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又被挂上热搜的00后,没惹你们任何人

又被挂上热搜的00后,没惹你们任何人

其他


开学了,大学生们纷纷返回学校。

有人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有人带着家长执意给装上的家乡特产。

也有人,带着一个“刺头”的称号。

刚过去的暑假,是大学生回家休息、充电的好时机。

但有不少人在家,电没充成,反倒被家长里里外外嫌弃了一通。

除了常规的“睡觉太晚了”“中午还不起床”“就知道玩手机”以外,很多人被家长批评的原因是——

“你怎么总是挑事儿?”

而这些在家长口中爱“挑事”的年轻人,拥有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共同称号——“小镇刺头”

“出去上个大学,
你怎么成了刺头?”

上一个火起来的“小镇”名头,可能还是“小镇做题家”。

如果“小镇做题家”说的是出身小镇,通过努力读书考入一流高校的学子,因为“缺乏一定资源和眼界”遭遇的困境。

那么“小镇刺头”,则是在大城市读书、工作一段时间后,习惯了另一种生活模式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后的格格不入。


具体表现为面对小镇、小城错综复杂、“只可意会”的人情世故,拒绝被绑架,积极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


追根溯源,“小镇刺头”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小红书上。一位在上海读书、放暑假回家的大学生@Three Water发了一个帖子——

从回家那天开始,她就被爸爸埋怨“喜欢挑事”。

小红书博主@Three Water分享自己的经历

她具体讲了三件与“吃饭”有关的事情。

第一件事,妈妈在饭店充钱。

明明饭店说的是“充5000送1000”,卡里一共存6000元。

可是去消费一次之后,却被告知“送的1000是消费券,一次消费只能抵扣100”。

女孩果断要求退卡,并警告对方涉嫌诈骗,要打12315举报……

在女生强硬的态度下,店家给他们退了卡。

可父母却拦住她“别举报”,因为他们认识饭店高层,不想撕破脸,不如息事宁人。

第二件事,女孩和妈妈为家庭聚会订餐。

他们订了一桌七八百的菜,店员却说“包房最低消费980,不够也按这个价格收费。”

女孩称饭店的做法违法,侵犯消费者权益,要去举报。

可是又一次,这件事因为妈妈在饭店“有熟人”,而没了后文。

仅仅因为工作人员怕被女孩举报,取消了给他们的“最低消费”限制。

拒绝被熟人“绑架”/《我,到点下班》


第三件事,排队吃饭。

他们一行人排了一个小时,却被一位“和拿号的人认识”的顾客插了队。

女孩很生气,当即上前和服务员理论,对方却死不承认。直到她拿出拍摄的视频作为证据,才收到了对方的道歉。

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于是在父母眼中,女孩“每天都在挑事”。

女孩也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小镇刺头”。

可她认为自己并非是在“挑事”,只是在遇到不合理的规则、不公平的待遇时,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帖子一发,本来她只想吐槽自己在家的遭遇,却引起许多在家同样“受尽了委屈”“一肚子憋屈”的年轻人,尤其是00后、大学生的共鸣。

“干得漂亮,在父母眼里,我也是不顾面子的刺头。”

“我爸说,举报是我最擅长的项目。”


最后,大家干脆“积极踊跃”地来认领这个称号——

我就是“小镇刺头”,怎么了?

这届年轻人,
为什么都爱当刺头?

就这样,一个看上去带有“负面”意味的标签,被年轻人赋予了些许“正面”的含义——

成了某种“规则捍卫者”的标志。

自称“小镇刺头”的年轻人,往往出生在小城市,在“熟人社会”中长大。

他们通过高考、求职,去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接受了学校和职场的“教育”。

挣脱了原本的人情世故后,对社会运作的“规则”,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再回到老家,无法习惯这里的许多“不合规”“不合理”的现象。

