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中国高温“创世界气候史纪录”,外媒如何关注?
晨读 第728期
怕太长你不听
▸ 中国此番“热浪”有多严重?
▸ 四川缺电原因及后果有哪些?
▸ 重庆山火的成因?
▸ 此轮缺电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
Heatwave in China is the most severe ever recorded in the world
微词卡见文末
Low rainfall and record-breaking heat across much of China are having widespread impacts on people, industry and farming. River and reservoir levels have fallen, factories have shut because of electricity shortages and huge areas of crops have been damaged. The situation could have worldwide repercussions, causing further disruption to supply chains and exacerbating the global food crisis.
来源 新科学家
本期69词 | 累计33933词
在过去这半个月里有一条新闻逐步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却又久久挥之不去,
那就是覆盖全国多地的高温,尤其是在四川、重庆等地,伴随高温而来的,是严重的干旱、缺电和山火险情。
过去这几天相信很多人和我们一样,见证了在重庆北碚的山火面前,消防武警官兵,还有重庆市民的英勇顽强、守望相助,真的是既揪心又感人。
与此同时,这些天世界舆论又如何来关注中国的高温气候,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今天就结合来自外媒的这些相同和不同的视角,我们来关注近期这场罕见的高温旱灾与火情。
老规矩,先讲 5 分钟英语头条,对学外语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滑到后面的干货部分。
英 语 词 汇 讲 解
今天我们选取的英文部分来自一本创刊于伦敦的科学周刊,《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这本杂志虽然相对年轻,但是和另一本资格更老的美国科学期刊《科学美国人》(Scientist American)口碑是不相上下的,可以说是在业内齐名。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 ta 如何报道中国的这波热浪,标题:
中国的热浪是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从这个标题我们立刻就能够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新科学家》作为一本科学杂志,是绝不会像街边小报一样用标题党耸人听闻、故弄玄虚的,但是这个标题却连用了几个最高级。
这几个词就像连续抛出了几个重磅炸弹一样,在极言中国今年的高温有多么离谱。
那么高温具体离谱到什么程度,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来看正文第一段的具体描述:
干 货 讲 解
01
事实上,我们梳理了近期国内外的报道就发现,外国媒体习惯用热浪(heat wave)来描述的高温天气,其实是从 7 月份就在国内开始了。
但进入媒体视线主要是在 8 月中旬,也就是 17、18 号以后,这当中我注意到两个标志性事件:
一个就是在 8 月 18 号当天,重庆的气温是达到了 45 ℃,我看《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刊登的这篇文章就提到,这是中国在 XJ 地区以外录得的最高温度。
并且两天后,也就是 8 月 20 号这天,重庆又破了一项记录,当天的最低温度都超过了 34.9 ℃。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都知道,一天当中太阳有升有落,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温度也就有最高温和最低温。
通常一个城市就算白天的温度能超过 40 ℃,到晚上也可能回落到 30 ℃以下。但重庆在 8 月 20 号这天,连太阳落山后的最低温度都在 35 ℃以上,这一记录直接刷新了中国气象有记录以来, 8 月份全天最低温度的上限。(连最低温度都突破 34.9 ℃的情况是首次。)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我看也是外媒报道的焦点,好多媒体甚至直接把这个数据写进了标题:
从 7 月开始的这次高温天气是中国自 1961 年有全国性气象记录以来,最长也是最热的一次热浪
而且我看好多外媒还引述了一位气象历史学者,Maximiliano Herrera,他专门负责监测全球各地的极端气温。
在受访中他表示说中国这次遭遇的热浪是既结合了最极端的强度,也具有最极端的时间长度,并且这个热浪覆盖的范围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所以他说在世界气候史上都没有哪一次热浪能与中国当下发生的这一切相提并论。
所以难怪像是科普媒体《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近期点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标题叫做《中国的热浪是世界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具体这波热浪有多严重,我看像 CNN、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有持续地跟进,并且是注意到很多细节。
像是《华盛顿邮报》就做了统计,光是截止到 8 月 24 号,这波热浪天气就已经持续长达 73 天,轻松超越了此前的记录(也就是 2013 年的 62 天)。这直接就把高温持续时长的记录拉长了 10 多天。
另外,CNN 的报道中引述中国官方近期的一些公开警告,尤其是上周二(8 月 23 号)的上午,中国向全国至少 165 个市县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
这篇报道里还对这个红色做了一番解释:这是由 4 个颜色编码构成的,预警级别中的最高级。红色预警的出现意味着这 160 多个市县的气温将在未来 24 小时内超过 40 ℃。
此外即便没有入围红色名单,政府还对另外的 373 个市县发布了仅次于红色的橙色预警,并预告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这 300 多个城市的气温将会超过 37 ℃。
而在此前中国官方就曾表示,今年夏天全国会有 9 亿多人受到热浪的影响。我想可以简单概括为全中国超 60% 的人在这个夏天感受到了超 37 ℃的高温,我想这就是外媒所指的全球有史以来最强热浪的所指。
02
当然,这一次的热浪不仅仅是让我们体会到了高温,更有干旱与烈火。
像是《华盛顿邮报》一篇长文报道中压题图片用的就是 8 月下旬的江西鄱阳湖。该报道指出,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面积现在已经萎缩了 2/3 以上。干旱使得鄱阳湖水体萎缩以后,泥滩上留下了一道道树状图案,可以说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美丽。
并且在《新科学家》的文章看来,鄱阳湖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中国是有 66 条河流完全干涸。而在长江的部分地区,水位出现了自 1865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一些地区当地的供水已经告罄,居民用水必须要靠卡车运进来。特别是在 8 月 19 号,也就是 10 天前,中国发布了全国性的干旱警报,这是 9 年来的第一次。
