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方: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孩子怎样应对班规压力?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我的学生小辰,最近心事重重。
她的班主任老师刚刚颁布了一条新的班规:禁止班里的学生课间十分钟下楼到操场活动。
小辰作为班长,则被要求记录违反规定、偷偷下楼去玩的学生名字。得到这个任务后,小辰在课间一刻都不敢放松,密切关注同学们的行踪。同学们却将她视作“间谍”“告密者”,被她记过名字的同学更是怀恨在心,对她各种冷嘲热讽。
“老师,我的压力太大了!”小辰向我诉苦,“你快帮我分析下,我到底该怎么办?”
/Jack Daly/
班主任的禁令
理由1:课间下楼玩耍,可能因拥挤、打闹带来意外伤害。
理由2:课间时间短暂,上下楼会影响学生按时上课。
理由3:其他四、五楼的班级也禁止学生课间下楼。
结论:应该禁止学生课间上下楼。
“老师的理由说服你们了吗?”小辰回答得有点犹豫。“我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但心里还是觉得不爽,又说不出来为什么。”
小辰内心的“不爽”源于什么?班主任的论证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用ARG三标准来判断。这是加拿大哲学家特鲁迪·戈维尔(Trudy Govier)提出的衡量论证质量的标准,三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标准,分别是可接受性、相关性和充分性。如果一个论证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就可以认为论证是高质量的,结论是可信的、有说服力的。
这三个标准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A(Acceptability)可接受性:支撑结论的理由是可以被相信、被接受的。 R(Relevance)相关性:理由是得出结论需要考虑的因素,理由对结论具有一定的支撑力而不是削弱结论。 G(Good grounds)充分性:理由“足以”推出结论。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性,推理全面充分。
如何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班主任的论证呢?
可接受性: 课间下楼玩耍,是否真的会带来意外伤害,是否真的会影响学生按时上课?四、五楼的其他班级是不是真的都有类似的禁令?
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对话场景中,我们需要本着“善意原则”去理解他人的话,避免过度钻牛角尖。下楼玩耍,不是必然会带来意外伤害。但考虑学校本身的各种条件(如楼道宽窄、维护秩序所需人手是否充足等),这类意外的发生是概率极低的极端事件?还是确实存在着合理的现实可能性?同样,课间下楼不会必然导致迟到,但是否有较大概率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算四、五楼的班级不是所有班级都制定了这样的班规,但是不是绝大多数班级都存在这样的禁令?
考虑具体的场景和语境,班主任给出的三个理由可能不是绝对严谨,但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接受,这可能也是让小辰和同学们感到有道理的地方。
相关性: 理由1、2都是在陈述课间下楼玩耍的弊端,这确实是禁止课间下楼玩耍要考虑的因素,在相关性上没有问题。
但理由3是一个“诉诸大众”的论证:大多数人(其他班级)都这样做,似乎就能证明我们班也应该这样做。大众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有道理,但我们跟着做是因为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了。因而,诉诸大众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不相关的论证。在批判性思维的话语体系里,我们称它为错误诉诸,即借助一些不相关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充分性: 去掉不相关的理由3,理由1、2是否足以推出最后的结论呢?在推理的过程中,其他因素被忽略了吗?
班主任老师的论证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实践论证。这种论证形式,是要证明采取某种措施是合理的。如何才能充分地论证“禁止学生课间上下楼”是合理的措施呢?
