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不是爱熬夜,只是舍不得睡”

“我不是爱熬夜,只是舍不得睡”

公众号新闻


来源:解X心理(ID: JIEXXINLI)

最近在逛知乎知乎时,看到一个话题“年轻人的日常崩溃时刻”

评论区有一条直戳人心:

“持续性不想上班,间歇性想谈恋爱;送命式熬夜,做梦式想暴富;间歇性崩溃,习惯性自愈......”
很多网友纷纷回复:
“没错,这就是我的现状”;
“你是不是偷窥了我的生活”

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大已是众所周知,这也是为什么“卷”、“丧”、“摆烂”之类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的原因。

其实,年轻人的压力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来谈谈“熬夜”这个话题。

01

年轻人熬夜已成普遍现象

年轻人爱熬夜,而且是“送命式熬夜”,TA们可能也没什么事好做,但光刷手机就能从十点半熬到2、3点。

熬夜已经成为难以戒掉的习惯,明知道这样不好,会长痘、会掉发,但还是提心吊胆地熬着最晚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明知道熬夜相当于“送命”,却还在报复性地熬着,熬着熬着就习以为常了。


中国睡眠大会发布了《2022中国作息报告》(后文简称报告),该报告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采用定量问卷调查方式完成,对象为25-45周岁,共计1100个样本数据。

那么几点算熬夜呢?

报告将熬夜定义在晚上11点之后睡觉的行为。时间依据的是现代医学普遍建议的睡眠时间,另外还有中医的理论,夜间睡眠让五脏进行修复,只有在午夜子时(晚上11点-1点之间)之前入睡,才可以保证肝血得到充养,这也是网友将熬夜称作“爆肝”的原因。

调查显示,一周7天中,人们平均每周熬夜3.6天。这其中,只有8.6%的人从不熬夜;44.8%属于偶尔熬夜,即每周有1-3 天是23点以后睡。46.6%经常熬夜,即每周有4天及以上是23点以后睡。其中, 有14%属于习惯性熬夜,每周7天都是23点以后才睡。

也就是,九成以上人们每周都会熬夜。

在人群分类中,媒体、技术工人、互联网企业和金融行业的人群熬夜问题更为严重,熬夜比例较低的是外卖和全职太太,低于30%。


02

大家熬夜做什么?

网友@在呢在呢在忙呢:
很惭愧,对我来说,熬夜最大的原因是:我成了娱乐的俘虏。我要追剧追综艺,我要打游戏上分,我要刷微博刷短视频……我任由自己被它们吸走,只为获得一种即时的快乐。

年轻人不睡觉的夜晚多是被屏幕霸占。

调查显示,
人们熬夜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娱乐,比如刷微博/抖 音/直播等(59.1%)、追剧/看小说(52.2%)、打游戏(32.9%)和看比赛 (23.1%),可以说霸屏式娱乐是熬夜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工作和学习,选择比例分别为35%和17%。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失眠(25.4%)而熬夜的比例达到了25.4%, 而在因失眠导致被动熬夜后,也有21.2%会选择进行娱乐。

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90后因工作而熬夜的比例(36.9%)比70后和80后要高。但同时,90后也没有放弃“娱乐”。

TA们熬夜刷微博/抖音/直播(62.2%)、追剧 /看小说(54.1%)、打游戏(37.6%)和购物(20.2%)的比例也均比80后和70后高。

另外报告还显示,如果是由于工作原因加班,比如“996”人群,那么其熬夜时间是普通人的2.4倍。

工作日时,很多人因为要上班而选择早睡早起,但一到周末就放纵自己了。在周末,熬夜人群的比例超过半数(51.4%),是工作日时(22.6%)的 2.3倍。周末时的“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极易把工作日时建立的生物钟打乱,导致人们产生“周一综合征”:疲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人们为了弥补休闲时间而进行的“报复性熬夜”在周末最为明显。比如,工作日4.6%的人们明知熬夜却还不睡,但到了周末,这个比例上升到9.7%,假期时也达到 9.6%。

03

人们熬夜心理分析

(1)熬夜是一种对自我的掌控

网友@能饮一杯无:
对白天被工作、学习、孩子、生活等充斥着的成年人来说,夜间这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可贵了。我不是不想睡,我是舍不得睡啊。

网友@张辰逸:
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就是沉迷这种感觉,周围安静,完全放松,不拘泥于任何姿态,太放松了,就像在度假一样,太难改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深陷熬夜行为不能自拔呢?

