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香港深圳通关手记:不要低估老人的“数字鸿沟”

香港深圳通关手记:不要低估老人的“数字鸿沟”

社会

昨天,笔者从香港经由深圳湾通关,结合当前疫情的总体情况,谈几点想法:


首先,港人热切期盼与内地通关的需求远远大于实际供给。目前从离开香港到内地,可以选择搭乘飞机,也可以从口岸先到深圳,但飞机班次紧张,一般都要提前两个多月,且价格比平常贵很多,所以很多人选择从口岸先到深圳。但因为每天从深圳过境的需求量庞大,故目前采取的是摇号制,每天有2,000个名额,相较于以前的抢名额,摇号看上去要相对公平。笔者24日当天上午提交摇号申请,当天晚上就摇中,据周围朋友讲述,平均摇号周期为一个星期至两个星期。虽然深圳不断在从增加通关名额、改变规则严防黄牛、提供特殊群体人文关怀等方面努力,但目前仍是供不应求,港人与内地通关的呼吁一直高烧不退,很多港漂困于隔离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未能返回内地。


其次,通关过程中除了提供香港核酸报告,还要做两次核酸。通关前,除了在香港做一次提供彩色报告的核酸之外,还需要提前预约在深圳口岸的核酸时间,并截图保存,否则到了口岸的第一关会耽误时间。在检查过香港的核酸报告和健康驿站预约确认单和绿码之后,便到了第一次核酸的步骤。且要想出境,必须等核酸结果出来,平均时长一个小时。以上,都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在入境深圳的过程中,还需要再做一次核酸。笔者询问做核酸的工作人员,为何在做了前一次核酸之后还要再做一次,给出的回答是“不知道”。从香港到深圳的人,大多拖着大小行李箱,流程上的精简不仅可以给这些通关的人们提供便利,也能最大限度节省公共资源和支出,在有了香港核酸报告的前提下,不知道再做两次核酸检测的意义何在。



第三,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在仰赖科技支持的常态化疫情下更加突出。在通关过程中,笔者前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一位是香港人,基本不会讲普通话,在完成香港方面的核验之后,进入到深圳这一边,因健康申报码、入境旅客轨迹卡都需要填写相关信息,他有好几次退出排队人群,去求助相关工作人员。到了最后一关,因排队人数多,且进入到了狭窄的过道,行李箱不便拖出,故向笔者求助,在帮她完成了相关的信息填报后,他反复用粤语说着“谢谢”。另一位老人是深圳人,因进入到深圳这一边,手机网络不能用,漫游又没有开通,故在扫码填报信息时出现问题,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笔者开通了手机热点解决了问题。不过后来才看到,在扫码的指示牌上,其实深圳方面提供了免费WIFI,只是老人根本没有看到。这次切身经历,再结合之前发生的诸如上海九旬老人买面被拒等事件,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鸿沟不是一份《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红头文件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在意识和行动层面加强对老人群体的关照,别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科技变革之下的“弃民”。


最后,基层防疫人员工作很不容易也很机械,须警惕防疫对人的异化。通关过程中,每个关卡的防疫人员大多疲态尽显,工具式的做着防疫流水线上自己那一环节的工作。在疫情进入第三年的今天,不得不说,基层防疫人员的身体和精神都到了一个临界点,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动态清零也越来越困难。但在一声令下之后,基层防疫人员又不得不进行严丝合缝的防疫,期间发生民众与“大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自马克思提出异化理论至今,人们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被潜移默化的异化而不自知,但疫情对人的异化却是具体可感的,身处这一链条的人们,每天工具式的防疫、工具式的执法,人们好像根本忘记了,人,具体的人,才是目的,也全然忘记了,社会持续发展靠的不是一时激情,而是理性与常识。要知道,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远不只是政治、经济意义上的,更是社会心理意义上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经历上海封控之后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觉得这次静默带来的转折性意义,现在还远远看不出来。一般人只谈到经济冲击,经济冲击是其中一部分,但更大的是另外一些冲击。人是靠某种期望、对某些前景的信心活着的,群体中彼此之间有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存在于公民与政府、个人与个人之间。现在这些纽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引发了某种危机感。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我觉得到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心理意义上,都是一个大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点将会看得更明显。”稳预期、稳信心,这里的预期与信心,不只是经济层面的,更是公民与政府、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感,是文化心理意义上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后疫情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丝毫不会逊色于今天。


