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进👆马蜂窝主页
星标我们,获取一手好玩信息~
它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古城,这里并没有哪一座声名显赫的古镇街巷,也并非旅行者计划清单里非去不可的目的地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雪梨酱
从垣曲的「世纪曙猿」,到西侯渡的星星之火;从嫘祖养蚕,后稷稼穑,到舜耕历山,禹凿龙门……从传说到遗迹,从遗迹到历史,都赋予了这座黄河岸边的城市许多不得不去的理由。
来自马蜂窝用户@山石129
今天窝主要推荐的它,几乎很少成为旅行者的首选,也几乎从未真正的「出圈」过,它默默伫立于西安、洛阳两座古都中间,看澎湃的黄河水从面前流过。
来自马蜂窝用户@郝浪
黄河调头向东奔流的「几」字形拐弯最后一折,吕梁山以南,太岳山以西,中条山横北,三山一水将它环绕,隔着黄河向西望,便是八百里沃野的关中平原。
来自马蜂窝用户@三六度张
这座值得被更多人关注的城,就是因「盐运之城」而得名的山西运城。当然,它还有个更古老的名字,河东。
在“河东”一词被用以泛指山西全省之前的千年里,战国、秦、汉,它都是黄河以东,运城的古称。
来自马蜂窝用户@三六度张
今天的运城虽然过于低调,但依然难掩它深藏无数国之瑰宝的光芒,运城全市现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超过西安的52处,洛阳的51处,仅次于北京的135处。
来自马蜂窝用户@雪梨酱
运城最南端,黄河边有一座名为「招贤」的村庄。半个多世纪以前,因为三门峡水库的修建,招贤里村属于计划中的淹没区。
而淹没区中,就有这座重宝「永乐宫」,那时的它,就已经是中国美术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留存惊人的壁画在我国古代绘画史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幸运的是,大坝蓄水前,永乐宫被整体搬迁到了芮城县城,得以完整保留,并在199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永乐宫的中轴线上矗立着四座典雅的元代建筑,包括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三大殿及众多小殿,每座宫殿都有大型壁画。举世闻名的《朝元图》位于第一座三清殿内,高4.26米,全长94.68米,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6个。飘逸流畅的线描、华丽精致的色彩,满壁风动,天下无双。距离我们更近的「天空之镜」在哪里?运城以古建筑、历史风貌见长,但也有这处绝不容错过的自然奇观,运城盐湖。为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其含盐量类似中东的死海,所以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中国死海」,先民对运城盐湖的开发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写道:“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谓之盐南风”,在各种因素下,使这里成为了一片盐湖。而这座盐湖最厉害之处还在于不用煮盐,用晾晒法即可出盐,所以在严格控制盐买卖的古代,这里沿池还建有长墙,绵延上百里,就是为了防止普通人偷偷采盐。运城盐湖最好的方式是以航拍视角从天上看,微生物赋予了盐池蓝色、红色、粉色、绿色等不同色彩,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块块斑斓的色块。广仁王庙,也名五龙庙,不置身这座袖珍的庙宇中,你可能不会了解它到底有多重要。作为中国仅存的3座半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广仁王庙的建筑年代仅晚于五台山下的南禅寺,比重要的国宝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还要早23年。它原本只是一座民间用于祈雨的龙王庙,广仁王就是龙王之一的青龙神。它所在的村子叫龙泉村。龙泉就是当地的一汪泉水,得名于唐代,据记载,泉水发于五龙庙底下,曾经「浇灌百里,活芮之民」。时间赋予了这座小庙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广仁王庙的修缮工程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庙中的参观区域不大,中心就是广仁王庙和清代的戏台。不过两侧夯土墙上展示着许多古建筑斗拱和很多山西古建筑的立面图,也在为有着无数古老建筑遗产的山西提供了一种关于古建保护的方向。泛舟禅师塔位于运城西北的密宗圣地报国寺遗址上,为泛舟禅师的墓塔,创建于唐长庆二年,之所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亭阁式圆形唐塔,是孤例。塔高约10米,构造平面为正圆形,立面为塔顶、塔身、塔基三部分,每部分高度约总体三分之一。塔基为圆筒形,砖砌成,台上为须弥座;圆形的塔身,周围用方形砖柱分作八间;六角形的内室,上部为迭涩式藻井,藻井中有一小方孔,孔上有一小室直达塔顶。