在脱离“人情”的地方,学会的为人处世规则和思维方式,让他们不认可老家人一些“过时”的理念,也不把老一辈十分看重的“面子”当回事。

他们做起事来,就事论事,只论对错;为人处世上不愿隐忍,不吃闷亏。

在遇到诸如外出吃饭、购物被宰时,家里人因为抹不开面子吃“哑巴亏”时……他们会不留情面地站出来,与不讲道理的人对峙。

该当场爆发的绝不忍到明天/《我,到点下班》


在小红书的“小镇刺头”帖子上了热搜之后,微博、知乎、朋友圈里,也有许许多多年轻人站出来,分享自己勇当“小镇刺头”的事迹。

有的网友,因为快递驿站不合理的收费规则,和工作人员据理力争。



有人因为外出吃饭时,饭店不给开发票,打了投诉电话。


也有人看不惯老家满大街的“无证驾驶”和“违规营业”,已经去了两趟法院。


可这些只是在遵循规矩办事、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到了家长眼中,反倒成了“特立独行”和“不成熟”。

在家长看来,自己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某些“潜规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而在身边都是熟人的小镇,儿女要出手“整顿”的,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招架不住的熟人社交、逃不开的人情世故……

两代人的观念碰撞,就会在一些“鸡毛蒜皮”里产生冲突。

比如,有年轻人去药店买药,被药店给了马上要过期的药,想要回去找店员解决时,父母只会责怪他:

“谁让你自己买的时候不看好的?”

在饭店的菜里吃出头发,想找服务员理论时,被父母按住:

“一根头发怎么了,别那么得理不饶人。”

类似的说辞,还有忍忍得了、别那么娇惯、年轻人不要太冲动、大家都是熟人、撕破脸不好看、读点书不得了了……


在父母和稀泥的态度之下,有些人也只好作罢,看在“爸妈的面子上”,息事宁人。

老一辈的顾虑也可以理解,毕竟子女只在暑假等特定的时间回老家,“大闹一番”之后,挥一挥衣袖又离开了。

可是父母还要继续在这里生活,将不断面对相同的问题。

“熟人社会”的不合理也好,为人处世的种种限制也好,都无法因为子女的一两次投诉、“出头”而彻底改变。

因此,哪怕有时年轻人是为了父母和家里人好,想要撕破人际关系的虚伪面具、“仗义执言”,也会面对长辈的不理解,甚至批评指责。

不喜欢“虚的”/《流金岁月》


归根结底,在许多年轻人被称为“刺头”的场合里,犯错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熟人之间的“道德绑架”和不合理的“潜规则”。

所谓的“小镇刺头”,也不是真的大城市和小镇的对立。而是规矩和人情、“白纸黑字”和“只可意会”的对立。

两代人、两种思维相碰撞,造就了一批父母口中的“刺头”,也造就了一代回不去故乡的“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

回不去小镇


从“小镇做题家”到“小镇错题集”,再到如今的“小镇刺头”。

在现在的互联网语境下,“小镇”这一标签的出场率很高。

从小镇走出的年轻人,往后是扎根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出生长大的小镇,也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解答的课题——

回去,要面对的是数不尽的家长里短,自己看不惯的“漠视规则”和“熟人交际”。

留下,却要背负高昂的房贷、车贷、生活费用,面对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中生活的压力。

就像那句话说的:“城市装不下身体、故乡装不下灵魂。”

城市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的人/《流金岁月》

被“小镇刺头”们不断挑衅的人情世故、面子问题,正如王小波为《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写的序中说:


“李银河把村落文化看作一种消极力量,是因为这种文化中,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眼前这个自然村里,把宝贵的财力全用在了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上。


生活的意义变成了博取村里人的嫉妒、喝彩,缺少改善生活的动力。


这个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分量太大,把个人挤没了。


离开家乡的“小村”、去到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挣脱了“村里人”的束缚。


在陌生的地方,没人认识你,熟人带来的益处不再存在,捆绑也不再存在;


人口频繁流动的大城市,拼命维护关系的收益大大降低,小镇里的邻居可能十几年如一日,城市里你的合租室友可能明天就与你分道扬镳;


没了人情、没了关系,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靠规则、秩序来维护,年轻人也就习惯了按章办事。