推荐阅读:

我们的生活出问题了

苏州三问

专访时殷弘︱对台不对美不可能,中美新冷战比美苏冷战更危险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中日必须面对一个共同问题

“封台”比“攻台”对美国而言更为棘手

不打赌气仗不打消耗仗,中国也不会把台湾问题吞下去

中美未到摊牌时刻,但台海现状一去不复返

佩洛西若访台怎么办?重温邓小平40年前充满硬气和智慧的对美讲话

专访巫永平︱军事行动有效但应可控,佩洛西访台能否坏事变好事

《看见香港》新书序|于品海:从“看见”出发 继续追问香港

林毅夫:中国如何避免转型崩溃?

金庸评价邓小平:重视实际不相信教条,这是克服各种困难的关键

莫忘世上苦人多

安倍遇刺身亡|“不予置评”话里有话

反对极端民粹,同时警惕将“网民声音”形塑为中国主流

良政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北京深夜紧急收回“疫苗令”说明什么?

朱镕基20年前讲话对今天香港的启示

像张学友一样理直气壮说“香港加油”

当贾樟柯在北美遭遇年轻“爱国者”:真话才是最大的正能量

千万不要因网络键盘侠让“张学友们”寒了心

20年前朱镕基感人至深的讲话:我就不相信香港搞不好

从老人买面被拒到丹东袭警案,正在被消磨的信任感不该清零

“香港从不是英国殖民地”只是认知革命的开始

一场荒唐的红码闹剧:河南任性滥权的底气从何而来?

国务院首次明确“过度防疫也要严肃问责”传递积极信号


新書推介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看見香港訪談錄》
作者:吳婷
ISBN 9789620450259
2022年7月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身份中台支撑“数字温大”建设,使业务和服务更高效“一带一路”投入多少钱?不要低估野性!BC小鹿在市中心追着人咬!女子赏枫路上被熊咬成重伤老人为啥不经摔?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看!生鲜电商崩溃了?玩家需要低头做事8年妈妈手记:每个家庭成员都理直气壮地拥有自己的形状致《三体》国剧:不要拍摄!不要拍摄!不要拍摄!随手记录,就该这么简单月饼市场擦边球难禁,“数字月饼”炒至数万元?申请进行时 | 香港大学大湾区(香港深圳)在职MBA项目专场宣讲会港深金融科技迎来大利好!全广东都专程去吃,顺德见它也要低头?藏在这座小城的顶级风味,5天都吃不完!在芝加哥欣赏美术大师们的传世之作学霸妈妈学习手记:育儿不是做研究,我为什么还要读论文?开发者手记——关于CTO班背后的那些事儿惊人的“铁钉效应”:不要小看任何细节的力量命运的鸿沟专坑老人的老人鞋,忽悠瘸了三代人罗翔:睡觉时不关手机有多危险减肥时刻来临西班牙拟推出“数字游民签证” ,最长可居住五年笃定前行的中国——中国日报记者十年手记莫装逼,装逼被雷劈,做人要低调。。。【最新】请广大市民主动扫“场所码”,做好“数字哨兵”亮码,切实做到“应扫尽扫”在美国152. 我的暑假盛雪锋:智慧城市与数字鸿沟赴华:挑战香港“3+4”成功通关深圳,北美“最低价” 回国路线记录永远不要低估巴菲特重磅!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信息量很大!深圳会议后山东出新政,广州深圳呢?蚂蚁「隐语」开源,迈过隐私计算的「界河鸿沟」第一次当妈?看完这份早教专家妈妈 7 千字的育儿手记,心里肯定有数了加州允许“数字车牌”上路,只是每月还要交费!案例 | 华谊兄弟“遇难”记:捆绑明星的“暗雷”和多元布局的“隐线”[摄影] 徕卡SL2-S入手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