目标: 首先要看采取这一措施的目标是否正当合理。老师给出的理由1、2,其实就是在说明采取这一措施的目标——为了保障学生安全、避免意外伤害;为了确保学生按时上课、保障教学秩序。这两个目标,正当合理。
手段: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禁止学生课间上下楼”这一手段又是否合理呢?通常,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来评估。
1.可行性: 这个手段本身能否被执行,老师是否有能力做到不让学生课间上下楼。例如,要执行禁令,是否有足够的监督手段?——显然,老师对这点是有所考虑的,才会让小辰去扮演“监察者”的角色。不难想象,拿到违规名单后,老师也会对违规的学生有所训诫,以确保学生真的遵守禁令。
2.有效性: 如果手段可行,通过执行这个手段能否有效达成目的?如果学生们迫于禁令都不敢在课间下楼,确实是能有效杜绝因上下楼引起的意外事件、避免上课迟到。
3.负面性: 采取这一措施,确实能有效达成目的,但还会有什么负面效果呢?例如,严禁下楼活动,课间学生被迫挤在走廊上活动,会不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要是再进一步禁止学生在走廊跑动,让学生课间都只能处在“静止”状态或待在教室里,孩子好动的天性得不到充分释放,不仅有损其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专注程度。而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下楼的学生,也可能被“一刀切”的禁令“误伤”。
4.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下楼带来的意外、确保学生按时上课,禁止下楼是不是必要的手段?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达成同样的目标?例如,课间时在楼梯间安排安全员维持秩序、严禁在楼道跑动打闹;又例如通过测算学生的平均上楼时间,在预备铃和正式铃之间留出充分的时间,或者设置“巡视员”在预备铃声响后督促学生尽快上楼。
5.正当性: 下楼活动,是学生的正当权利。当某一规定要限制学生的权利,作为利益相关方,学生也应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由老师单方面颁布禁令,全程无学生的参与、表达,这样的规定在程序上也欠缺正当性。
由此可见,在充分性上,班主任老师只论证了目标的合理性。而对手段的负面性、必要性、正当性并没有做出论证或回应。这一论证是不够充分的。
结合ARG三方面来看,班主任老师的决定确实有一定道理,但论证中也有不相关、不充分的地方。总体来说,这并不是一条合理的禁令,孩子们没有被老师充分说服,进而真正愿意配合、服从这样的禁令。因此,执行禁令的压力,被转移到了班长小辰身上。
/Joanna Lawniczak/
小辰的难题
1.列举利弊
继续记录违规者并报告老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好处:得到老师的认可;避免同学们因上下楼遭遇意外伤害或上课迟到。
坏处:得罪同学;牺牲自己的课间休息时间;违背自己的道德判断。
2.权衡轻重
对小辰而言,每一条利弊,究竟有多重要呢?以及它们为什么重要或者不重要?
小辰仔细思考后,尝试给每一条利弊打分:
“得到班主任认可”,我觉得对我还是挺重要的。我很喜欢这个老师,他也挺喜欢我的,我不想让他失望。而且作为学生,我当然也想维护好和老师的关系呀。但我也不想因此得罪同学,被大家孤立。这两条我都给满分,五颗星。
“避免同学们因上下楼遭遇意外伤害或上课迟到”,我觉得上下楼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老实说,他们真要上课迟到了,跟我有什么关系?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呀!这一条我给零颗星!
“牺牲自己课间休息时间”,要是为了做一些真的很重要、很正确的事,牺牲一下没关系。可是为这条不合理的禁令,要我每节课下课都没法休息,我觉得挺不值的。这条我给三颗星。
“违背自己的道德判断”,去做自己明明认为没必要、不正确的事,这种感觉还是太憋屈了。我也想给五颗星。
看到打分结果,小辰还是有些困惑:“老师你看,坏处这一边一共有13颗星,而好处只有5颗星。这是不是就说明,我应该跟班主任说自己不要再执行这个监察任务了呀?但这样不就彻底把班主任给得罪了嘛!”
3.力求兼顾
打完分后,小辰其实已有倾向,继续做监察员对她而言弊大于利。但这时还需要继续思考,拒绝继续监察的同时有什么办法可以兼顾,即不必得罪班主任、可以继续维系和班主任的关系、得到他的认可?
“或许我可以试试和老师沟通?”小辰有些犹豫,“但如果我说他的禁令不合理,老师肯定会生气吧?”
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不会因为自己的某些观点得不到学生认可而感到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他一定是愿意和学生说理,也愿意听取学生意见的。但具体的沟通,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明白了!我现在就给班主任写一封建议信。噢不,我觉得这周的班会上,我更应该组织全班同学都来一起讨论下这条禁令,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讨论,对各方面做了充分论证,同学们才会更配合执行新的班规,也不会让我这个班长这么为难了!”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小辰的思考应对方式,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8个步骤/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
而学习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只是这些技能,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品质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有3个重要的关键词。
1.不懈质疑。 质疑确实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启动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只有保持批判者的警惕,才会有意识地去审视观点背后的论证。但这里的质疑,不仅仅指向别人,更多的还是指向自己。时时质疑自己的盲目轻信、直觉、冲动、先入之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以开放的心态探究复杂问题,不断寻求事实的真相。
2.多元意见。 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追求高质量的、充分的论证,就一定要更加全面地看待复杂问题。不同的观点,尤其是相反的观点,也会因此显得可贵和值得珍惜。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不同角度的观点,耐心倾听、真诚交流、彼此尊重。
3.理性判断。 倾听多方观点,到底什么样的观点更可信?理性判断,摒弃对权威、公众、传统的盲从,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拒绝不相关的道德绑架,始终坚持就事论事,基于逻辑、事实,形成自己的判断,采取积极的行动。
从这3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要求人有求真、求知、开放、公正的特质。批判性思维最终指向的,是形成独立的观点,成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检视生活中的种种论证后,再面临小辰遇到的这类难题时,会更清晰地形成自己的观点,成为一个积极务实的思考者,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做出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选择。
最新课程
回复[独立思考]可领取礼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