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人这辈子,必须经历3次觉醒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2020年,专注于个人成长方法论的《认知觉醒》横空出世,一经出版便深受读者的喜爱:
这是作者写的第一本书,两年内发行量突破40万册,掀起认知学习的浪潮;
1.7万读者在豆瓣上评价,打出8.1的高分;
微信读书里,有160万人阅读,推荐值高达91.2%,得到“神作”的标签。
本书作者周岭,曾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
他的业余时间,几乎被喝酒、聚会、看视频等不需要动脑的事情占据。
直到有一天,朋友的改变,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糊涂下去了。
于是,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一边学习,一边输出实践,从普通人成长为畅销书作家。
《认知觉醒》,正是周岭部分思考和总结的成果,被无数网友奉为“带普通人走出迷茫”的经典之作。
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人唯有经历这3次觉醒,才更有机会实现人生跃迁。
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董宇辉读大学期间,口音很重,每次回答完问题,都会引来哄堂大笑。
有老师开玩笑说:
“我能清楚地从你的英语中听出来你的老家在哪里。”
师生们的嘲笑,让董宇辉倍感羞愧,他下定决心苦练口语。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董宇辉的口语有了巨大进步。
老师不仅在课上表扬他,还让他带外国朋友参观西安。
其实,无论是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还是工作中的难题、生活里的重担……我们90%的焦虑,本质上都源于对模糊的恐惧。
因为一旦知道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或一定能成功,便不会有焦虑;
即使知道自己做不成,也不会焦虑,只会感到遗憾和难过。
在周岭看来:
“人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正是由对待模糊事件的态度拉开的。
就像董宇辉,如果当时没有克服障碍,练习清晰标准的发音,那他大概率上不会获得在新东方工作的机会,更不会全网爆火。
要想掌控人生走向,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具体该如何做呢?可以试试这两个步骤。
1. 直面问题,以终为始
有句话说:
“直面问题,是成长的开始。”
深以为然。
逃避虽能获得一时的安宁,但问题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人的意志和情绪消失。
拖的时间越长,越难处理。
书中还指出,回避问题,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
这样一来,原本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变得难以解决。
因此,消除模糊的最佳办法,就是正视它、拆解它,想办法解决它。
当找不到着手点时,不妨把结果当成起点,由此一步步倒推实现过程。
2. 写下想法,付诸行动
周岭曾开办“问答专栏”,在数百次的咨询中,他发现很多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把想法写下来。
书写的过程,不仅能让模糊的想法变成清晰的文字,还能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分析,以对事件产生更全面的认识。
写时可以不断向自己提问,直到找到不开心的点。
然后认真审视是否有担忧的必要,没有更好,如果有,就寻找解决办法,付诸行动。
变卓越的秘诀
完善个人认知体系
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张丽俊,分享过公司90后合伙人的故事。
当公司决定培养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人时,这位男生凭借做得尤其好的PPT和特别缜密的逻辑,被张丽俊关注到。
之后,张丽俊安排他去咨询部做案例,期间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任务,即使男生感到很为难,也还是说“我试试看”。
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的心态,使他每件事都完成得特别好,甚至经常举一反三。
就这样,他不断地被重用和提拔,仅用两年时间,就坐到了公司合伙人的位置。
面对同样的问题,普通人只注意眼前的点。
高手则会不断完善并应用自己的认知体系,在着眼于点和点所附着的面的同时,还会推知同类其它事物的规律。
对于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唯有学会触类旁通,将零散的知识点,编织成认知体,才能高效解决问题。
在周岭看来,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是:
“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要想完善个人认知体系,做出高质量决策,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1.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大家是否有过类似感受:看书或学习时,尽管当时备受触动,但第二天就记不清具体内容了。
究其原因,是听讲、阅读、试听等被动学习过程,只是简单地把知识过眼过耳,并未在脑中进行深度思考,所以留存率低至30%以下。
而与之相对的主动学习,如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留存率均高达50%以上。
因为无论是用自己的话转述,还是与他人讨论,都能产生头脑风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善用缝扣子学习法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接受海量信息,如果不对关键内容加以留意,它就会变成瞬间记忆,快速消失。
书中提到了罗振宇的“缝扣子学习法”,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就像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罗振宇每天都会写五篇阅读心得,哪怕只有几个字,也能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运用自身阅历和学识解析新知识,不仅能让新知识在大脑中深深扎根,原有知识也会得到巩固。
3. 让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
成长的过程,从不是简单地拾起一个个散点,而是让知识间产生关联。
正如《认知天性》中写的:
“你的知识在头脑中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否能为你所用,取决于你近来是否用过;
取决于关联这些知识的线索是否够多、是否形象,以及你是否能利用这些线索及时将知识调取出来。”
每次关联的过程,都相当于进行一次认知的提取和重组。
要想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让思维得到质的飞跃,就要在广泛输入、保持好奇心的前提下,多关联多检索,经常问自己:
这个理论还能解释哪些现象?有哪些知识点与它类似?
对生活保持觉知
及时更正前进的方向
在一次聚会中,周岭和好友们聊起往事。
他惊讶地发现,很多细节自己都像是第一次听到,就像当时不在场一样。
那一刻,他的眼前出现一片真空地带,不但想不起这几年做了什么,甚至连一两件深刻的事也说不出来。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不让自己像“傻瓜”一样,周岭决定详细记录日程。
就这样,每天对触动自己的事或感悟进行复盘,成了他对生活保持更深觉知的新出口。
坚持“每日反思”一段时间后,周岭的生活发生很多正向改变:
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对时间的敏感度慢慢提高,可以更平和地处理各类琐事……
他说:
“觉知,自古以来都是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有意识地反观自己的思维、行动和情绪,如此才能及时改正错误,拥有快速成长的可能。
以下三个方法,助你提升觉知力,拓展个人边界。
1. 持续反思
不懂得反思的人,很容易陷入低水平勤奋中,成长缓慢。
只有不断自省,裨补缺漏,方能行稳致远。
比如在文档中描述事情经过,以便日后回顾;
分析原因,多问几个问什么,直到产生深度启发;
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当然,反思的字数不限,只要能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2. 练习冥想
书中说:
“普通人和聪明人最大的能力差异,是长时间保持极度专注的能力。”
冥想,就是提升专注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神经科学家Sara Lazar通过研究发现,冥想可以增加左侧海马体的厚度,有助于学习、认知和情绪调节。
所以冥想本质上,是项健脑活动,越练习,越能提升认知能力,缓解焦虑。
冥想时,找个安静的环境,缓慢放松,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或感受上。
一旦发现走神,就柔和地把注意力拉回来。
3. 觉知情绪
人在情绪激动时,支撑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的心智带宽会降低,影响判断。
学会觉知并控制情绪,才能防止负面情绪悄悄蔓延,专注于解决问题。
心理学中,有个经典的“情绪ABC理论”,A指外界事件,B指信念,C指情绪反应。
意思是,我们会根据目前的信念对事件进行解读,产生相应的情绪。
若信念改变,情绪也会随之变化。
遇到问题时,不妨试试从认知上改善情绪,即用积极信念,替代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
当从根本上解决对情绪的认知,情绪问题便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
《认知觉醒》的自序中说:
“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如果说觉醒是实现跃迁的前提,那么坚持实践、反思改善,便是不断蜕变的秘笈。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认知、行动皆到位,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点个在看,往后的日子里,愿你我都能借着觉醒的东风,扶摇直上九万里,登顶新的人生高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