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苏钢?
转载自 | 巨潮WAVE
作者| 谢泽锋
7年前,陆家嘴以85.25亿元的高价,击败各路豪强,竞得苏钢集团旗下绿岸公司95%的股权。能让一家上市公司一掷千金,看中的就是后者手中的苏州高新区17块土地。
彼时,正值房地产的黄金时期,这一优质地块吸引了融创、绿地、金隅等房企争抢,经过高达222轮的竞标后,最终花落陆家嘴。
谁曾想,祸患就从此时种下。
如今,这些土地上已经盖起了学校、幼儿园、住宅和健身公园,有些项目已经交付,且已有住户入住。
就当陆家嘴以为即将迎来投资的收获期时,却从环保部门获悉,其中的14块地存在污染,该地原为苏钢集团老区焦化区域。根据网络舆论,污染严重的地方,“只能把地上建筑物全部拆除,重新做无害化处理。”
这一消息如同惊天炸雷,“幸运儿”变成了“倒霉蛋”,陆家嘴万般煎熬之下,将苏钢、环评机构以及苏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高新区告上法庭,索赔100.44亿元。
目前该项目已经停摆,相关楼盘都已经停止销售和验收。这个几乎是中国地产史上前所未闻的炸裂新闻,直接引爆了资本市场,购房者、建筑工人、供应商、股民,以及“冤大头”陆家嘴,都遭受着一场浩劫。
这桩纠纷,也连带出苏钢集团的狗血历史。这家成立66年的钢铁企业,在加入北大方正后,就没有再过上安宁日子。
多方严重损失
222轮的惨烈角逐之后。
故事还要从7年前说起。
2016年10月17日,苏州一场土拍吸引了众多地产豪强,他们摩拳擦掌,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
出售标的是苏钢集团旗下绿岸公司95%的股权,而让这些地产大佬眼馋的是,绿岸手中的“优质地块”——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开发总体量157万平方米,位于苏州高新区,是当地首个百万方城市区域综合体,也是彼时苏州体量最大的地块。
2016-2017年堪称地产界“最后的疯狂”,地王频出,市场火爆,房价大幅上涨。任何一家想要有所作为的地产商,都不愿放弃这个长三角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机遇。
当时,决心走出上海的陆家嘴,也想搏出一片新天地。经过222轮的惨烈角逐,陆家嘴豪掷85.25亿元将其收入囊中。要知道该资产的挂牌价格才有31.5亿,溢价1.7倍。这个交易价格甚至超过了当时苏钢集团的总资产。在处理各种债务后,还能净赚10个亿。
拿到心仪的地块,陆家嘴野心勃勃,将其定位为百万方城市区域综合体,更是视为公司走出上海,业务多元化转型的样板;苏钢方面拿到巨额资金,成功走出亏损泥潭,可谓双向奔赴。
住宅项目要想卖的好,教育资源必须到位,陆家嘴不惜联合伦华教育引进世界知名的雷丁学校,这是国内首所雷丁学校。但就是这所高端国际学校启动了“雷暴”按钮。
2021年,学校已经建成,9月就将迎来首批新生,而就在6月份办理办学许可证的过程中,苏州高新区环保局要求,对学校所在的2号地块进行土壤污染调查。
结果,环境评测发现苯并芘、萘严重超标,其中致癌物苯并芘超标50多倍,雷丁学校被勒令停办,甚至遭到542.7万元的行政处罚。
陆家嘴立即对其他区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4个地块存在污染。原本的资本金蛋变成一块块“毒地”,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将地上建筑全部拆除,对土地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
7年的努力付之东流,2800套房屋暂停销售、投资百亿的综合体项目沦为一座“无人区”。
现场照片,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如今大案在前,涉事方各执一词:
陆家嘴认为苏钢提供的挂牌信息与最终调查报告不相符,隐瞒了相关信息,不排除苏钢联合环境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
苏钢集团则紧急回应,如实披露可能存在土壤污染的风险,是施工方未按要求作业,导致二次污染;
苏州高新区的回复则更显“格局”——土地污染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本质上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引起的连锁商业纠纷。
三方各有说辞,但造成的各方损失综合起来远不仅是百亿元:
本应该入学的学生,已经被安排到其他学校过渡;原本计划在此购置房产的人们只能望而却步,已经入住的业主维权后已经退房;另外有十几户人家已经住在里面,他们的身体健康如何保证;以及,该地块周围的所有邻居都已经陷入恐惧和严重的利益损失之中。
已经签署或正在推进的项目,被无限期搁置,施工方、供应商连带背后的从业者的利益已经悬空。资本市场上,事件爆发后陆家嘴股价连续下跌,11万名股东遭受损失。
这个如此巨大的超级综合体,即将陷入无休止的诉讼纠纷之中,甚至不排除烂尾的可能,最后也可能沦为中国房地产史上又一个大名鼎鼎的烂摊子。
苏钢集团往事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双赢的完美结局。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
该项目所在的浒墅关,素有千年运河第一关、吴中第一大镇的称谓,西临京杭大运河,东接沪宁铁路、北有苏州绕城高速。凭借便利的交通优势,铁公水多式联运的模式,苏钢于1957年在这里诞生,在建国后的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世纪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都有过辉煌的历史。
2000年~2008年是冶金工业史上的黄金8年,这期间的2003年,北大方正入主苏钢。
