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让孩子痛苦的家庭关系,它排第一

最让孩子痛苦的家庭关系,它排第一

公众号新闻

以下文章来源:壹心理;

作者:晴岸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痛苦的“夹心人”

一对父母开车外出,留下儿子独自在家。

晚上,小男孩听到电台报道了一起车祸,十分担心。

就在此时,父母回到了家里。

爸爸悲伤地说:

“你妈妈车祸去世了,只有我活了下来”。

妈妈则告诉他:

“爸爸死了,妈妈是唯一的幸存者”。

小男孩看着面前的两个人,非常恐惧:

到底谁说的才是真话?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诡异:

爸爸带小男孩出去玩,完全无视一旁的妈妈;

妈妈做晚饭,只做两个人的菜,完全看不到在对面的爸爸。

他们都只和孩子说话,却对对方熟视无睹。

渐渐地,小男孩明白了:

父母都看不见彼此,但自己却能同时看到父母。

后来,小男孩在相处中向父母透露了这一秘密。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激烈的争吵。

小男孩在父母之间,不断地传递着他们伤人的话:

“你不在了,真是太好了。”

“我终于看不到你了,好开心。”
渐渐地,咒骂开始升级,双方的语气变得越来越怨毒。

小男孩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晕倒了。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同时看到爸爸妈妈了。

两难中,小男孩选择了跟妈妈一起生活,从此以后,他再也看不到爸爸了。


这个故事来自于电影《继续活下去的5个故事》。

电影最后,妈妈带小男孩去看医生,真相才被揭示:

原来,爸爸妈妈根本没有出车祸,也没有什么吊诡的情节。

这一切,都只是隐喻:

小男孩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吵架打架。

一开始,父母冷战,假装看不见对方;

后来,夹在中间的小男孩成为了传声筒;

最后,小男孩被迫站队,做出自己的“选择”。

原来,在孩子的心里:

因父母吵架、冷战而变得有毒的家庭氛围,就像恐怖片一样,可怕而压抑。

这也是现实中,许许多多家庭的样子:

明明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却要卷入无辜的孩子。

让孩子成为痛苦的“夹心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关系中的三角化。

这个概念由美国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莫瑞·鲍恩(Murry Bowen)提出,即:

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减少两个人之间的正面冲突,使关系暂时平衡。

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对夫妻原本在吵架,但当要触及到核心矛盾、情绪马上要激烈起来时,他们突然就不和对方说话了,而是把孩子卷进来,痛心疾首地对他们说:

“女儿你说该怎么办?”

“女儿你说说是不是这样?”

这样做,既能避免彼此发生直接冲突,还能通过跟孩子说话,向对方传递一些信息。

这么看,“三角化”对处于矛盾之中的两个人确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

但却忽略了这场“战争”里的另一个人,那就是孩子。

如果三个人中,孩子一直是另外两个人解决矛盾或攻击彼此的工具,在这份关系中,孩子就被三角化了。



“我就像父母的拳击手套,
拳拳都打在我身上”

我们都知道,父母吵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但造成影响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吵架本身,而是这种三角化的关系。

那么被“三角化”,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a. 承担了许多不属于自己的压力

曾有一位网友述说自己的经历:

“很多年以来,我都像是拿着一本字义扭曲的字典,‘我爱妈妈’的同义词是‘我恨爸爸’,‘我希望妈妈开心’的同义词是‘我不想见到爸爸’。

我妈妈在婚姻里被我爸爸伤害了,而我要被当作惩罚我爸爸的刀俎。仿佛八岁的我的身体里,已经住着一个三十六岁的婚姻不幸的女人。那时候的我连男孩子的手都没牵过,却要和我妈一起咀嚼一场失败婚姻里的龌龊。

最白热化的时候,妈妈不许我叫‘爸爸’。她说反正这个男人不负责养你,就没必要叫他了。小学六年级我生了重病住院,爸爸给医院打来电话的时候我妈正好在旁边。那时候我发着高烧,一边夹着电话一边小心地窥探她的脸色,她锁着眉头瞪我,我没能叫出那声‘爸爸’。

挂下电话,我第一次想,就这样病死也挺好的,会少很多烦恼。”
这段话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

当父母决裂的时候,孩子会自责得宁愿死去。

因为无论选择倾向于哪一方,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背叛。

如果这时再把孩子当成筹码,强行要求孩子选择、站队,就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强烈的痛苦和分裂。

这就是典型的三角化。

父母都很“看重”孩子,都希望能够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和亲近。这时候,孩子就被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成了父母权力的来源和象征。

处在这个位置的孩子会非常痛苦、为难、小心翼翼,担心自己的话或举动成为父母冲突的来源。

父母的矛盾和情绪,好像都变成了自己的问题。

“我就像是父母的拳击手套,他们看起来是在打对方,其实都打在我身上。”

b. 抑郁症状躯体化

这也是被三角化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于某的父亲嗜酒,他的母亲对此深恶痛绝。

于某完全同意母亲的看法,他从不主动要求见父亲,并且表现出对父亲很鄙夷的样子。

但是长大后,酒开始对于某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他无法克制住自己想喝酒的冲动,经常喝得烂醉如泥。

每次母亲斥责他,于某自己也总是羞愧懊悔,但就是无法改变。

后来,心理医生帮于某找到了他嗜酒的原因:

原来,他心中无比渴望对父亲的认同,而嗜酒是父亲最明显的特征,所以他就以嗜酒的方式表明,他还是父亲的儿子。

对于孩子来说,他要长大,必然要一定程度内化自己的母亲,也要一定程度地内化自己的父亲。

而当父母之间长期失和,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那么孩子的感受就是自我分裂、自我作战。

