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一秒变e,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法宝”健康2023-11-16 10:11*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社交牛杂”是听上去有些戏谑的网络梗,它是“社牛”和“社恐”的混合版本。这个不太正经的名词总让我想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面,它让人百吃不厌的原因,在于它充分满足了需要变化的挑剔味蕾。文|卡生“社交牛杂”人既有社牛者的开朗疯癫,又有社恐者的唯诺胆小。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着无缝切换。通常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时,会表现出活泼、疯癫、人来疯的样子,如遇到陌生人,则显出拘谨、克制、胆小的一面。“社交牛杂”人很常见。比如我家里养的猫们就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牛杂”(也简称“社杂”)症状,在家里时称王称霸,打架斗殴,俗称“窝里横”,一旦带出门看医生,便蜷缩在猫包里开始它们紧张的“怂货”表演。如果说,这是出于动物对未知环境不安全感的本能反馈,那么在人类身上发生的“牛杂”情况则要复杂得多。插图|豆角上台艺术工作室沟通分析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父母自我状态,也就是像父母的角色一样,起到警醒和规范的作用;成人自我状态,对现实状况做出判断,并且选择我们认为较佳的问题解决办法;儿童自我状态,保存着小时候的思想、感觉和行动,即使我们长大了,仍会以过去的经验来反应。平时,我们会以成人状态示人,但当我们和朋友相处时,就可以放下防备,做出一些幼稚的举动。在自我认知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一些社恐,虽然不严重,但它曾经给我在社交中造成过许多困扰。当与我那些看上去就很社恐的同事分享这种情绪时,她们常常会控诉我那些“社牛”的具体表现。我开始也很纳闷,为什么我在关系很近的人眼中与自我的认知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偏离?《我的解放日志》剧照感谢MBTI人格测试,我的测试结果是i人,但这依然无法让同事们信服我有社恐,直到我的一位e人同事向我们解释了一番,所谓内向型人格(i人)和外向型人格(e人)的真实区别,并不是它们真的指向一个人是社恐还是社牛,而是表示一个人的能量是来源于独处还是社交。换言之,i或者e只是一个倾向性指标,i人更喜欢独处带来的能量修复,e人更热衷于在社交过程中获得能量。对照我的个人性格,这充分地解释了在“他人眼中”和“自我眼中”的认知偏离。我是一个可以七天不出门,和同城好友半年不见面,十分享受独处,从来不会产生孤单感的人,而社交,在我看来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应对的事情。每次在觥筹交错回到家之后,我都会产生深刻的厌倦。“啊!快把人累死了。”如果与好友见上一面,掏心掏肺地聊一晚上之后,我需要平躺两天才能缓过劲儿来。所以我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在北京生活,北京的大,让我为控制社交次数找到了完美的借口。《今生是第一次》剧照我承认,我并不是“社交牛杂”中以“亲疏关系”作为分界线的人,虽然大多数我们提到的“社交牛杂”都处在这样的一个横向坐标之中。我的“社牛”和“社恐”是一个纵向坐标,前者像是我浮于海平面的保护壳,后者则是海平面之下的真实内在。一方面,这来自工作的训练,记者是一个必须支棱起来与陌生人聊天的工作,回想我初入这个行当时,为了不在陌生人面前紧张到忘词,我每次采访的头一晚上都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第二天的采访问题,这样的“社恐脱敏训练”很快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影响。随着经验的丰富,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即使内心慌成一片,依然可以对着陌生采访对象抛出一些即兴的话题。只有我自己知道,刚才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的情绪崩过。图源|视觉中国另一方面,我是一个从小就很能察言观色的小孩,虽然看上去大条,但心思却异常敏感,我会在一场聊天过程中,通过一些微小的表情和对方的用词,立马觉察出对方情绪的变化。小时候,我妈常常会在各种阿姨面前夸赞我有眼力见儿,但这实际给我带来很多痛苦,我不太能接受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正面冲突,我更习惯在此之后重新判断和对方的关系,并以冷暴力的形式表达我的不满。当我成年之后,我仔细地思考过,为什么同样是矛盾冲突,我在面对陌生人和亲近的人时几乎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因为与亲近的人一旦发生激烈冲突,已然没有了修补的回旋余地,但与陌生人,我没有这种心理暗示,反而可以直接地表达我的不满。虽然不是讨好型人格,但是在多人社交的环境里,我会表现得积极、热络,并具有充沛的表达力,尽量维持一种不尴尬的友好场面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由于在社交场合我习惯性维持一种高亢的状态,这让我能量消耗严重,所以我每个月都会定期出现一两次极度社恐的状态,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什么也做不了,手机扔得远远的,直到我能重新与人沟通交流。只不过,这样极度社恐的状态随着年纪的增长,日益变成了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来切换的自主模式。(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46期)排版:初初 / 审核:杨逸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大家都在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