03
事实上,关于干旱的问题,媒体的焦点主要还是在四川和重庆。像是 7 月份全国的降雨量同比(跟去年 7 月份相比)下降了 40 %,砍了接近一半。
而据财新网报道,重庆跟四川的降雨量与正常年份相比更是减少了 80%,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就是近期刷屏了网络的两个字:缺电。
四川的用电主要是水电。像路透社在报道中专门给到一组数据: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发电省,能占到全国水电发电总量的三成,同时在四川总的发电量当中,水电的比例高达 80 %以上。所以这么一个倚重水力来发电的省份遇到降雨量的腰斩甚至更多,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水力发电的能力。
再加上同时又遇上的历史性高温导致居民生活用电猛增,像是《华尔街日报》援引的四川电力部门的数据,说是由于人们使用空调增多,4 月份四川的居民用电量比去年同期是猛增了 45%。
你看降雨量减少超过一半,而居民的空调用电需求这块又上涨了将近一半,所以四川和重庆一下子就出现了用电荒。
外媒的报道中,电荒这件事情是 ta 们关心的重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包括外企在内的企业生产和整个中国的经济表现。
《华尔街日报》早在 8 月 17 号,当很多国内媒体都还没有注意到缺电这件事时,ta 们就已经曝出了该报看到的一则四川省下达的通知,要求省内 19 个城市辖区内的企业实行为期 6 天的拉闸限电,其中有的工厂是直接停工,有的是缩减规模。
像是一些影响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比如给苹果代工的富士康不得不停止其中一家工厂的生产,而丰田与大众这两大车企双双表示 ta 们在四川的工厂已经暂停运营。
此后又过两天,同样是《华尔街日报》又专门曝出一篇文章,说 ta 们看到的一封由上海市政府写给四川省政府的信当中提到:特斯拉以及上汽集团已经告诉上海当局由于限电,ta 们在四川的 16 家零部件供应商无法满负荷生产,而上海政府则希望四川的官员能优先向这 16 家零部件供应商供电,以维持其生产。
另外,高温干燥所引发的火灾,特别是在重庆引发的山火也在这两天受到关注。不过坦率说关于这方面外媒报道中的主要信息还是引自于国内的官方披露。
譬如 CNN 的报道就援引新华社,提到有关于 1500 人已经被迫转移,有 5000 名消防队员、警察和当地官员以及志愿者,还有 7 架消防直升机已经赶往了火灾现场协助灭火等等。
但主要还是引用国内媒体已有的报道,所以这里我们就不予赘述了。
04
最后我想说几个细节,也是跟国内媒体相比,外媒谈到比较多的地方。
一个是关于这次热浪气候成因的分析。
根据 CNN 的报道,包括这次我们在重庆等地看到的山火,其实是从澳大利亚直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一场全球性的野火趋势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把重庆的山火跟美国加州的山火归在一起。
在科学家看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由于人类所驱动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增大了像是热浪也好、山火也好这些事件的风险。
所以尽管还没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这一次的中国热浪是因何而起,但普遍来看,似乎国际媒体会将这件事情与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紧密联系。
第二点,这次的高温天气,包括 ta 引起的种种次生灾害,比如说停电,对于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对此我看路透社援引了澳新银行经济学家的一份报告,说实话结论还是比较乐观的:
尽管电力短缺导致工业用电受到了限制,就目前来看,此次停电对于 GDP 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并且该报告还特别拿出去年的情况来做比较。去年,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中国也出现了全国性的电力短缺。这一次的缺电并不是全国性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四川等地的水电。
并且目前来看,这次缺电造成影响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为最近几天大家都感觉得到这个天气已经明显转凉,降雨也陆续地赶到。所以一方面天气只要没那么热了,居民的空调开得少了,用电需求端的压力就会减轻。而随着降雨提升了水库的水位,水电的发电量也能再追上来。
所以分析人士的普遍观点是觉得这次的高温天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放长远来看应该是不大。
不过我看多家媒体也分析注意到,就算在账面上对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接下来对中国能源结构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说白了经此一役人们意识到看来水电也不能够过分倚重,到头来还是烧煤比较稳妥。
所以之后火电,主要就是烧煤的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可能因此再次得到确认,或许这也意味着用所谓清洁能源来取代火电的步伐看来还是得要放慢。
所以未来中国会不会出现在奔赴“碳中和”的路上脚步慢下来的迹象,我想才是这场热浪之后中国值得长期观察、长期去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据说是全球变暖带来的高温天气,而另一方面高温天气又将水电这样的清洁能源置于窘境,到头来还得以高能耗高碳排放的方式来确保能源的安全。
你看绿色能源与能源安全之间,有时候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竟然就是如此之难。
另外,也提醒各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确保大家能及时完整地收听到本栏目内容,欢迎各位添加我们助理小虎虎的微信入群。添加后还可获取相关图文讲义。
reservoir [ˈrezərˌvwɑ] n.水库,蓄水池
repercussion [ˌripərˈkʌʃ(ə)n] n.(间接的)影响,反响,恶果
exacerbate [ɪɡˈzæsərˌbeɪt] v. 加剧
今日重点词
exacerbate
重点词造句练习
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为某些药物而加重。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I need to know that you can get off your leash.
对于绿色能源与能源安全难两全的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334921-heatwave-in-china-is-the-most-severe-ever-recorded-in-the-world/#:~:text=Low%20rainfall%20and%20record%2Dbreaking,on%20people%2C%20industry%20and%20farming.
编辑 | 椅子 校对 | 汤晓宇 排版 | 倩雲 剪辑 | 阿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