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券商香港子公司积极拓展这业务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随着A股中期业绩披露完毕,在港中资券商的业绩也随之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港中资券商中,仅华泰国际和中泰国际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中金国际和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超40%。曾经的“营收老大”海通国际的净利润则直接由盈转亏。
华泰国际以营业收入(50.21亿港元)和净利润(13.10亿港元)分别同比上涨17%及19%的好成绩,占据出海券商排行榜第一名。
中泰国际研究部副主管赵红梅认为,恒生指数过去12个月下跌24%,3月曾创十年新低,指数成交量都在跌;投行业务方面,港股IPO融资金额同比下跌91%,同时,由于内地房企发生大面积违约中资高收益美元债下跌剧烈;在资金端方面,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上升至0.87%,这些外部因素导致在港中资券商经纪、投行、自营、资管多条业务线收入下滑,尤其是投资收益大幅下跌。
近两年的香港IPO大浪潮,掩盖了以IPO保荐,债券承销为主的在港中资券商的业绩隐忧。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腰斩、港股市场低迷,高收益美元债暴跌,使得注重在香港做市、投行中介等重资产业务的在港中资券商们普遍面临营收、净利双降。
去年的“香港IPO之王”中金国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港股IPO共27单,融资规模26.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2%;再融资方面,完成79单,交易规模55.08亿美元,同比下降90.1%。美股方面,中资企业美股IPO共完成5单,融资规模1.48亿美元,同比下降98.9%。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和减持共完成11单,交易规模 2.07亿美元,同比下降96.7%。
投行业务的腰斩让中金国际的营收下降31%,净利润更是下降了42%。天风证券指出,中金国际的盈利下滑,还拖累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以及整体业绩表现。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6.1%、 23.3%。
中信证券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等去年的港股IPO前十强选手,在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银河国际则另辟蹊径,开拓东南亚市场。股票经纪业务在新加坡市场稳居第1,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上升1位至第2,在印尼和泰国市场也排名前列。数据显示,银河国际净利润虽然同比下降超70%,但是仍然实现了4700多万元的盈利。
银河国际也认为,凭借地域多元化优势,银河国际营收和利润韧性凸显,在今年上半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盈利。
投行业务缩水的同时,自营收益的亏损让在港中资券商的业绩更加“雪上加霜”。在为数不多披露具体营收构成的国泰君安国际的财报里,交易及投资收益是唯一亏损项,亏损约2.87亿港元。
兴证国际将盈转亏的主要原因归于受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以及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股权及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而产生亏损;同时,受投行项目周期性影响,承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就保证金贷款产生之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
西证国际则营收、净利润双双录得负收益。半年录得综合净亏损约2.02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减少3933%。该公司董事会认为,上述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坐盘买卖业务录得投资亏损净额约1.15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98%。
银行系的中资券商交银国际则在2022年上半年因自营交易大幅亏损13亿港元,同比由盈转亏,环比亏损扩大。这13亿的亏损中,包括3.9亿港元对资产管理客户的保证收益付款和8.8亿港元股票、债券投资和Pre-IPO股权投资净损失。
轮流“踩雷”美元地产债
继去年中泰国际“踩雷”境外地产美元债,巨亏8亿元之后,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疑似也“踩雷”地产美元债。
虽然海通国际对于亏损超11亿港元的原因是,“香港资本市场活动在2022年上半年放缓导致集团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减少,及因金融市场震荡造成证券价格下降而产生投资净亏损。”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实际还是因为“踩雷”美元地产债。这个问题实际在去年就已经显现出来。
根据2021年财报,海通国际去年三季度就开始出现投资收益的亏损,到了第四季度,投资收入出现有逾8亿元损失。
数据显示,海通国际管理的海通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房地产持仓曾高达81.55%,直到2021年12月才发生大幅调仓,房地产持仓占净值比重大幅调低至48.36%。虽然此后的每个月都在调低,直到目前房地产持仓只有15.46%,但依然位于第一大仓位。2021年中期,其资产尚有4.7亿美元,目前基金规模只有0.33亿美元。
而在房地产基金的持仓中,几乎将问题地产股踩了个遍,中国恒大、华夏幸福、花样年、禹洲集团、正荣地产、佳兆业集团等,均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雷”,要么资金链断裂面临重组,要么债务违约依赖展期续命。
8月30日,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信证券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85亿元、净利润8.4亿元,表现好于同业在港中资券商。因为中信证券国际在房企美元债的相关敞口较低,受市场下行影响有限,业务风险可控。
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的银河国际也表示,在去年就已经提前出清内地房地产美元债敞口。今年上半年,继续加强了风险管理,主动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在市场激烈波动的情况下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25周年,也是中资券商耕耘港市的25周年。以国君国际、华泰国际、银河国际、海通国际等为代表的一批在港中资券商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开放,两地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所带来的的历史机遇,不断创新,实现了由夹缝求生到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中流砥柱的华丽蜕变。