熬夜,其实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自我防御机制。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解释“补偿机制”:当人们的生理或心理受挫时,就会在其它领域来获得满足,以弥补内心的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的不安。

网友@申晨煜:
我们常常会经历一些“充满挫败感”的事情,它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脆弱感”“失控感”和“无能感”,因而我们想要通过掌控一些事情,比如“想睡就睡,想熬夜就熬夜”,来缓解这种负面体验。

当我们白天被工作占领,自嗨时间太少,到了晚上,就用熬夜来补上,夜晚作为难得的独处时间,可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喝酒、K歌、刷剧、打游戏等等让自己放松起来,从而获得一种对自我的掌控感。

但由于不想这种放松行为太快结束,只能把睡眠时间不断后延。这种熬夜方式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担心明天没有好状态来工作,一方面不想结束难得的轻松,这种方式让熬夜成为恶性循环。

(2)拿身体来换消遣,不值得

与此同时,熬夜人群基本上(99%)都会担心熬夜对健康带来的损伤。

比如,在上述报告中,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免疫力降低(43.9%)和皮肤变差(40.4%),选择比例均 超过四成;担心记忆力下降(38.4%)、视力下降(32.9%)、掉头发(32.9%)、 早老早衰(30.2%)的比例均在30%以上;熬夜人群对三高问题(21.8%)和抑郁焦虑问题(21.3%)的担忧比例也均在20%以上。


可见,大家普遍认同熬夜的危害,而且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这点。

综合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70,000名45-65岁的女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短不利于心脏健康。与每天睡8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间低于5小时可导致心脏疾病概率增加40%。

如果熬夜是心理上对自己的一次次“放纵”,也许来自身体的“警告”才能让人惊醒。

@摇头晃脑de小可爱:
当我的头发在枕头上,床单上,地上,梳子上,键盘上,就是不在我头上的时候……就挺“秃然”的。

@西柚冷泡茶:
之前接连一个星期一点多才睡,有一天早上起来上厕所,一站起来眼前一黑,明明睁着眼就是看不见光,耳朵也听不见声音,脑袋又晕又痛……当时真的怕自己是不是脑溢血要死掉了……

@凄凄惨惨戚戚G:
亲身体验,长时间深夜1点左右睡觉,结果就是:白天工作不在状态,记忆力严重衰退,记不住东西,感觉自己脑子不好使,以前我记忆力可好了……

如果把熬夜是一种释放现实压力的方式,并没什么,只是熬夜终归在透支身体,不管是在娱乐还是在搞事业,拿健康去交换,还是不值得的。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会让生活有呼吸的空间。好好睡觉,才是爱自己的表现。


写在最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们自古都在遵循的生物生活规律,社会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改变了我们的传统作息习惯。

但规律作息是健康的前提和保障,有节律才有健康,有健康才能轻松生活。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能在繁忙的生活中睡个好觉。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解X心理(ID:JIEXXINLI),关注自我探索和成长,专注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以及生活中的心理学干货,欢迎关注。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舒服到舍不得脱的儿童家居服,89 元一整套卖疯了!五台山的“五爷币”,别人排队熬夜,我们这有现货!明知熬夜不好,明知第二天又会起不来,可还是控制不住熬夜,怎么办?迟来的“冬季恋歌”虽然我觉得舍不得,但终究完成了这一件事衣橱忙换季,关它什么事?就是这件一年四季都舍不得脱「誅十族」千古一案“加一元换购 vs 两包x元”,哪一种更让用户“舍不得”只买一包?女儿18岁生日有感——一位养育特殊孩子母亲的自白秋冬换新!舒适、柔软的宝藏家居服,穿上舍不得脱~老了...阿宝每个秋冬必备的保暖衣,穿了都舍不得脱下!日入208w舍不得找私教?!她新剧这体态也太出戏了吧…病毒羔羊第十五章王老師具备这种特征的婚姻更能长久,不是爱也不是性,而是——经常熬夜和不熬夜,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落马官员痛哭:我背心10多元一件,吃早餐鸡蛋都舍不得加……“我平时生活很俭朴,10多元一件的背心,批发10件穿好几年,吃早餐一个鸡蛋舍不得加,贪污受贿那么多钱,买那么多瓶瓶罐罐干什么?”微信里舍不得删的8个公众号,值得收藏丨荐号老人带娃的最高境界是它!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发糕兴奋到舍不得走熬夜,真的会变臭……作为数学老师,我真心舍不得提前教自家孩子数学知识太脏了!厨房天天用的这个东西,细菌严重超标,很多家庭坏了还舍不得换突发状况!知名大品牌爽约、破例降价补偿,平时舍不得买它的姐妹看过来!全家人的健康问题都和它有关!竟然还有人舍不得换新的?!风靡亚洲的唰唰侦探!读故事做游戏,孩子吃饭、睡觉都舍不得放下~比熬夜还催人老的几个习惯!熬夜只排第3,排第1的竟然是……西贝贾国龙:我不焦虑,我不冒险,我不担心,我不强求这类“毒素”开水都烫不死,家里老人还舍不得换!这样做轻松避坑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歌星之死: 第二十六节《孤注一掷》票房破23亿,口碑却一路下跌?看了这个细节,我真的舍不得骂它……微软5000多亿收购暴雪,索尼哭得睡不着为什么东亚人舍不得睡觉?微信舍不得删的公众号,值得收藏如果一定要熬夜,如何减轻对身体的伤?签子也是大眼会成员?打胎爱豆搞集资?换头拉好姐妹下水?紫菱女丢资源?矮个子导演爱熬夜?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