孩子无法将恐惧与不安“意识化”“语言化”,就只能“躯体化”“行动化”。

所以,当孩子出现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解的身体症状或“问题行为”时,父母就该警惕了,这时在孩子身上用力恐怕是没有效果的,而是应当把注意力放在调整关系上(父母之间的、以及孩子与父母的)。

关系变好了,孩子的很多问题会不药而愈。

c. 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大人,与家庭分离

心理学家陈海贤曾说过,他的一个来访者的父母经常打架、冷战,而她一直充当父母之间传话筒的角色。

妈妈如果和爸爸吵架了,就会对她说:

“你去跟你爸说说。”

幼小的她就会忠诚地、费尽心思地把妈妈的心情、感受、种种“夫妻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都说给爸爸听。

爸爸听完,要么气急败坏地开始跟她争论,对她倾泻之前的怒火和愤恨;要么就一句:“你把这些话跟你妈说去。”

她又得回头和妈妈反馈。

她感到很无力、很压抑,感觉自己像一个桥梁一样,他们有什么问题,都需要通过她来沟通,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这个角色是否正当而是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承担下来了。

陈海贤就对她说:“你知道桥梁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桥梁是被固定的,它没有办法找自己的路。因为桥梁知道,如果它离开了,桥梁的两头就会变成两座孤岛。”

常年在家庭关系中被三角化的孩子,很难独立去开拓自己的世界,因为潜意识中自己必须留在家庭里,一直充当父母关系的纽带。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孩子一直被迫照顾父母的情绪,平衡父母的矛盾,无法做孩子,而是在精神层面给父母当父母,长大后很难不厌恶人的虚弱和脆弱。

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当伴侣身体虚弱或情绪脆弱,想依赖他的时候,就会厌烦透顶,压力山大,拒对方于千里之外。

小时候被父母过度依赖,所以早就恨透了那些依赖他、使用他的人。

因为父母都是“自己人”,被合理化了,孩子意识不到恨。长大后,就会恨成年后亲密关系中想依赖自己的人。

其实有时负面情绪,可以成为情侣之间增进了解和亲密的方式,但从小被“三角化”的孩子,恐惧回避情感融合。

因为情感融合,对他来说意味着被剥削。


如何摆脱三角化给人带来的影响?

海灵格说过:“孩子们的爱是无限的……通过受苦而和他们的父母联结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但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要做的是:

把矛盾还给你的父母。

告诉自己,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也无论你多么关心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

不要以消耗自己的方式拯救父母,也不要因为父母糟糕的生活、糟糕的命运而感到自责、愧疚。

你不是他们人生失败的原因,没有你,他们的人生一样糟糕。

不妨试着调转方向,拯救你自己。

如果这个家庭系统不能保护你,那么你首先要考虑的:

是离开这个家庭系统,保护你这个第一受害人。

贫血者无法献血。

如果将来有力量了,可以试着去影响父母。

但在自己都很贫乏的状态下,不要榨取自己,做父母的精神养料。

先爱你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电影《继续活下去的5个故事》
陈海贤《了不起的我》

作者:晴岸,心理学硕士,年轻妈妈,一个大千世界耐心的倾听者、记录者。知识星球:晴岸心理。
编辑:朴素的树、虫子;图源:unsplash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2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重大且令人痛苦的冲突!加萨和北非牧者呼吁以哈停止对平民的伤害今年要“烂大街”的冬装,它排第一自出生就被灌可乐,澳2岁童20颗牙齿全被拔光!华裔牙医:最痛苦的手术(图)“家庭关系顺序对了,生活就顺了”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内耗太多,改变太少这些年这些人这些事—回国散记之台海以色列的反击前景:这是一场艰难痛苦的民族战争中国最被低估的吃辣大省,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第七章第二节 哥白尼的日心说燃情岁月1989(26)你现在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和孩子的关系,决定他20年后的命运!比熬夜还催人老的几个习惯!熬夜只排第3,排第1的竟然是……女人衰老的“催化剂”:勤洗头仅排第2,排第1的,35岁后竟越做越上瘾!最容易毁掉关系的行为,它排第一俄罗斯方块能终结你痛苦的回忆?2023 API 排行榜新鲜出炉!用的最多的 API 协议,它排第一!让孩子在具有松弛感的家庭里慢慢成长|国庆伴读《涉过愤怒的海》“家庭问题”引热议|鲁迅:“中国旧理想的父子关系,早已崩溃”新加坡人幸福感下降?家庭关系满意度却特别高!背后原因曝光......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孩子优不优秀,和家庭关系太大了真正和谐的家庭关系当以“伴侣”为重心,最该疼你妈的是你的父亲、不是你!死里逃生,大病初愈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是一场自编自演的“内心戏”缓解更年期痛苦的6个实用小方法中国最治愈的美食,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这届年轻人想逃离父母的原因,它排第一43岁黄峥财富1年增长1000亿,52岁的马化腾身价2800亿排第二,张一鸣只能排第5舒服的关系,是没有期待的关系发“死全家”的毒誓,是文学城中看到的无歹。----读土豆--禾苗等的话澳洲医疗重大突破! 让无数人痛苦的流行病, 不手术也能治愈, 永久预防维州亚裔女子夜晚家中惨死!4个孩子痛失母亲,嫌疑男子被捕澳亚裔女子夜晚家中惨死!4个孩子痛失母亲,嫌疑男子被捕超高颜值,完整分级体系,一款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的宝藏APP红薯真的能让孩子痛快拉屎,但这样吃就有问题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