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途,北大校友助力圆明园石柱万里归家!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回归,牵人心弦。10月13日,流失海外百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故土,并首次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与公众见面。历经160余年辗转,7根汉白玉石柱漂洋过海,跨越万里,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备受瞩目的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故事的背后,是北大人家国情怀的深刻写意。2013年8月,北京大学校友、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应邀参观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发现展出的圆明园石柱,当即表达了希望帮助圆明园石柱回家的愿望。怀揣爱国之情以及对母校北京大学的深情厚谊,黄怒波校友决定推动石柱回到中国,存放于北京大学校园里进行展览。此后十年,这位北大人和母校一起与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终于迎来了这场“最美的重逢”!
“我们的征途,是它们的归途”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
通力合作,铺就回归之路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流失海外文物总是牵动国人心弦。圆明园石柱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漫长的过程。
2013年8月
黄怒波校友在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发现展出的圆明园石柱,决定推动石柱回到中国,存放于北京大学校园里进行展览。经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回归一事达成一致同意意见。
2013年10月
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带领科德博物馆基金会成员应邀访问北京大学、中坤集团和圆明园。
2013年11月
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及中坤集团代表访问科德博物馆,初步判断科德博物馆馆藏石柱疑似源自圆明园的石构件。
2013年12月
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签署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2018年4月
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
2019年10月
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北京大学和中坤集团,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
2020年9月
为促成石柱尽快回到中国,北京大学委托中坤集团全权负责7根石柱的运输等相关工作。
2023年3月至6月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海关总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北京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的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7根石柱运抵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来源:国家文物局
久久为功,共护中华根脉
国之所倡,民之所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
10年来,北京大学持续不断地促成石柱回归圆明园,如今功成,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这是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又一盛事,北京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圆明园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圆明园的保护利用与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回归文物作为博物馆展品,向人们展示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不仅是中外交流的印记,是民族强大的体现,更是伟大新时代的生动印证。日后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国宝回家。”黄怒波在发言中说。
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馆长培特·斯奈尔表示,石柱的回归于科德博物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印证了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交流。他希望石柱百年流亡的故事可以用于宣传教育,增进公众理解。科德博物馆愿继续与中方合作,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对话交流。
流失之殇,感同身受。世界舞台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等13个国家和地区,为文物追索提供了“中国实践”。我们相信,未来,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
正如黄怒波校友在开幕致辞中所言,“位卑未敢忘忧国,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民族复兴、国强民富的时候,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是守护者,守护国家、守护民族、守护尊严、守护未来。”
黄怒波在开幕式上致辞 来源:辛庄课堂
来源:国家文物局官微、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辛庄课堂微信公众号
编辑:何欣
责编:陈韩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