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课间十分钟不许出教室”上热搜:养废一个孩子,就从“圈养”他开始……

“课间十分钟不许出教室”上热搜:养废一个孩子,就从“圈养”他开始……

其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Slowtime | 慢时光

文/喵月
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


被“课间十分钟”困住的孩子,

连上厕所时间都快没了


这几天,刷到一个让人很惊诧的新闻:


我们的孩子,连课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开始,是山西一位老师在网络吐槽“课间圈养”现象,引发众多家长共鸣。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而孩子们也表示也很无奈:


“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起初,我还以为是个别地方、个别学校。


但一看网友的吐槽,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全国各地大部分的孩子在课间十分钟里,都是如此。


除了上厕所、喝水以外,不能出教室。


“老师说了课间不能下楼,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


“坐标深圳,课间除了上厕所、喝水,不能出教室。”


“学校里还有老师会巡查,看谁下课了在走廊上奔跑。有一次儿子回来说班里有同学被‘抓’了。班级因此还被扣了分,班主任就批评了全班同学。”



有的学校还在走廊装上了分贝仪,不能大声喊叫。


评论区一大片吐槽,各个地方的都有。

这样的的规定竟然不是个别学校才有的,而是做到了“全国统一”!



更疯狂的是,有些学校连升国旗都不能出去,就在教室内升旗。



中国青年报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


小学中比例更是达到了77.2%。



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


如此情景,不由得让人发问:


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去哪了?


本该是放松身心的课间十分钟,为何“孩子却被“圈养”了起来?


“老师也很心疼,但老师也没办法”


为什么学校不让孩子在课间十分钟出去?


明明我们小时候课间都是到处疯跑,跑得一身汗才回教室的啊。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


每一个奇葩的规定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


学校不让孩子课间出去,答案很简单,只有三个字:


怕出事。


或者说,怕孩子出事后家长来闹。



评论区就有很多老师反映:


“学校和老师都被动不动就告状的家长吓怕了。”



还有老师现身说法:


“班上的一个孩子只是跑快了磕破了点皮,家长就告到了教体局,最后老师赔了检查费,本人还被学校批评,绩效和优秀教师也没了……”



也有老师表示:


“很希望孩子能有个欢乐的童年,但只要出安全事故,一线老师就要担责。所以虽然很心疼孩子,但也没有办法。”



说真的,看到这样的案例,还是有点理解老师做法的。


而问题的关键其实也出来了——


太多胡搅蛮缠的家长了。


哪怕孩子在学校出了一丁点事,就一定要“告倒学校,要赔钱,要网曝,要闹个底朝天”。


甚至还有这样的新闻,孩子暑假游泳溺亡,家长竟然举着遗照到学校讨说法。



更恐怖的是,现在上级对待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很多时候都是“按闹分配”,领导只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要有家长闹起来,不管孩子是如何受伤的,学校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了29起校园安全案件,学校被判承担30%以上责任的占比50%。


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而责任都是层层下压、层层“转移”的。


学校吃官司,代表着学校领导要被问责,要检讨、要谈话,更严重者甚至影响以后的仕途,或者直接“乌纱帽”不保。


学校领导为了保证不出事,只能继续“转移”责任,层层压实责任,要求每一个老师严格落实对学生的安全责任。


最终,为了不担责任,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老师迫于无奈,只能把孩子们死死按在座位上,生怕发生一点安全事故。



所以,我们的孩子连课间都不能出教室,其实都是那些无理取闹的家长逼的。


而问题的核心便在于——


为什么此类家长只要闹上一闹,就能获得想要的利益?


为什么校园安全事故总是没有清晰责任划分?


为什么没有制度化的力量来支持学校和老师?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其他的呼吁再好,喊得再大声,也根本动摇不了目前的课间十分钟现状。


“精神科里,挤满了抑郁症儿童”


“圈养”式教育很让人无奈,而其带来的后果也让我们承受不起。


最明显的,就是青少年体质下降、近视等问题。


2014年,就有人大代表引用相关数据,证明中国青少年体能连续25年下降。


有人也统计过:


与邻国日本相比,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更高、更重,但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都远不如人。


有的中学测试1500米,发现居然很多学生根本跑不完全程,勉强跑完的也都哇哇地吐。


本来就天天刷题没时间锻炼,现在课间十分钟都没有了,体质能不差吗。



近视眼的问题也很严重。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

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我外甥女上小学5年级,上次去她教室看了一下,发现一大半孩子都戴着眼镜。

现在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课间都不能出去眺望一下,怕是未来都是近视眼了。


更恐怖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

与“课间十分钟不能出教室”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以前我们总觉得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代名词。

什么燥郁啊,烦闷啊,焦虑啊……都是大人、至少是高中以上的青少年才会存在的问题。

但没想到现在的小学生精神压力竟然也这么大。

北大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接受采访时说: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就已人满为患。


家长们拖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来求诊,儿童精神科的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有时一床难求。



