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走过来,抱怨道:“掉得到处都是,孩子能吃到多少?这样会饿坏的!又难搞卫生!”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都会归咎于隔代养育的矛盾。但今天,我们不谈原生家庭,不谈饮食习惯,我们来谈谈「边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就是从一团混沌到逐渐学习划清边界的过程。6个月以前的宝宝,还没有自我意识。TA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睁开眼就要看到妈妈。
所以,很多宝妈会说:“宝宝一睡醒,如果没有看到我,就会大哭”。这个时候的宝宝,眼里没有边界,一团混沌。
“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当宝宝慢慢长大,TA能分辨出爸爸妈妈和自己不是一体的,慢慢能够习惯妈妈不在身边。
TA开始意识到,原来人和人是不同的,是有边界的。
到了大概2-3岁,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到来,孩子能认识到这是我的玩具,不允许被人碰,这是孩子开始在探索权利的边界。但很多家长不理解,就会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我们眼中的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看来,就是TA的LV包包和帝王绿翡翠。当我们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把心爱的玩具给别人玩,甚至借走时,孩子会感觉被剥夺。
如果父母在使用孩子的东西时,能经过TA的同意,以及在其他小朋友想拿孩子的玩具时,能尊重TA的意愿。那么,孩子就会懂得——当别人要越过自己的边界时,需要征求自己的同意。
“我的感受和意愿是值得被尊重的。”
讲到这里,想起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仍觉得记忆犹新:
那时我不到10岁,爸爸单位发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机,我很宝贝它。有一天姑姑来家里玩,说要借录音机回去听几天,我不同意,立马大哭。
妈妈笑着跟我说,“那就不借,因为这是你的东西。”
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种温暖的、被尊重的感觉,以及保护了自己物品的踏实和喜悦。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为了成年人的“面子”,侵略我的“边界”,这帮助我现在形成了更清楚的边界感。
我们幼年时期的很多经历,会深深印刻在脑海里,进入潜意识,影响我们成年后为人处世的模式。
这种从小“被尊重”的感觉,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更自信,也更能信任他人。
而一个时常感觉“被剥夺”的孩子,成年后则很可能会更退缩,更不信任他人。甚至为了不再继续“被剥夺”,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主动地去“剥夺”别人。
在做泌乳咨询时,我常常遇到乳房条件很好,却早早想断奶的妈妈。这种情况,我首先会跟妈妈分析各种选择的优劣和将要面对的问题。但最后,只要是妈妈自己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我都会全力支持并帮助她。因为在我眼里,不只看到母乳喂养率,更看到眼前这个独立人格的各种需求,我很清楚“专业”和“生活”的边界。在做儿保时,我经常会在游戏垫上给孩子做测评。我注意到,每当孩子把鞋子穿反的时候,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提醒TA,“你的鞋子穿反了。”家长这么说的出发点,可能是担心鞋穿反了孩子不舒服,也可能是顾虑别人会认为自己不注意教育孩子。其实,我倒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要不要把鞋子换过来?如果孩子觉得舒服,那就没问题;如果孩子觉得不舒服,或者被其他人提醒后觉得不好意思而换过来,那也是TA的体验,TA会记得更加清楚。不涉及安全、规则问题的“边界”,家长们可以先在旁边安静观察,不需要急着跨越。假设我现在和一个朋友吃饭,她说今天胃口不好,喝一碗汤就行了,我绝不会强迫她吃下一碗饭。因为我相信她有能力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没有越过边界去干预她的决定。可是当对象换成了一个一两岁的孩子,很多家长就会越过边界去替TA做主。说到底,还是“不信任”——不信任TA能对自己“饿了就吃”的本能做出判断。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TA不再甘心被你越界。我们现在对隔代养育的各种不满,就是表现之一。这里说个题外话,目前有些理念似乎在给新手爸妈传递一种焦虑:你需要让你的孩子早点不依赖你。例如在孩子尚未达到自主入睡能力时,用哭声免疫法“训练”孩子入睡。而在孩子长大后,当TA有能力自己做选择时,爸爸妈妈们又希望更多地参与孩子们的人生决策(例如就业、择偶……)。很多家长,在该与孩子融合时希望TA独立,但该放手时不舍得放手。尽管很多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才说育儿更多是一场修行,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权威法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在权威压制下长大的孩子,对父母容易产生更多的反抗情绪。现在屈服于你,是因为TA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TA强大了,可能会反扑。凡事以孩子的需求为优先,无底线地压抑自己的情绪,阉割自己的需要。这种被压抑的情绪,很容易让家长憋出内伤。时间长了,孩子必然察觉到父母压抑的愤怒,也会给TA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积极倾听,并且共情回应,是要向孩子传递一种态度:“我愿意听你说,我愿意陪伴你。”
所以,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只要听TA的语言,还要观察TA的表情动作,并且结合我们自己的猜测,用不指责、不评价的方式表达出事实,跟孩子不断地确认和修正,实现积极的沟通。大多数父母会安慰孩子,“宝贝勇敢一点,不哭”,然后用个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打预防针。你细想,当我们告诉孩子要“勇敢一点”的时候,其实是在暗示TA——“哭”是不被允许的,你不够勇敢。当我们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时,就是在变相地剥夺孩子痛苦和宣泄情感的权利。这样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善于换位思考,缺乏“共情”的能力。在崇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年代,很多男孩长大后逐渐学会了隔绝自己的情绪,甚至通过依赖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暴力等方式去宣泄情绪。我的做法:我孩子小时候,打完预防针,大哭。我对她说:“宝贝刚才打针了,那么长的针,光看见就很怕了,还要被扎进肉里面,一定很痛!觉得痛就哭吧,妈妈抱着你。”等宝宝的哭声减弱一些,我接着说:“妈妈小时候也害怕打针,看见长长的针就好怕好怕。”孩子看着我,不解地问:“妈妈也会怕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害怕是被接纳的,TA的情绪也允许被合理释放。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情绪平稳以后,我们不要急于去讲道理。不然,孩子很快会识破——妈妈不过是在换一种方式说教。积极倾听,是情绪的自然流动。主导者是孩子,我们只是协助者,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链接。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慢慢“放权”,慢慢划清边界的过程。从现在开始,从吃喝拉撒,到交友,再到结婚生子,试着和孩子适当地“划清界限”吧!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会一种能力:从其它地方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满足自己,而不仅仅是从孩子身上。(本文2020年首发于怡禾科普)
父母、长辈之所以经常「突破边界」,除了认知和行为习惯,自己处于控制地位有关,同时也和育儿焦虑有关,而且家长的焦虑也会传递给孩子。要解决这些困境,除了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习惯,我们也要正确地应对焦虑,避免过度焦虑给我们的生活、亲子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怡禾准备了一个抽奖活动,奖品包括一些教大家情绪管理的绘本:《生气也没关系》(情绪管理绘本,15本)、《没什么大不了》(焦虑应对指南,10本)。点击下方抽奖小程序,按指引到「怡禾心理」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精神”,即可参与抽奖。将抽奖分享给【3个】好友,还可成为“铁杆粉丝”。开奖后添加「怡禾福利官」,可以获得2本图书的购买折扣券,最低可以5折购买。你要当爸爸了!给准爸爸的一封信
焦虑的你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