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经济学中寓言何为?|《财经》书评

经济学中寓言何为?|《财经》书评

财经









文|贾拥民
编辑|臧博

博弈论大师、著名经济学家阿里尔·鲁宾斯坦认为,经济学中的模型就相当于日常语境下的寓言;他曾经坦言,“我确实认为,我们经济学家只是一些讲述寓言的人。”寓言在经济学中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一书收录了罗纳德·科斯、张五常、丹尼尔·施普尔伯等人撰写的一组论文,考察了灯塔、荷兰郁金香泡沫、蜜蜂和果园、佃农分成制、键盘和录像机制式的路径依赖、通用汽车收购费雪车体案、美国标准石油垄断案等多个强调“市场失灵”的寓言。

经济学家不断地重复使用这些寓言故事,从而使得这些寓言不仅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也在公共政策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本书收录的这些论文的作者们发现,这些寓言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一些以讹传讹的神话。

寓言何以在经济学中广泛流传

《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的编者丹尼尔·施普尔伯称,一个误导性的、不正确的故事,可以变得非常流行,成为一个寓言,并且在经过经济学家们的不断重复后,影响许多的研究者和学生,进而影响公共政策。

他还惊奇地发现,即便有学者发表文章对这些故事的错误加纠正,对故事所依据的历史做了澄清,这些故事还是很流行。何以如此?施普尔伯说,寓言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原因是,所有人都喜欢好故事。

经济学寓言短小精致,讲起来有趣,听起来易懂。通过讲述寓言这种生动有趣的方法,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阐述一些本来难以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同时通过重复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经济学家似乎为理论找到了事实依据。而且,分享故事也是加强社会关系的一个传统方法。如果故事本身趣味盎然,似乎就没有必要去搞清楚它们是否属实了。然而,这些不真实的故事的问题在于,它们对公共政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施普尔伯提到的这些原因,与一个新兴的行为经济学领域——叙事经济学(narrative economics)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在叙事经济学中,“叙事”指的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对深层次的、不采用叙事形式就难以理解的现象的容易理解的解释。因此,叙事不需要完全反映所有的事实;事实上,叙事往往(当然并不总是)只能对事件或现象提供不准确的解释。叙事可以采取传说、神话故事、都市传说、笑话、诗歌、个人轶事、家族传统等多种形式,寓言就是叙事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当然,重要的是,传染性地传播开来的叙事,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学中的寓言也是如此。

无论形式如何,要想广泛流传开来,叙事必须包含一个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传播的核心。这个核心必须让人们觉得有足够的吸引力、值得向他人复述。那么,这个核心的组成要素可能有哪些呢?希勒在他的《叙事经济学》一书中引用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托拜厄斯·沃尔夫,他认为所有的小说都只有20个主要情节:“追寻、探险、追逐、拯救、逃脱、复仇、解谜、敌对、落魄、诱惑、变形、转变、成长、爱情、不伦之恋、牺牲、自我发现、可悲的放纵、崛起和衰亡。”

第二种说法来自克里斯多夫·布克,他认为任何一部电影都只有七个基本情节:“战胜怪物、白手起家、远航、归来、喜剧、悲剧和重生。”一个寓言故事,要在经济学中广泛流传,其核心必须包含哪些情节?有心的读者或许可以从《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一书中总结出来。

为什么经济学中强调市场失灵的寓言似乎特别多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个人经常需要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通常是有限的;事实上,即便只是深入理解自身所处的复杂环境这个最基本的任务,我们也可能不具备所需的认知能力。

然而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有动力去尝试理解他们所属的世界,这是人类的固有特性。

由于现实世界通常很难完全理解,同时人们的认知资源又是稀缺且有限的,因此创造一些容易复述和传播的事件解释(故事或寓言)实属情有可原,也并非罕见;而且这种叙事实际上也有可能成为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个有用(但也可能有害)的工具。

在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的寓言似乎特别多。原因当然可以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来类比。但是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市场失灵本身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而关于市场失灵的寓言则可能提供了一个用来在不确定性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

专业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其实是指一组特定的经济现象,《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一书的各章分别讨论了这些经济现象,它们包括:因所有权不明晰导致的公地悲剧、因搭便车问题而造成的公共品供给不足、外部性带来的无效率、因网络效应而导致的低水平均衡(或者叫路径依赖)、因单方面资产专用性而造成的合约套牢、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柠檬市场或委托代理无效、因掠夺性定价、网络效应或先行优势而造成的自然垄断、由非理性行为导致的价格泡沫,等等。

经济学上将所有这些现象归并为一类的理由是,它们都偏离了帕累托最优,或者更准确地说,市场本身未能给社会带来最优结果,因而存在改善的空间(而且往往隐含着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改善的含义)。

