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市场信心与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金秋十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虽然不是万邦来朝,也是数千国际嘉宾云集。在当前动荡不已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举办了一场难得的盛会,再度向世界展示了加强合作、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远景。据报道,本次峰会各方达成了458项成果,签约合同额达972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于10月18日公布了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13027亿元,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客观来看,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都好于预期。正常情况下,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会继续回升,全年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问题不大。
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一些机构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如摩根大通将2023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5%调高至5.2%,野村证券则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 4.8%上调至 5.1%。很显然,这些机构也认同中国经济出现了好于预期的企稳回升态势。
按照一般逻辑,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对资本市场应该算是利好。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股市却对经济数据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应。看国内A股的表现,继10月18日股市下跌之后,在10月19日再度大跌。18日、19日两天,上证综指下跌约2.5%,至3005.39点,即将跌破3000点;深证成指下跌约2.9%,至9655.09点。据市场人士称,19日北向资金大幅净卖出117.04亿元,已经连续5日减仓。
从股市表现来看,市场信心极为低迷。与今年以来的高点相比,上证指数迄今已经下跌超过10.5%,深证成指已经下跌超过20%。在市场人士看来,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在冰冷的股市中已经瑟瑟发抖。按此趋势,用不了几天,上证指数就会跌破一年来的最低点——2022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曾跌至2885点。
不过,2023年与2022年有着巨大的差别!
去年此时,疫情还未结束,股指跌破3000点达到低点并不奇怪。但2023年的情况则有很大不同。今年,疫情已经完全放开,企业和居民能够自由出行,决策层对于稳经济的重视程度大为提升,中央反复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各种利好经济的政策大量出台,居民消费也出现了明显恢复……在诸多情况大不相同的两个年份,为什么股市却出现同样的信心低迷?为什么股市参与者仍然用脚投票?在宏观经济开始企稳回升、经济数据超出预期之时,为什么资本市场的心态仍旧黯然?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国内市场信心与宏观数据变化的不匹配,显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有深层的担心。虽然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企稳信号,但中国经济体系的深层问题、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各种系统性风险因素仍在不断集聚。中国经济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大系统,经济运行和市场信心都具有强大的惯性(注意,指的是“惯性”而不是“韧性”)。正如物理世界里的惯性,国内市场的整体信心转坏并不容易,而一旦市场信心变坏,再想重新扭转信心也同样不容易。我们要强调的是,中国经济体系的“韧性”与“惯性”并不相同,“韧性”是指承载力很强,难以打垮、打烂、打断,很难发生质变;而“惯性”是指可以发生变化,但出现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把“惯性”中未出现显著变化认为是顽强的“韧性”,那就会出现对形势的误判,对经济状况的误读。我们认为,当前国内资本市场信心低迷,正是国内经济低位运行后强大惯性的体现。
那么,面对市场信心不足,应该怎样做才可能形成有效的转变呢?
在安邦的研究人员看来,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国际地缘政治摩擦加剧的影响、前几年管制型经济政策的折腾,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中国的消费者都产生了较强的刺激政策“抗药性”,并不是中央一喊话、国务院一出台利好政策,市场信心就立刻改变。在经历了太多的波动后,市场会更加注重中国经济运行和政策运行的“底层逻辑”,关注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之下,中国未来的发展要打什么旗、走什么路,关注中国今后如何看待自身发展与世界的关系。这些看似非常基础的问题,往往是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基础。
有效的政策应该回应市场的关切。基于大量的调研,我们认为,目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应该成为今后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也是很多政策调整的方向。
首先,中国未来是否仍然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国策,也是过去四十多年来走过的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道路。中央文件从未有过对改革开放战略的调整或大的修正,但在现实之中,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全球化环境被极大地逆转,来自市场(尤其是民企和外资)的对中国是否坚持改革开放的质疑在日益增多。过去的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现在及未来的形势,中国依然不能放弃改革开放。希望遏制中国的国家,最希望看到中国不再改革、关上大门。很显然,中国不能停止改革,不能关门闭户。在这个大问题之下,还可以分解出其他的重要问题。比如:中国是否还像过去一样需要外资?中国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应该给予其怎样的地位?中国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
其次,中国是否坚持市场经济的大方向?中国对发展道路的定义很明确,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在近年国内提出“国内大循环”、“统一大市场”等概念后,国内对中国经济性质的认识分歧在扩大。同样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关键还是在市场经济,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特点、原则。立足于市场经济,中国才能更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中国的特色。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2013年的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为什么十年前早已明确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在仍然引发重重疑虑?这是国内从上到下都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中国肯定还会遇到市场动荡,也会遇到市场信心波动。面对这些问题,除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最重要的还是在“底层逻辑”问题上要非常清楚,体现出战略定力,要坚持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底层逻辑”方向。当前的世界并不太平,乌克兰战争与哈以战争两场战争并行,世界各国对于和平与稳定发展都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是能够向世界提供和平与发展这两种机会的。只要坚持“底层逻辑”不动摇,不犯方向性的错误,中国的长期发展趋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经过了前几年的多种不利因素冲击,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受到较大的冲击。系统性地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不在于表面的刺激经济政策,而在于坚持正确的“底层逻辑”不动摇,再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政策体系。
推荐阅读:
新書推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