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下沉,小行跌倒
大行下沉不再是阶段性的政治任务,而是从政策驱动逐渐走向市场驱动,普惠金融与地方金融市场格局将被彻底改写。(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文 | 董云峰 来源 | 新金融琅琊榜 <<<<
如今的形势下,大行难做,小行更为不易。
对很多地方小银行来说,近年来大行业务持续下沉,“掐尖”现象突出,加剧了它们的生存压力。
很多小行在冲击下跌倒了,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也有一些小行迎难而上,在当地的份额不降反升。
需要指出的是,大行下沉不再是阶段性的政治任务,而是从政策驱动逐渐走向市场驱动,普惠金融与地方金融市场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数千家地方小行,何去何从?
01 小行跌倒
透过今年以来披露的部分商业银行评级报告,可以感知到小行所遭受的冲击波。
以马鞍山农商行为例,其贷款业务承压明显:2020年末,马鞍山农商行的贷款市场占有率高达15.89%,在当地银行业排在第2名;到2022年末,其占有率下降到9.66%,市场排名降至第5名。
联合资信在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随着当地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市场逐步下沉,当地同业竞争趋于激烈,马鞍山农商银行存贷款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青阳农商行身上。从2019年末到2022年9月,青阳农商行存款市场占有率从41.82%下降到40.32%,贷款市场占有率从44.77%下降到36.95%。评级报告称,2020年以来受全国性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下沉影响,该行存贷款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同样如此:随着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重心的下沉,从2020年末到2022年末,其存款市场占有率从7.03%下滑到6.71%,贷款市场占有率从6.95下滑到6.51%。
石嘴山银行跟踪评级报告也提到: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本部银行存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金融机构排名第6位,同比下降1位,贷款市场份额排名第9位,与2022年3月末排名持平。但随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下沉以及城商行、农商行竞争加剧,未来公司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将加大。
湘潭农商银行评级报告称: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下沉,对当地小微企业客户竞争加剧,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还有武宣农商银行:随着国有大行以及自治区内其他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下沉至当地后,该行在产品多样性、综合化服务能力、电子银行及金融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力有待增强,激烈的同业竞争导致其存贷款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稀释。
02 下沉狂潮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几天之后,银保监会出台《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明确要求5家大型银行发挥“头雁”效应,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
一场小微金融的“大跃进”由此开启,国有大行的全面下沉也拉开了帷幕。
2020年疫情突袭,小微群体的生存环境更为严峻,当年决策层将大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增速目标提升到40%。到2021年,仍维持增速30%的政策目标。2022年之后,政策要求回归到2019年之前的“两增”: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37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115.12万户,两项指标过去五年平均增速已超25%。
据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调研组发布的《普惠小微贷款同业市场竞争的调查报告》,2019-2021年,国有大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实际增速分别达到45.0%、48.45和35.7%;2022年提出增量不低于1.6万亿元、折合增速24%,实际增长31.2%。
对此,该调研组认为,大行在下沉市场竞争意识已觉醒,而不再是“任务式”下沉。
上述报告还显示,2018年末,大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在银行业中占比约23.9%;农村中小银行贷款余额约3.94万亿元,占比约41.9%。到2022年末,大行普惠小微余额86027亿元,市场占比36.5%;农村中小银行普惠小微余额70277亿元,占比降至29.8%。
至此,普惠金融市场的格局已然大变,大行在短短数年间获得主导权,对小行在地方上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
03 一些例外
并非所有小行都出现了萎缩。
在民营经济发达、小微金融发展相对成熟的江浙地区,从来不乏堪比“地头蛇”的小银行。多年来,它们在大行和股份行的竞争下,丝毫不落下风。
位于温州的瓯海农商银行就是一个例子。截至2022年末,该行在当地存贷款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9.31%、31.37%,较2020年末分别上升3.33个、1.29个百分点。评级报告指出,该行坚持“小额、分散、流动、本土化”的原则,加之具有决策链条短等优势,具有较为明显的同业竞争优势。
还有位于宁波的奉化农商行,该行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当地首位。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在奉化区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 23.73%和 14.66%,较2020年末分别上升2.85个、0.11个百分点。
相对来说,中西部的小银行往往底子更薄、实力更弱,面对大行下沉要更为被动,前面提及的市场份额萎缩的小银行,均位于中西部。
但,也有例外。诸如四川的乐山商行,截至2022年末,其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6.85%、13.00%,较2020年末分别上升1.46个、1.40个百分点。
另一个例子是广西北部湾银行,近年来其存贷款市场份额整体均有所增长。截至2023年3月末,该行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48%、5.27%,较2020年末分别上升0.78个、0.63个百分点。
04 数字鸿沟
数字化进一步放大了下沉冲击波。
随着银行业网点扩张时代的终结,大行网点下沉的力度相对有限,如果它们靠的是增加网点和人力去抢业务,那么对小行的冲击不会如此剧烈。
然而,数字化极大解决了大行在触达与服务层面的劣势,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与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贷款更快、更便宜。这无异于降维攻击,掐尖必然发生,小银行的优质客群被不断撬走,尤其是房抵贷等风险较低的业务。
对小行来说,容易做也容易赚钱的业务不断被蚕食,加剧了其生存压力,也让大行与小行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开了。
在8月份的一篇公开采访中,央行金融科技司司长李伟披露了一组数据:
从科技投入来看,资产规模超4万亿元的13家大型银行2021年的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均值为122亿元,而199家中小银行均值仅为3.91亿元,差距从2019年的27倍扩大到31倍。
从科技队伍来看,截至2021年末,大型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平均为8600人,而中小银行平均仅有不到300人,三年间大型银行科技人员规模始终为中小银行的30倍以上。
从技术应用来看,截至2021年底,中小银行系统平均上云率为29%,而大型银行已经达到了69%;中小银行平均分布式数据库实例数仅为55个,大型银行则达到2471个,差距已经从2019年的17倍扩大到了45倍。
李伟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站、APP、公众号等数字服务渠道逐渐兴起,这些新渠道具有显著的平台化特征,大型银行利用这些渠道形成规模效应,大幅降低获客的边际成本,对中小银行形成了降维竞争,严重削弱了中小银行的传统地域优势。
05 让子弹飞
大行下沉,小行承压,怎么办?
近年来,一些从业者和学者,呼吁出台差异化监管举措,让各类金融机构错位发展,维护下沉市场金融服务格局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不过,从最新出台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来看,监管层的核心思路还是让大行继续“沉下去”,小行还要“挺一挺”。
《意见》指出: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完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改进服务方式。
在“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这个大局面前,银行业都在做贡献,体量数十万亿的大行尚且如此,何况规模几十亿、几百亿的小行?
站在监管的视角,也许,本来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小银行?
REVIEW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