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排队进岛遇到了一个中国大妈团,有个阿姨看见了推车上的弟弟吃奶瓶,说你这么小带他出门能看明白啥?净白瞎钱。我听了不服气,心想大妈您这个年纪啥也不懂,人家三岁看老,小时候出门拓展眼界,能打通脑部的任督二脉…我们这一代爹妈就是这样,从小就对下一代的养育拼命砸钱寄予了深切地期待——2岁开始周游世界,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打通脑回路开拓眼界;3岁为了背唐诗,每逢周末就去北京郊区的山上现场体感+场景教;4岁启蒙数学,搬来整套新加坡的教材,用尽英法意世界教具培养数感;5岁开始上外教英文课,老师从菲律宾到英美,试遍了欧洲各国;
只是因为看到语言比数学稍微有那么一点儿优势,就给她找了一个英国私校的老师上法语课,一年砸下去五六万,但人家从来不预习也不复习,课后作业都不记得做。单词压根不去背,甚至连自己上课的时间都没记住过…设定了闹铃提醒,但没个月总有几次是人铃分离:上课铃响个不停,上课的人不知道在哪里愉快地玩耍呢。我非常郁闷,第一期结束劝她算了别学了,她说自己喜欢法语课。虽然我真没看出她哪里喜欢,但还是继续往法语的深潭里砸下了无数真金白银的水漂。关于学琴,当年我死命劝她别学,因为知道全家都不是学琴的那块料。她没有过人的天赋,而我也没有坚持鸡娃的毅力,这样的组合必然半途而废啊…但架不住她强烈央求了我一年,最后交了2万学费让她在学校学,心想培养个爱好也就算了,不用接送也不太费妈。但是自从报了一对一小班课,家里的钢琴就再也没有被主动摸过。本着学习主要靠自驱力,激情都是自我唤醒的原则,我也不张罗练琴的事儿。因为心里捋得明白,这学费已经打了水漂,不能让亲子关系再进一步鸡飞狗跳啊。疫情期间姐姐突然想起来练琴了,因为当时出不了门天天居家实在太无聊了,于是她花了500块钱买了个在线APP,摩拳擦掌准备进入练习的动作,但在请我付款后那个APP就再没有打开过…半途而废、钱打了了水漂的,还有舞蹈、滑冰、跆拳道、机器人…
通过这些年的折腾,我对北大教授「认命论」更加深了一步:努力的父母和摆烂的小孩,大部分时候是成正比的。如果孩子不是那块料,哪怕把全世界最顶级的教育资源捧到他面前,该渣还是渣。所以,几万块的课后班我打算关停几个,报班纯属当妈的花钱给自己找罪受,剃头担子一头热,小孩那是根本提溜不起来。
就像我家姐姐,法语也学了一年。我不图她能说点啥,至少上课时间自己记一下吧!根本记不住。每次都要提醒才拖拖拉拉打开摄像头…
预习不预习,作业基本不做。两万多我忍了半年终于受不了了,劝她算了吧你还是放弃,结果她非说自己有兴趣不愿意,但要想让她好好学又难于登天…
前两天出门郊野游,突然想起来有法语课,我说你就在车上把课上完吧,她在后排座椅上哼哼唧唧,仿佛在谴责我,大过节的为啥要花五六百块请法语老师来扫她的兴。
因为法国没有中秋节啊,同学!
在经历了芭蕾、花滑、钢琴、法语的多番疯狂烧钱但都无疾而终的折腾之后,我算是终于明白了,小孩的兴趣不是别的,纯粹是喜欢拿钱当纸烧啊。
那我宁愿直接烧钱。
这看起来是比较心疼,但比起让娃吊足胃口瞎操心半生,付出心力和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来说,属于成年人及时止损,长痛不如短痛。
烂泥烂的好好的,你非要给他扶上墙;咸鱼躺的好好的,你非要给他翻个身;一块朽木非要雕,你自以为伟大,其实都是在违背自然规律。我们这代人够叛逆,厌倦了爹妈那套「大的就要让着小的」的规矩,被自由和尊重洗了脑,一心只想给小孩朋友爱的教育,小心翼翼不让他们的天性被打压,播下种子等开花…松弛的裤子只会养肥你的肚子,松弛的教育只会惯出一批孽畜。这是人到中年最痛彻心扉的两大领悟。盼望小孩自觉出成绩,在放养的环境里考功名,真的别闹了!用脚趾想都知道这是天方夜谭,拿别人家的爹妈12年的奋斗当个儿戏?现在想换个思路来不及。给10岁小孩树规矩,让他明白不背单词要被惩罚,不守规矩要要被打几乎是不可能,这个年纪作业多催两遍,翻白眼的速度比翻书快…都是爱与自由造下的孽啊。爹妈千依百顺,只换回一个又一个的青春期前置。原以为自己教育了小孩10年,到头来发现自己被小孩教育了10年:没有雷霆的手段,就要有佛祖的涵养。否则你就只能得到一个不听话的熊娃、支离破碎的亲子关系,以及各种根治不了的增生…本文系授权发布,by mikizhou,From Miki粥,微信号:mikizhou520。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