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影导演五、六代后再无第七代、第八代?
■ 本期轮值毒叔 ■
■诸葛奇谭·谭飞■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诸葛一生推,我就是谭飞,欢迎来到《四味毒叔》。首先我们感谢笑果的李诞蛋总,前不久帮我们打了一个广告,我们也希望《四味毒叔》的星文老师继我之后,登上笑果脱口秀的舞台。今天谈的话题并不是脱口秀,我们来聊聊现在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中国没有第七代、第八代导演的称谓?大家都知道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仍然在影视行业进行着创作,而且很多导演是宝刀不老,仍然有很强的创造力,我们先来讲讲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划分。
第五代电影导演是指80年代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其实这批导演中还有很多人仍然在影坛活跃着,创作力非常旺盛。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不少人下过乡,比如说陈凯歌就去云南当过知青,张艺谋、田壮壮也都当过知青。有的当过兵,经受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普遍接受了电影学院的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了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到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非常强,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但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那么什么是第六代导演呢?第六代导演有一个定义,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中,也就是四十多年以前,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贾樟柯的《小武》、《站台》,张元的《北京杂种》,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地久天长》,王超的《江城夏日》,路学长的《长大成人》,章明的《巫山云雨》,管虎的《头发乱了》,何建军的《邮差》,娄烨的《周末情人》,张杨的《爱情麻辣烫》,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陆川的《南京!南京!》,宁浩的《绿草地》等等。他们大多数是算是60后或者70后,基本上没有受过文革太大的影响,即使受了一些,也只是孩提时代的印象性记忆,并不存在受到压抑的这种切肤之痛。
中学时代至长大成人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旧体制、旧观念的消融与崩溃,各种新潮思想、观念的发生与建立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这就决定了第六代导演对传统和一切旧事物习惯于站在怀疑和审视的立场上,他们遭遇了八九十年代经济转型、经济转轨给社会带来的巨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神圣的艺术走入平常百姓家,还原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无奈。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像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地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像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典型特征是叛逆与反思。
其实现在第五代、第六代很多人依然活跃在影坛,但是很多人就会奇怪了,为什么有五代、六代,就没有七代、八代呢?这让我想到了金庸的小说里面对丐帮的描写,第几代第几代长老,好像越到后面数字越大,就说明你辈份越深,但对导演来说,你的数字越大就说明你辈分越浅。其实我个人也琢磨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七代、八代,或者九代呢?因为第一,本来以代际划分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划分方式,可能到了所谓的五代、六代之后,这个社会已经非常地细分了,如果说再以一个比较粗犷的方式来划分代际的话,显然就不够准确,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其实更新一代的导演风格也更加多元,更加百花齐放,风格各不一样。比如说《人生大事》的刘江江导演到底属于第几代呢?他原来都没玩过大电影,只是这次《人生大事》一炮而红。还有一些导演,就像我前不久和《独行月球》的张吃鱼导演聊过,他原来就是一个网文写作者,到了开心麻花,后来有机缘联合执导了《羞羞的铁拳》,最后成为《独行月球》的导演。他跟原来第五六代导演的成长方式完全不一样,所以你把他划入任何一代可能都不合适。
第三点就是现在的观众其实对电影作品的导演到底是第几代导演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是想看你的作品,不一定你划入某一个代际,观众就会因为这个身份而去看你的作品。也不是说你是新导演他们就看,他们只看你的电影好不好看。这样的情况下,再特别细地划分代际的话,其实对观众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那么这个变化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电影在进步,在发展。原来电影更多是属于权威的、专业的,必须是电影学院或者中戏,或者搞电影的一些专业院校出身的人当导演,那么他们才拥有了代际的划分。但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才甚至都不是学电影的,比如我们说到郭帆导演,他本科是学法律的,但他也很优秀。这样的导演你怎么去划代际?所以第五代和第六代之后,大家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欲望去划分代际了。当然,不管划不划分代际,我觉得对未来的中国年轻导演来说,拍好电影,内容为王,把一部一部的电影做成真正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观众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七八代导演的消亡,表面看好像是一个不好的事,其实我觉得印证了中国电影的进步,印证了中国电影的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人想不到。好,今天我就说到这里。
◐
【演员】
【导演】
【编剧】
【制片人】
【企业家】
【歌手】
◐
《四味毒叔》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编委会成员有马戎戎、毛尖、王雁林、李尚龙、路金波、赛人(以姓氏笔画为序),是一家影视文化行业垂直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