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的善心:中国民间公益的数字化之路
每年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中华慈善日的历史并不长,从2016年立法确定到现在,才六个年头。但中国文化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回顾中国民间慈善的历史,不难发现,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民间慈善也不断壮大。
2004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这个由中国民营企业家组成的公益组织,开启了民间慈善向专业化迈进的进程。
这一年12月,“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下设“老牛专项基金”。一般被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慈善家族基金会。
公益慈善事业与中国的其他边缘改革一样,民间发起,得到顶层确认。第二年3月,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说法。
虽然有了顶层支持,但一切还得慢慢来。福耀玻璃的老板曹德旺,以慈善著称,2007年,他打算捐出福耀的市值达到105亿元的股票成立基金会,他找到福建省慈善总会向省领导提出这个想法,但由于这一块在法规上尚属空白,最终也没有如愿。
这一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QQ同时在线的人数,也突破了3000万。在这些数字被社会新闻津津乐道的同时,悄然之中,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成立公益部门,或出资设立公益慈善基金会。从一开始互联网就和公益接下了密切的关系。
说到中国公益,一定绕不过2008年。这一年汶川特大地震,激发了社会中的善心与善行。
有力的出力,志愿者奔赴灾区,有钱的出钱,很多人选择捐款。捐款渠道较高的交易成本也凸显出来。地震发生之后,各公募基金都公布了募捐账号,但那时并不像现在,银行汇款都可以网上进行,公布账号没多久,银行就已经下班了。
公众捐款成本过高,民间主体没有资质,都限制了当时民间公益的发展。某种程度上,那些通往灾区的路上拥堵着的物资、人,都是因为社会善行没有办法向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只能身体力行,但却因为缺乏组织、专业性,力不从心,才导致的乱象。
当时,尚不成熟的网络支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时中国的三大支付平台腾讯财付通、淘宝支付宝、易宝支付均开通了快速捐赠通道,截至2008年年底,共募集善款超过6000万元。在QQ平台,不到7天的时间,网友也捐款超2300万元。
电商带动网络支付,网络支付带动公益,商业与慈善相辅相成。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再次掀起全国性慈善捐赠高潮。《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要求所有渠道募得善款全部须汇缴到民政部,由民政部拨付青海政府统筹使用。随后,这引起社会各界激烈质疑和讨论,政府最终调整了有关政策。这是民间慈善对自身位置的一次确认。直到六年之后,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才开启了中国民间与政府同为社会筑底的慈善法治时代。
2011年4月,邓飞联合500名记者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免费午餐基金作为民间力量率先行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家行动。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如果说汶川地震是中国公益绕不过的事件,那么,郭美美就是中国公益绕不过的人。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爆发,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导致了对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整个社会慈善的极大不信任,捐赠数额锐减。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7月全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2011年全年捐款数则比2008年减少了18%。
事件的余波影响之下,到了2012年、2013年,中国全年的社会捐款数仍然低于2010年。
2014年起,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超过25%。以腾讯公益为利,筹款突破1亿元,其中八成来自移动端支付。2014~2016年间,根据《腾讯公益十周年报告》,移动捐款占比从接近80%快速上升到了98%。
中国互联网公益迈入了移动时代。
麦克卢汉有“媒介即讯息”的论断,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
同样的,技术形态也在改变中国慈善。
基于网络支付、网络平台的配捐,激发了中国社会的慈善意识。
2015年9月7日,第一届“99公益日”活动正式开启,配捐额设为9999万元。媒体、公益组织、企业、明星踊跃参与,高达205万人次的网络捐赠,三天捐款1.279亿元。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99公益日的捐款人次、筹款总额等都稳步提高,相关项目涵盖疾病救助、扶贫救灾、助学、环保、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如今已经和美国Giving Tuesday、英国全民公益节“红鼻子日”共同跻身全球最大公益节之一。
到了2019年,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平台已有20家。2018年,这20家平台共为全国1400 余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 2.1 万条,参与人次超过 84.6 亿,善款总额超过 31.7 亿元。
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也发挥了作用。2016年8月,支付宝上线蚂蚁森林,用户通过地铁出行、在线缴费、网络购票等低碳行为,就可以在蚂蚁森林中积累二氧化碳,当用户积攒满17.9kg时——这正是一颗梭梭树一生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会在阿拉善种下一棵真正的梭梭树。用户的行为直接转化为公益激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捐款的上升,中国慈善事业螺旋上升,老问题又在更高层次上出现了。
2017年募捐项目“小朋友画廊”,帮扶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及自闭症患者,成为当时的刷屏级现象。但随后网上出现对钱款去向的质疑。
这个问题其实是互联网与公益结合带来的。公益组织不像商业公司,与股东有财报等沟通机制。公益组织对于大额捐赠人,相对来说,透明度更好,因为大额捐赠人的款项,足以负担沟通成本,可以专人、专项的汇报。但互联网公益,捐赠人多、分散、小额,沟通成本很大,但他们对透明度的需求不低,加上网络的意见聚集效应,这往往会造成舆情。
技术需要要更高层次上解决新问题。
首先是解决信任问题,让人看得到钱款的去向,其次,这顺带可以解决激励问题,毕竟,看得见自己的善行,人在自我满足上得到回报之后,会更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善行的意义,会激发出更多的善行。从这个角度,透明化、及时的反馈,对于慈善机构来说比商业公司更加重要。幸运的是,沟通、促进信息的流通、乃至客户体验,正是互联网的长项。
“小红花来信”是一个慈善互联网产品。关注后,你所关注项目的进度都会推送给你。公益机构可以在这个产品中,定时更新执行报告,甚至上传受助孩子的感谢信。
互联网对慈善的流程再造,从单纯筹款,发展到了用户反馈、激励的新阶段。
如今,整套流程都被做成数字化工具包,互联网平台也从执行者转向数字化技术的提供者。真正实质性的变化时,民间公益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拓展了生存空间。以前政府背景的公益主导作用,即便政策放宽了,但资金、信任、执行,管理上,民间公益都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技术介入之后,低成本的建立信任,传统的“定向传播-定向募捐-定向救助”的链条被打破,个人、中小组织参与公益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信任建立起来了,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就更好发挥了。所谓的长尾效,是指将所有的非主流需求,累加起来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甚至比主流市场还要巨大。比如,一般的书店,通常提供最主流、最热门的书籍,冷门书摆上货架也很难卖,因为书店面对的地域有限,但网络却能积聚地域分布广泛的,最冷门的需求。
比如,今年99公益日的“一花一梦想”,这是积聚无数网友共创的公益交互机制,“票选”公益主张,最终16个公益梦想被选出。平台方将会提供资金,公益组织负责落实相关项目,其间也会有全程监督。“一花一梦想”模式下,用户不仅可以自主捐花,还能发起“一起捐花”,传递公益理念。
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的滋养着社会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中国互联网与公益事业结合,聚集无数人的微光,创造出的数字化公益生态已经逐步成熟。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出现在生活中,新媒介、新模式的出现,必然会继续带动中国民间慈善的发展。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