在大股东的指引下,苏钢掀起了一轮新的产业转型。钢铁主业领域,在运河斜对面贷款投资,建立先进工艺的新厂区,形成年产120万吨的特种钢材生产基地。
当时的方正集团在新任管理层的带领下,频繁进行资本运作,资产规模急速膨胀。时任董事长魏新曾表示,方正收购苏钢绝不是资产置换,而是要做实业,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发展。
方正“画下的大饼”包括打造“低碳金属材料智造园”、“现代物流智慧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北大青年城创业园”,形成一个“北大方正·苏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指导苏钢向现代化、多元化的控股集团目标迈进。
但这些美好的愿景最终停留在PPT上。事实上,苏钢的钢铁主业已经无力回天,遑论斥资向其他业务扩张,而方正所擅长仍然是资产腾挪。北大方正东窗事发后,苏钢跟随大环境变化也陷入亏损黑洞。
严重的产能过剩积重难返,钢铁产业遭遇史诗级的重创。原国家冶金局局长赵喜子甚至曾经告诫行业,“一些钢铁企业要想好怎么去‘死’。”
2016年,苏钢资产负债率高达99%,也就是说,资产里几乎全部是负债。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苏钢已经亏损近8.5亿,
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已经被淘汰的老厂区,手握1000余亩土地,迎着二线城市地产沸腾的东风,苏钢大踏步跨界地产。
于是,苏钢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苏州绿岸,开发老厂区土地。起初想自己单干,但受限于开发实力和经验,且回款周期不足以弥补当前的窟窿,最终寻求整体挂牌转让。
将绿岸公司摆上货架也顺理成章,此后,陆家嘴慷慨解囊,苏钢得以脱困。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完美结局,谁曾想,它的续集如此夸张。
这其中有一个令人起疑的地方,老厂区分为焦化区及非焦化区,焦化区就是现在认定的污染区域,非焦化区并未发现污染。
苏钢大门,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要知道,苏钢此前的钢铁产能为100万吨/年,配套的焦炭产能达50万吨。2014年8月,老厂区全部停产,过往57年的沉淀,仅用两年时间就处理完毕,并将其转让,工业用地也转为住宅、商业和教育用地,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要知道,北京城南化工厂所在的大郊亭东南角,共计耗资10亿元,经过10年的努力才完成土壤修复,从停产到入住,用时整整15个春秋。
对于陆家嘴来说,在地产行业的浪潮巅峰上的投资决策未免太过心急,地产的诱惑和暴利,蒙蔽了决策者双眼,甚至做出一些违背基本常识的部署。
劫难余波仍在。
老国企苏钢在加入北大方正后,原本期望借助其科技和资本的力量,插上腾飞的翅膀,再现昔日之辉煌。但结果却,跟随方正的起落,不断地改换门庭。
从国资体系到原方正集团,再到如今平安系主导的新北大方正,苏钢发展最顺畅的时期可能还是最初的原点。
世纪之交,方正集团改制后,在魏新、李友、余丽为首的三人组掌控下,掀起了这家公司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但也是最为黑暗曲折的一页。
毒地事件可归为北大方正案的余波
魏新的招募下,李友入股方正集团,并担任CEO。在他治下,方正借助资本杠杆急速狂奔,2亿收购浙江证券、3亿拿下西南合成、注资6亿重组泰阳证券、收编苏钢、武汉正信,一路攻城略地。
两人携手的14年间,北大方正的净资产从2001年底的15亿元膨胀至2015年的650多亿,高达42倍的增幅。
然而一切在收购民族证券的漩涡争斗中,画上了休止符。
2014年11月,李友、魏新等高管被实名举报,随后,北大三人组被带走调查。最终,李友以内幕交易罪等被判4年6个月,后来因罹患肝癌而获准保外就医,这期间,李友还向北大方正开战,要求退还200亿的资产。
苏钢在大股东的风雨飘摇中,陷入经营困境。
苏钢集团股权结构,来源:天眼查
曾经的北大方正与清华紫光、联想集团,并称中关村三大高科技企业,更被看做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头顶北大这所顶级院校的光环,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下,实则是败絮其中。
方正集团几乎将所有的经济犯罪都搞了一遍,内控混乱、隐形持股、暗箱改制、内幕交易、影子企业众多、关联交易泛滥、内外勾结、治理失衡等等不一而足,在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下,难以厘清其真正的面目。
最终,全集团积累了3400多亿的债务,净资产中有233亿元流向“体外公司“。
破产重组后,由平安系主导,新方正集团诞生,北大方正正式进入新时代,但过往劫难的余波,仍旧影响着众多的子公司。
苏钢就是其中之一。
写在最后
早在2021年底,“毒地块“就已经被发现,直到最近的百亿诉讼大案,才弄到尽人皆知的地步。苏钢集团和陆家嘴,一个敢卖,一个敢买。
表面看,这是一桩涉及金额巨大的商业纠纷,是北大方正当年烂摊子的余波。但往深处看,就能发现其实质是房地产狂飙突进时代留下的恶果。
这桩100亿的诉讼案件,一开始就打到了江苏高院,光是诉讼费就得交5026万元,也注定了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纷争。如今,双方各执一词,真相即便厘清,责任也很难划归清楚,责任即便划归清楚,当年的始作俑者也早就身陷囹圄,始作俑者的责任即便可以追究,如今的他们又能负担得起什么呢?
这个事件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一个并不光彩的阴暗角落,而那些身处这个阴暗角落里的所有受害者,恐怕只能自求多福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