贾樟柯电影《小武》里的典型中国小镇


但是,城市并没有那么容易“安家”。许多人拼尽全力,也只是在为房租和日常开销疲于奔命,不免生出一些“离开”的念头。


在豆瓣“拜拜啦一线城市”小组里,聚集着3万名对离开一线城市“蠢蠢欲动”的年轻人。

买不起的房子、落不了的户口、看不到前景的工作、单程超过一小时的“极端通勤”,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他们离开的理由。

豆瓣“拜拜啦一线城市”小组

可一个在大城市待习惯了的年轻人,回到小镇,又会发现自己陷入新的困境。

例如,生活成本降低了,但工资也大幅打折;有的公司不规范,连五险一金都不交;不仅职业前景渺茫,生活的乐趣也减少了……

因为见过更大的世界,他们就更不甘心,回到风平浪静的小镇。

“左右为难”之下,有人就暂时在大城市飘着,忍受着长距离通勤和那份“没有自己的家”的不安定。

懂的都懂的早晚高锋/《北京女子图鉴》

有人尝试回老家找工作,却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和人际交往规则,下意识地想改变周围人,却被当成“刺头”。

有人“折中选择”,放弃竞争激烈的北上广,在成都、杭州、南京一类的二线城市扎根,却发现二线也有二线的“卷”。

结果既没得到小镇的清闲,又失去了一线的机会……

对于“宜居城市”,对于“理想生活”,也许从来就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面对着大城市和小镇的割裂,也没人能告诉“小镇刺头们”该往哪儿走。

但他们依然,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不停地走着;偶尔回家歇歇脚,做几天“刺头”,为小镇或父母“刺”出一些贡献——

举报恶意停水,改变家乡持续了及二十年的“半夜停水习俗”;
在自家门口贴上“禁止停车”的标识,和常年在这儿停车的邻居据理力争;
在爸妈遇上饭店的“霸王条款”准备吃哑巴亏时,举起法律武器与之理论。


哪怕被父母称为“刺头”,也不能忍气吞声,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事物妥协:

“我们只是想维护自己的权益,没惹你们任何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顶流网红自曝饭局私密经历,打脸多少人: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汉人,唐人,华人,中国人的正确定义60年一遇极端高温,8000万人受灾:这座没上热搜的城市,扛下了所有委屈北京街头,一只不属于任何人的小狗去世了生了3个女儿却被侮辱成狗?她分家产闹上热搜的婚怎么又不离了…第一批整顿职场的00后,已经提前退休了热心肠狗狗怕河里的鱼溺水,一顿操作把鱼救上岸,鱼:我没有惹任何人…果蔬的喜讯(二十)伊能静儿子现状曝光!穿女装上热搜的他,还是个雅思8分的艺术家我的消费观“杨天真,别走!”曾被骂上热搜的“搞钱一姐”,竟遭网友喊话回归:37岁的她,究竟牛在哪儿?全球最强智算来了:12000000000000000000(别数了18个0)FLOPS!第一批进入大厂的00后,后悔了吗?在美国161,无食、自买遭解雇“为了国家,你可以跟任何人上床”如何培养一名高素质老板?老板:我没惹你们任何人美国惊现"神秘连环杀手",2个月内夜袭枪杀5人…警方:毫无头绪,任何人都是目标!被骂上热搜的“安福路小公主”,背后真相让网友闭嘴……最该上热搜的照片,被李易峰压过有些苦真duck不必,别活在任何人的期待里第一批开学的00后,已经“破产”了很短的一段话,适合任何人原来女明星上热搜的套路,都是她玩剩下的《桃花坞2》:没想到,这部被「黑」上热搜的综艺,居然是教科书级的职场社交课!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离婚3年后,李小璐又被骂上热搜:整成网红,不配当妈?冲上热搜的这3人,让人看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和善良不一样的00后,聚焦雇佣关系新变化 | 特别策划8万名游客滞留,7天确诊近千例,全市封闭,被骂上热搜的三亚,真的太难了...靠善举频上热搜的鸿星尔克能持久吗?法西斯和社会主义追求相同的乌托邦普京谈能源问题:“不针对任何人”现在的00后,成长速度比我们快太多了好莱坞震撼内幕曝光:“任何人得到的角色,都只是因为他先婉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