今年,各家中资券商在业务打法上呈现差异化,但在业务发展布局思路上则有一个趋同方向,即加速推进拓展其他发达或新兴市场。多家券商香港子公司表示,基于香港市场而布局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把握对外开放带来的跨境新机遇,也是许多中资券商的未来战略选择。
在今年海外市场大幅波动,香港股市表现疲软的大背景下,各券商香港子公司依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多元化经营,努力开拓亚洲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华泰国际在跨境业务方面,依托数字化平台持续提升交易能力,上半年,华泰国际跨境业务交易量突破1.1万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10%。通过跨市场与跨境联动,华泰的场外衍生品及跨境业务持续领跑。公司在战略上去方向性、去自营投资,同时采取多样化的对冲手段,强化风险前置管控能力,通过加强数字化应用完善风控体系,在波动市况下把控住风险,稳步穿越周期。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夕,华泰国际捕捉时间窗口发行10亿美元公募债,发行规模为同业同期最大,同时利差最窄。此外,由于业务发展稳健,公司还在上半年逆势举办人才论坛,强化人员储备。
2022年上半年,头部券商收入利润排名重新洗牌,国际业务成为决定排名的主要变量,剔除国际业务影响后,收入利润排名变化不大,但银河证券利润排名提升2名。银河国际表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业务及轻资本的费类收入结构改善。银河证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香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海外客户总数超过51万,其中东南亚客户占比超过90%;经纪业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4个核心市场市占率超过6%,在新加坡连续5年保持第1,在马来西亚连续10年位列前三。”
此外,今年上半年,银河国际股票经纪业务在新加坡市场稳居第1,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上升1位至第2,在印尼和泰国市场也排名前列。今年上半年,银河国际投行业务收入逆势上升,同比增长49%。债券承销项目数增长近5倍。资管业务托管规模在逆市中稳中有升。
记者注意到,风险管理也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国君国际坚持稳健的风险与合规文化,果断输出高效风险管理措施。针对美国国债利率不断攀升、内房债违约等高风险事件,采取动态风险对冲,避免重大损失。持续压缩高风险敞口,熨平市场风险、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风险价值及各项风险敏感度指标均于上半年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提升客户驱动型业务占比,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及整体风险调节后的收益率。
此外,集团还全面启动跨境业务综合服务平台,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上半年,在机构交易、企业融资、财富管理、研究服务、资产管理五个方向加强两地资源的深度融合,并已落地不同资产类别下各类跨境交易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6月底,中国证监会就集团设立澳门子公司事项正式出具无异议覆函。同时,集团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越南和新加坡子公司收入同比稳步提升。国泰君安证券总裁王松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境外客户开发力度,把握“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发展财富管理与跨境业务,并着力提高在越南市场的影响力。
海通国际(美国)则在年初完成首个美国SPAC IPO项目,开创了中资投行以美国主体公司做承销工作的首例,并在积极开拓全球存托凭证(GDR)项目储备。同时,该公司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在新加坡积极推进家族办公室业务,与多家当地资产管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于新加坡市场展开外部资产管理(EAM)业务。
2022年,香港证券业日子并不好过,香港券业结业潮来袭,中小券商更是举步维艰。为搅动市场活水,赋能更多中小券商,记者了解到,已有头部中资券商和中小券商展开合作,鼓励中小券商“加盟”,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去年年中开始,华泰国际就开始探索“赋能中小券商”。比如通过旗下自主研发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涨乐全球通APP,鼓励中小券商“加盟”,把客户转介进来买卖产品。据华泰国际介绍,这些合作券商可获得分佣并节省自身的系统运营成本。在开放平台合作模式下,一方面中小券商有更多时间触达客户,另一方面涨乐全球通APP可提高用户黏性,同时通过合作券商理解客户投资需求,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平台用户的体验,真正实现共赢。数据显示,涨乐全球通自今年7月上线以来累计下载量超过 145 万,上半年平均月活数为 16.09 万。截至6月底,涨乐全球通已成功对接了十多家中小券商,成功引领行业“开放”热。
“公司乐意做市场的“鲶鱼”,希望和更多中小券商合作,共享共用金融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华泰国际向记者表示。
今年7月,国泰君安国际也在香港推出“开放金融”理念,加强证券金融行业间协作与共赢,并鼓励香港同业券商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EAM、转介与综合账户等多样化方式加盟,共享财富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高质量金融产品。
国泰君安国际行政总裁祁海英女士表示,“开放”是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香港证券行业的主要方向。证券行业企业间互相竞争,但更多是良性的合作共赢。随着香港财富管理市场不断发展,行业将不断创造增量市场。大家共同做大蛋糕,互为生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银河国际则提到,目前中美审计监管协议初步达成,对部分在美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而言属利好,但中概股整体未必会因此将美国当成主要上市选择,新公司特别是业务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公司仍会审慎考虑赴美上市。同时,港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改革(如引入SPAC机制等)和深化互联互通(MSCI中国A50期货、跨境理财通等),香港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对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港上市也更方便吸引内地投资者,港股IPO仍将为港中资券商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