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上场我就哭了,他值得所有人的掌声
01
比如承受失败。比如持续努力。比如耐心和韧劲。
这些词“硬邦邦”“太沉重”,网络欢迎快速成功的故事。快一点,再快点。新闻里年入百万的年龄越来越小,各种排行榜单年年刷新。
但人们却更慌更沮丧—— 时间似乎能快速筛选出“幸存者”和“失败者”,然后将后者淘汰。
我们需要信心。
今天我想分享给你一群“长跑者”的故事。他们把人生当成马拉松来跑,职业生涯非常长,是“死过一回甚至好几回后又活过来”的人。希望能让你重新审视时间的力量。
先分享亚运会上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瞬间:
34 岁的马龙上场。那一刻,我脑子里浮现这句话,“时间没有淘汰马龙”。
运动员也讲“花期”,马龙的“花期”太长了。同批的运动员陆续退役,他还在。他还能打进决赛。他还能拿冠军。他带领团队拿下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都知道,竞技体育最苛求年龄。很多伟大的运动员退役,不是输给对手,是输给时间。
所以马龙的“在场”才让人感佩,前奥运冠军王楠说,现役男运动员,她最佩服马龙,佩服他能在起伏中坚持住。我也是。
时间拉回十年前,马龙 24 岁,是当打之年,却遭遇职业生涯重大挫折。3 次没进世乒赛决赛。教练刘国梁说,“马龙已经三次埋葬了自己”。
马龙在心里数着,下一次世乒赛是 2015 年,他 27 岁,路途多舛。而刘国梁的 27 岁已经拿了大满贯退役,这种比较最折磨人。
报警声持续响起。后面几年,马龙身体出问题。膝盖严重劳损,有 8 个月他没参加国际大赛。有 3 个月,他不能摸乒乓球。
对一个顶级运动员来说,这是酷刑。要退役吗?他想过。不退怎么办呢?
他训练自己的身体。在不能摸球的日子里。
确实很震撼。一个处在悬崖之境的人,把自己硬生生抛回赛道。
这已经和技术无关了,完全是靠渴望、靠本能、靠信念。
28 岁,马龙拿下他的职业生涯大满贯。
34 岁,马龙仍是冠军。远超出竞技体育意义上的胜利,他在和时间交手。
我常常听到一些人在讨论「社会时钟」,比如 25 岁没有考上研究生,是不是就落败?30 岁没有年薪过数十万,是不是就无用?
时间追赶得太紧了。社会时钟的齿轮一转动,人很快就被定胜负。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时间从不会真正淘汰人。
我最近也会重看许三多的故事。他曾经很流行,如今却有点“过时”。他显得太愚钝了。他非要找意义,“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复读机一样重复这两句话。
他不聪明,底子差,常常被叫“傻子”。他被放逐,被所有人认为无所成就,被遗忘。在荒芜的地方看守驻训场,班长好意提醒他,找个想头。
—— “就是想办法让自己不用数着分分秒秒挨时间的那么一个东西。”
可许三多什么都不会,不会打扑克,不会欣赏日出日落风景的美,不会躺下好几个小时不起来。他太“笨”了,他最擅长的,是忍耐和等待。
他开始修路。魔怔般地认领了这个任务,“修路有意义!”他搬石头,磨石头,敲石头,他要修一条 5 米宽的路,标准坦克车的宽度。他修了半年。
许三多是一个精神符号。生活中很多个沮丧的时刻,我都会想起许三多修路的背影,念叨着那句有意义和好好活。我知道,会有路的。就像曾最看不上许三多的人,后如此评价他:
“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他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这要搁以前,他做什么事我都瞧不上,执拗得像个傻子。信念这玩意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也知道,一个长跑的故事,在当下没那么受欢迎。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人生「不酷」,太多曲折,太多眼泪,太耗时,太沉重……不如年少成名,一战扬名天下。
曾经我也是这么想,要好运气和好时机,不要百转千回与柳暗花明。
我也才知晓,人一生也许要学会的技能有很多,学识时务、学衡量利弊、学及时止损,但最重要的,是学会长跑。
诗人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如此安慰焦灼的年轻人:
「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
他还说,「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的孤单。」
越来越多的“过来人”验证了这个真理。
每年奥斯卡颁奖礼,头发灰白的演员们站上领奖台,在短短的几分钟致辞里,能把过往的失败拎出厚厚一沓。以前做过清洁工,以前搞砸过好多个角色,以前被辞退……
《纽约时报》曾策划过一个报道,拍摄那些年过 80 岁仍保有旺盛精力和创造力的大师们。并提问:他们如何做到?
Ginette Bedard,长跑运动员,时年 81 岁。当时她将连续第 12 次参加纽约马拉松。
她一直跑:
「我将一直跑到命运之神带我离开……而且我很容易赢,因为没人会参加了。」
他一直拍:
「当然大家都会抱怨自己身体的病痛,但我的朋友们要么死了,要么还在工作。」
她一直发出诚实但「刺耳」的声音,直到生命终结:
「现在开会的时候我可以早一些发言。刚开始时我是第九个,现在我是第五个。」
他一直在写:
「坚持做一件你想做的事,不要放弃,哪怕它不会立刻带来效果。我记得一个俄罗斯科学家曾经说过:“结冰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冰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
他甚至设想自己会这样死去:
「在亨利·詹姆斯临终之际,他兄弟的遗孀看到他的手指在床单上划动,像是在写字,我想像那样死去。」
看吧,真正的“上岸”,是找到心之归属,找到你甘愿为之承受“无名的孤单”的事,一生跑下去。
我最近总是会想起一部纪录片,叫《人生第二次》。一位教练带领一群被收养的孩子们跑马拉松,通过这条路考大学。
人生别无他法,只能跑。跑出贫穷的家,跑出被遗弃的命运,跑出眼泪和失望交织的困境……
一个女孩要读书,上警校。她跑快一点,大学的门就敞开一点。
一个男孩要跑向强壮。他说他是“黑暗里的孩子”,他必须跑下去。跑步时他背诵《诗经》,给自己伴奏。
有一个细节,教练会在天还没亮时训练孩子们跑步。用车拖着孩子跑,他反复告诉孩子们:
“要小步高频,重心起伏不要太大,越平稳越好。”
人生也是。无论你此刻在苦恼什么,哭泣什么,跑起来,跑下去。
晚祷时刻:
轮流迈出左右脚,
迟早能到达终点。
跑过周期活下来,
是最重要的。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