从外观来看,塔檐逐层迭涩而成,造形古朴典雅,建筑美学和艺术价值都相当高,在众多访古迷的眼里,看一眼塔身那独一无二的优美弧线,就值得一场千百里的奔波了。作为武圣关羽的故乡,运城的解州关帝庙是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和宫殿式道教建筑群,被誉为「关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建筑形制主要由结义园、主庙区、御花园和东西宫组成。主庙区为「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两侧配有钟楼、鼓楼、木坊、石坊、碑亭、钟亭和东西长廊等附属建筑。庙内木雕、砖雕、石雕、琉璃、铁铸、泥塑和彩绘装饰等艺术精湛。庙内悬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等多位帝王留下的匾额。在运城的寺观壁画中,这是一座比永乐宫更为隐蔽的所在。青龙寺内保存着珍贵的元、明两代壁画,大雄宝殿中的东、西山墙的壁画来自明代,分别绘有释迦摩尼说法图和弥勒佛说法图。腰殿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其壁画绘制与腰殿建筑同时开始。广泛认为,除北壁为明代补绘外,其余为元代原作。腰殿壁画内容为水陆画范畴,儒、释、道三教同堂,仙、佛、神、鬼融合一体。色调以青绿为主,在人物形象和壁画绘风上和永乐宫一脉相承,是元代壁画中之精品。与青龙寺一街之隔,就是无比惊艳的马村砖雕墓。这里是宋金时代当地段氏家族的家族墓,已经发掘19座,目前有4座开放参观。砖雕技艺高超,展现了宋金时代墓主人的生前生活,被称为「地下人间」。砖雕艺术的繁复精美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运用。
看多了运城遍地的天宫楼阁,这里同样也有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寺庙殿宇。稷益庙位于新绛县城西南20千米处的阳王镇,南临稷王山,西望黄河水,全称东岳稷益庙,俗称阳王庙,祀奉后稷与伯益。寺中的壁画祭祀主体为「三圣」。东壁三圣为黄帝、伏羲、神农,西壁三圣为大禹、后稷、伯益。所绘制的题材则包括文武百官、农民朝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故事,是画在墙壁上的一部农业史,非常特别。稷益庙壁画为明代所绘,色彩方面继承元代壁画遗风,其中最特别的一铺是东壁的朝圣图,画中左下角的「捕蝗图」,蝗虫被拟人而作画,面目狰狞、利爪獠牙,被左右的农民和武士捆绑束缚。有人说,当代复建的「四大名楼」,没有一座比得上运城万荣的这座飞云楼。
飞云楼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位于万荣东岳庙内,每个见过它的人,心里只会涌现出一个字,「美」。整座楼明三暗五,檐下斗栱密致,有345攒之多,依不同位置有十几种结构造型,正是因为小斗拱众多,才让整座飞云楼呈现出繁复的外观,就像它的名字,是云朵簇拥,是雄鹰欲飞。在山西有一个说法叫做「北塔南楼」,便是将北边的应县木塔与南边的飞云楼并称,当地还有谚语「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可见它的壮观与繁复。运城万荣西南40公里处的宝鼎乡,有一座后土祠,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这里大有来头,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
祠院坐北向南,现存山门、戏台、献殿、后土大殿等建筑,其中也包括位于最南端的秋风楼。秋风楼建于清同治年间,构筑精巧,楼高三层,砖木结构,正门门额上刻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嗣」的图像,楼内有汉武帝的《秋风辞》碑刻,登楼可远眺四周美景。秋风楼同样壮美,虽然结构之美无法与飞云楼媲美,但登楼所见的视野,却独具优势。秋风楼上向东匾额为「瞻鲁」,向西匾额为「望秦」,虽然「瞻鲁」只能意会,但登临建在黄河边的秋风楼,确实可以远望秦川,隔黄河正对着的,便是陕西韩城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五儿闯江湖因王焕之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而扬名海内外的鹳雀楼,是2002年时仿唐形制复建的楼宇,但也不必因此失望,鹳雀楼下,还有大名鼎鼎的黄河铁牛。
黄河天堑为古代人带来了交通上的不便,盛唐时代,老桥不堪使用,唐玄宗降诏「新作蒲津桥」,唐开元十二年,兵部尚书张越对蒲津大浮桥进行了改建。把原来的竹索变成了铁索,还在河的两岸各放置了用来固定浮桥的四头大铁牛。
这座浮桥一直沿用到明代,后因黄河改道,蒲津浮桥被埋在了黄河滩的泥沙下,各重约30吨左右的铁牛,就成为了守望黄河的最后印记,从盛唐至今,它们的身上还似乎拥有来自古老年代的力量感。黄河东转的拐角,还有一处更有「武侠感」的存在,就是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风陵渡口。
风陵渡如今已是一座小镇的名字,镇境内有180万年前的西侯渡古人类文化遗址,60万年前的匼河古文化遗址和2600年前的羁马城遗址。同时,这里也有黄帝名相风后陵、唐国公李靖墓、七女坟等古迹。你趁早别玩户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