有些孩子是心跳过缓或过速,严重的甚至需要到医院急救。

而有的则是浑身哪哪都疼,但常规检查却查不出问题。

家长一开始以为孩子是为了逃避上学而装病,因为病情高发期都为上学前夕。

后来却渐渐发现孩子的情绪激动、易怒、狂躁到压根无法去学校。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显示——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占30%。


不管你承不承认,抑郁症,已经开始向小龄化的儿童靠拢了。


有网友也评论说:


“身边有两个孩子,四年级就过了雅思,二年级就学高数,可两孩子都不会玩,不会笑。”



这几天看到一个新名词:“空心病”


它来自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的诗《空心人》,寓指现代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丧失了价值感和意义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期待。


我觉得现在很多被“圈养”的孩子,就是这样的“空心孩子”。


一出生,他们就被父母灌输着“卷起来”的理念;


平日里不是上课就是兴趣班,不是刷题就是试卷;


现在更加,连课间十分钟的休息都没有了。


这样没有一丁点自我空间的生活,大人都受不了,小孩子长此以往,又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给孩子一点“野蛮生长”的权利


前几天看到一组老照片,内心不由得有点惆怅。


这是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中国80年代拍摄的,名字叫做《你好,小朋友》。 


里面记录了40多前,中国孩子们童年那些平凡而动人的瞬间。


那个时候,孩子们课间还能出去。


他们在操场上自由地玩耍,矫健的奔跑,跳绳,老鹰捉小鸡,打陀螺……


他们的脸上,荡漾的是欢快的笑容。



那个时候,课间没有说不能下座位,不能大声喧哗。


同学们下课了就可以窜到好朋友身边,一起讨论新买的玩具,一起分享零食。



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子设备。


大家聚在一起不是玩着手机游戏,而是可以掰手腕、玩卡片,那是最纯粹的互动和嬉戏。



那个时候,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完作业,之后就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撒欢。



对于80、90后来说,那时候的生活很苦,但回忆却很甜。


那时候的衣服颜色不鲜艳,但日子却是彩色的。


因为,他们有孩子该有的童年,有孩子该有的天真。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问题?


一位心理医生回答:


“其实过去的孩子压力也不小,但他们往往都有发泄的出口,去外面跑一圈,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什么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而现在的孩子玩耍的空间被严重压缩,以至于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更容易脆弱。”


对于孩子而言,真正的奢侈品不是昂贵的补习班,不是优渥的物质,而是自由与空间,是父母的放手和信任,是没有束缚、撒开来“野”的经历。


过度“圈养”孩子,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童年时的每一次肆意玩耍,才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石。


他们玩得越野,越能得到单纯的快乐,越能衍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并逐渐成为成长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剑。



就像英国作家塞约翰逊说的:


“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


点个「在看」,让我们的孩子多“野蛮生长”一点吧。


他们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


只有拥有这些,才能支撑起一个丰满的灵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思想周报丨珍贵的“课间十分钟”;太空探索的伦理问题“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谁偷走了他们的课间10分钟?美股的艰难时刻从现在开始课间十分钟取消后,小学生在厕所交朋友人大附小的老师说:“课间圈养”,大家都是有苦说不出文心一言超越chatGPT太多了教育部回应“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蓝方: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孩子怎样应对班规压力?取消课间十分钟,图什么?国内小学“取消”课间十分钟,这个国家却让孩子每天在外疯玩取消课间十分钟,不能只怪老师调查一下,你家孩子课间被允许出教室活动吗?争议“消失”的课间十分钟中小学生被“圈养”,谁偷走了课间十分钟教育部表态确保“课间十分钟”;U.S.News排名闹乌龙...一周资讯儿童精神科爆满背后,是连课间十分钟自由都没有的孩子请让学生走出教室,请让课间沸腾起来|中教评论“课间10分钟受约束”现象是否有改观?记者回访→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归还有多难?萝卜刀、小学生俚语和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看了复旦教授抑郁症儿子的故事,我顿悟了养废一个孩子,最高效的方法……为啥孩子课间十分钟不许出教室?被少数奇葩家长连累的渡十娘|中小学生被“圈养”——是谁偷走了课间十分钟?午休遛弯系列 - 沿着百老汇大街向南“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谁偷走了他们的课间10分钟?老师自杀,课间圈养,学生抑郁...3个热搜竟能无缝串联,荒唐又悲哀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背后:为什么孩子和老师都苦?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教育部最新回应→笑谈邂逅(40)副市长请我去五指山市教育局当顾问消失的课间十分钟与爆满的儿童精神科课间十分钟不能出教室,是今天教育的真问题冰岛古佛斯瀑布(Gullfoss),旅游打卡关于课间十分钟,小学生有话要说10岁女孩“怒怼爸爸”,引17万人点赞:养废一个孩子,就逼她“勤奋到极致”到底是谁夺走了孩子的课间十分钟?我来说句大实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