当经济学家说到市场失灵时,要表达的意思通常是明确的。尽管许多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市场失灵,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失灵,《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整本书强调的就是这一点。问题是,在初学经济学的人或普通民众那里,市场失灵一词的含义往往并不明晰,因为他们往往是从“市场”未能实现它本来应该能够实现的功能这个角度来说的,即市场本来应该具有一系列功能,但是这些功能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不佳。这种说法带有非常大的模糊性。

从市场功能的实现程度来评判市场失灵的糊糊性,可以借用美国经济学家巴顿·李普曼等人讨论过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es paradox)”来说明。例如,什么样的人是“高”的?身高1.9米的人,是公认的“高”个子。假设你见到了一个1.89米高的人,你应该也会说他是一个高个子。然后,身高为1.88米、1.87米、1.86米的人,你也可能认为是高个子。但是这样连锁推理下去,你会不会得出结论称,1.5米、1.4米甚至1米的人都是高个子?

当然,归根到底,这种模糊性源于人们对我们这个世界的看法的模糊性。在市场失灵问题上也存在这种模糊性。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市场,从来不是经济学理论中描述的理想状态下的市场,或者说,相对于经济学理论中描述的理想市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只能观察到“有所失灵”的市场。对理想市场才有可能给出真正准确的描述,对“有所失灵的市场”的描述永远是存在模糊性的。

因此,经济学中市场失灵寓言的流行,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归结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概念表述的模糊性。人们面对的市场失灵也是一种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发现很难“准确计算”出市场失灵的程度有多大。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回忆起某个故事,比如关于某类市场失灵的寓言,并且从寓言故事中选择扮演某种角色或接受某种命令(比如说,要求政府征收某种矫正性税收)。

当然,在具体选择哪一个寓言时,行为经济学中描述的代表性启发式和可得性启发式,或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说,人们在观察到某种现象时,可能会认为某个寓言是有代表性的,并且利用它来在面对真正的不确定性时做出推断。

由于许多重要的决定都是在真正的不确定性、认知能力有限且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采用寓言作为一个启发式,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关键是,我们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寓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寓言

寓言的力量可能非常强大,而且它们的影响不容易消除。在我看来,要消除这些强调市场失灵论的寓言的影响,除了“探查,探查,再探查”之后,还有一个途径是引入可以与这些寓言“竞争”的寓言。

在这个意义上,“新的著名寓言还会冒出来”可能是一件好事。如前所述,经济学中的寓言之所以流行,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寓言对人们的决策也有一定作用。

这样一来,问题也就转变为,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学寓言?

前面提到,创作一个可以说明“市场从不失灵”的寓言(市场是不是真的“从不失灵”这个问题,暂且搁置不论),比创作一个可以说明“市场可能会失灵”的寓言更难(尽管如本书各章阐明的,这样的寓言往往似是而非)。

也许,我们可以期待《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一书的编者丹尼尔·施普尔伯,又或者其他经济学家,会为我们提供本书的续篇?

《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 (美)丹尼尔·施普尔伯编  罗君丽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6月


(作者为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要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帖子从今日热点被撤了?中美构建合作共赢的世界|《财经》年刊卷首语中美新起点|《财经》封面照搬拜登经济学不可取 | 经济学人社论三无人员新购首套普房不再征税,重庆房产税新政意在何为?2024《财经》长青奖评选正式启动王德威|现代中国文学如何看历史?文学史何为?七律 步月下感怀韵和双碳三周年,从目标到行动|2023《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双碳三周年,目标与行动|2023《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美国同意!三星海力士提供设备!意欲何为?房地产的新逻辑与新思路|《财经》社评美国两党参议员访华,意欲何为?进一步夯实复苏之基 |《财经》社评接《财经》采访——对抗失眠,寻找隐蔽的睡眠阻力经济指标中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史|《财经》书评何为工卡?何为回美纸?何为combo卡?移民定居美国必了解!口罩后面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何为夫妻?何为幸福?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我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增发万亿国债,国家队出手了|《财经》封面房贷利率降了,还有人提前还款吗?|《财经》封面经济学家赵耀辉评诺贝尔经济学奖:数字行业发展可以弥补女性“生育惩罚”重视盘活存量资产|《财经》社评中国大邮轮启航|《财经》特别报道超越恐惧和贪婪——人人宜读的投资心理学 |《财经》书单​数字时代的齿轮与怪物:“述行性”的视角|《财经》书评中国资管行业正面临“重置”|《财经》封面红色日记 办学习班 10.16-31同学会想到化解债务面面观|《财经》社评追忆2016年记者会:李克强答《财经》问新经济和新动能稳中美就是最好的稳预期|《财经》社评经济学入门经典《小岛经济学》理性认知世界,重塑发展逻辑‍|《财经》年会2024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