在挣扎着、想在车厢里跑来跑去。不忍心看孩子受罪,老王把他的位子让给他们,和大宝挤着坐的。
写到这里,必须赞美赞美我们这次在四川萍水相逢的好多人。他们对孩子真的很有友好、很有爱心和耐心,亲切地跟孩子聊天,不约而同的一句“孩子嘛,都是这样”轻轻化解我们的尴尬。成都绵阳米粉店的好客奶奶,清溪古镇和我们拼桌吃饭的爷爷奶奶,摩天岭N位夸奖、鼓励二宝爬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等,感谢你们让我们的四川之旅,更加轻松和温暖。
很快,我们还会带娃来四川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