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变成了这个样子社会2023-11-06 11:11请戳蓝字关注“茶狐看世界”今天,我去丢垃圾,突然意识到,曾经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悄然间,无疾而终了。当初,谁都没想到,会是如今这个样子。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三个。注:本文不能覆盖全国的情况,只代表本人所见所闻。首先,增加精神内耗。这一次的垃圾分类,开始的时候,决心似乎很大,搞得轰轰烈烈,还给我们发了分类要求的小册子,看得我老眼昏花,感觉就像看中学课本。每幢居民楼下面,本来都有一组垃圾桶,但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就被统一安排在垃圾分类处置点,定点投放也就忍了,居然还要定时投放,这谁受得了?白天上班当社畜,伺候老板,晚上回家,还要伺候垃圾。扔一次垃圾,要走很远,尤其在夏天,某些居民提着餐厨垃圾,一路滴漏,没过多久,沿途的漏液发酵,产生一种恶臭,闭起眼睛,仿佛置身于印度的贫民窟!所以,当初一公布垃圾分类政策,我就马上买了一个「垃圾处理器」,在离心力摔打之下,所有厨余都成为碎末,然后沿着下水管,被水冲走。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东西也比较矫情,南方新小区可以使用,我用了几年,自己动手修了几次,整体还比较满意,动手意愿不强的人,慎用!在老小区和北方也也要慎用,下水管比较细,冬季含油量较高的厨余容易结块,堵塞水管。另外,没有洗碗机搭配使用,也容易造成堵塞,洗碗机的废水不但温度高,还含有洗涤剂,可以有效冲洗下水管道,避免被油污堵死。当时,我朋友在上海,他告诉我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他们小区,有人用粘鼠板粘到一只老鼠,然后,就打算把这丢到小区垃圾桶。结果,被保安发现,居然要他,用手把老鼠从粘鼠板上扯下来,把老鼠丢进湿垃圾桶,粘鼠板丢进干垃圾桶。结果,业主和保安差点打起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业主生气可以理解,换作我,也一定发飙。但保安也是奉命行事,处理不好,也要被处分。于是,上层设计的垃圾分类,立意很高,但到了基层,却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精神内耗!我记得,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很多业主实在没精力定时定点,趁着夜黑风高,偷偷摸摸把垃圾丢在路边的小型垃圾桶,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满地狼籍。后来,街道想出了对策,那就是把垃圾桶全部撤走。这个做法就像是,有人想让你吃肉,来显得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但实际来说,生活并没有富裕到那个地步,你只能吃得起米饭。那个人见你不吃肉,心想,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吃呢?你不吃,我就把你的米饭供应(垃圾桶)也给断了,看你吃不吃肉?!结果呢,没有路边垃圾桶,干脆就随地乱扔,万万没想到,一个垃圾分类,让早已养成不随地扔垃圾习惯的市民,开始乱扔垃圾了。我在日本旅游时,最受不了的就是大街上看不见一个垃圾桶,逛街时,我给儿子买了个冰激凌,吃完后,着满大街找垃圾桶,失败告终,为了不丢中国人的脸,只能捧着塑料杯一路走回酒店。内心深处不停问候小日子的祖宗八代,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也变成这副样子,区别就是本地人不怕给本地人丢脸,大家放开手脚,随便丢。一个朋友在微信群发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趁人不备、无人注意的情况下,将手中垃圾迅速藏在不易发现的角落,我已经很熟练了,而且已经毫无内疚感。也学会了很自然、不小心把垃圾掉地上,一旦被发现,就做出一副很抱歉的样子,又快速捡起垃圾,然后离开去寻找更隐秘的角落,趁人不备藏起来。或者尽量将垃圾体积缩小,手工挤压握实,找个隐秘的角落藏起来。逛街手里多了垃圾很不方便,共享单车的车筐是一个好地方。其次,执行难度很大。居民垃圾分类的技能都不到位,分得不好,可能还需要有人事后补救,更加费时费力,还不如不分。提着垃圾,长途奔袭,本来就有一股怨气,哪里还有耐心仔细分类?就算本来想好好分类,也可能因为赌气,反而不分了。居委会和物业,还派人现场指导,但是人一多,局面就混乱,一旦混乱,就搞得大家不欢而散。曾经小区里还有一个很花哨的垃圾回收机,自带显示屏,可以绑定微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现,但是一阵新鲜过后,就无人问津了,估计连电费都赚不回来,无奈之下,只能撤离。广州日报以前跟踪过,发现垃圾车过来,直接把分类好的垃圾又倒在一块儿带走了。记者去跟踪采访,得到的答复是,现在焚烧技术进步了,混在一起烧也不会产生二恶英,所以不明白垃圾分类来干嘛,分了个寂寞。再次,人力还是便宜。我国的人力成本,相比发达国家,还是便宜。人工处理垃圾依然有利可图,纸类包装,易拉罐,啤酒瓶,甚至衣物、电器,都可以卖钱。如今,我们小区就有人专门负责垃圾分类,餐余,有机,无机,有害,无害,一股脑儿交给他们就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就是学会了分工。垃圾分类这种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和机器。一个专业工人,分选垃圾的效率是普通人的十倍甚至百倍。我们小区目前的情况就是:物业卸下负担,居民省力省时,做好了垃圾分类,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环境保护,一举五得。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问了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员,每个垃圾「分类点」,由一个人负责,属于外包人员,每天工作14个小时,月薪4500,收到的废品归他。估计到手一万出头,不低,但很辛苦,典型的脏活累活。这,大概就是很多地方的现状,要做到日本那种垃圾分类的水平,难度很大,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话,请点一下在看,谢谢。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