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第一学年结束时,完成第五模块作业打卡的队友们获得了一个小彩蛋——景芳线上见面会!景芳老师详细解答了大家提出的育儿问题。本期不焦虑来电内容整理自见面会中关于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中理念冲突的话题。
案例一:
我和老公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分歧。他觉得孩子3-6岁就应该轻松的玩,不需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但我觉得孩子需要循序渐进的在玩中学习,以轻松的方式进入,需要家长用心陪他在玩中学习,建立起学习习惯。因为理念不同,会有一些冲突。请问老师,如何处理这种理念上的分歧?
景芳:
关于夫妻双方教育理念存在差别很正常。没关系,各自按照各自的教育理念教育就行了。
首先,别有特别极端的价值观冲突,比如一方认为伤害其他人无所谓,另一方认为不能伤害别人,要善良。在基本价值观上面要保持一致。剩下的,比如你举的例子,3-6岁应该更多的玩呢,还是应该玩中学呢?如果你觉得应该学,就引导孩子去学,你先生觉得孩子应该玩的更多,可以让他多带着出去玩。周末就让他带着玩,你在家里休息。
如果你希望这样做,但是先生并不太认同,那就需要你承担责任,按照你想的去做。当人的理念和行动一致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到比较安心。如果每个人做的事情都知行合一,我们知道每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做的和他想的也都一致,那么其实都是很顺的,大家都是简单清晰的。
孩子也能区分出来。每个人做法态度不一样,每个人在乎的东西不太一样,孩子能知道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不同的。
但有时候会在公司里或者家庭里面见到拧巴的地方,比如,A主张一件事,但A不去做,非要B去做。B并不认同A主张的事,B也不直接明说,找各种各样借口不做,A每天都在催B做事,B每天在抵抗A给他的建议。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公司里面有人提出了提案,总是想让领导、同事去做,提提案的人自己不做,也不负责任,但他总提意见让别人做。别人并不认同他的意见,于是别人不做,结果他的意见越来越大。一旦进入了这种情况,就变成了每个人都不知行合一。提出理念的人自己不做,他想让去做的人,又不认同理念,之间就会出现非常多的对抗。
在家庭里,每个人都为自己真正相信的事情去付出行动,其实是最好的一种模式。这种情况下,你也可以逐步地观察、检验自己的理念对不对。比如我本来相信应该这么做,但是做着做着发现效果不好,还可以很诚实地调整,这个过程也能够帮助自己越来越明确知道自己想做、自己要做的。
那种嘴上说自己有理念,总是劝别人去做,别人不做,自己越放不下偏执地去加强自己的理念,这样会越发没有办法调整理念,就会越来越偏执。老人有老人的做法,你有你的做法,也不用冲突,最好的办法是按自己的理念去做,知行合一,是我们面对世界最好最合适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案例二:
我女儿五岁,特别的活泼好动,脾气有点急躁,对生活的细节会比较龟毛。我观察发现,以前孩子特别好带,到三岁以后就没那么轻松,家里的人耐心也开始不够用,育儿理念冲突也开始多了起来。举个例子,比如刚才我发现孩子坐在沙发上玩,我父亲在喂饭。以往我会忍不住要说几句,因为今天没空我就忍住了没说。类似的情况还挺多的。
一方面,我很感激父母给我带孩子,也体谅他们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的心力和体力,是非常辛苦的。但同时他们有一些方式我不赞同,比如吃饭是很小的事情,但我担心对孩子产生长期的影响,经常会忍不住当场去否定他们的做法,老人不太开心。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觉得原来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说的是不对的,我不用完全听他们,就会不太服他们的管教。包括我先生也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冲突,我意识到这不是好的沟通方式。
我也尝试过几次当场忍住不说,事后再说,但是老人、老公会很不当回事情,觉得我太小题大做了。我感觉我自己会比较多的关注孩子心理层面的成长和发展。家里人会比较关注眼前的具体事物,比如说饭没吃好,袜子没穿会着凉。跟他们的沟通不是特别的有效,想听听景芳老师的见解,如何在育儿理念和育儿方式上面与家人沟通达成一致。
另外一点,我感觉全家人太爱孩子了,有时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带孩子也比较辛苦。大家持续处在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也是造成比较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
景芳:
首先大家需要有基本认知,要接纳成年人通常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成年人基本上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去引导孩子都不一定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想要去教育老人和另一半,通常不会太起作用。因为他们都已经这么大年龄了。你想一想,当某一天你家孩子突然跑过来说,妈妈,你的教育根本不对的,我要怎么怎么样,其实你自己也不太接受,这都是人之常情。
成年人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觉得老人做的一些事情太吹毛求疵了,比如非要让孩子穿袜子,孩子不想穿袜子,老人就跟孩子有冲突。不一定非要去教育老人和先生,说他们做事方式是不对的,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实可以事后跟孩子沟通,听听孩子说,今天跟爷爷奶奶吵架了,是不是因为爷爷奶奶想让你穿袜子,你不想穿呀。孩子会说,对,我不想穿,太热了,根本就不想穿。你就可以说:是,妈妈也觉得不一定非要穿袜子。但是呢,你当时跟爷爷奶奶吵了一架,你为什么生气会吵架呢?你可以听听他说他为什么吵架?听听他说爷爷奶奶怎么样了,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抱怨。
你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下回再遇上事情,你能不能跟爷爷奶奶换一种方式讲话呀?或者说,如果爷爷奶奶说的不对,妈妈也不觉得说爷爷奶奶说的一定是对的,但是即使你觉得他们说的不对的,能不能用别的方式去沟通?
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周围有非常非常多的人,不管是你自己、你先生还是爷爷奶奶,每人都只代表自己的立场。包括我在家里面,也不会因为是郝景芳说的,全家人都觉得是对的。我们家老人也跟我观点不一样,我妈整天觉得我带孩子有问题,我先生也跟我观点不一样,其实都是正常的,没有哪个家庭是一言堂的。
孩子感知到他周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多种说法。他自己也会知道我更认同谁的说法,我自己会更觉得谁讲的是对的,孩子也有判断。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跟孩子说,哪怕有一些理解和判断你不那么认同,但是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或者是基本的与人沟通是需要的,这样子让孩子慢慢变成他有能力自己去辨析,并且他能够去和几个观点不同有冲突的人,不用打架、喊叫的方式去沟通,而是能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和平理智地沟通,慢慢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已经很好了。
随着孩子越来越长大,不仅是你们全家人的观念不一样。孩子他自己从学校里面,从小朋友身边,从电视上,从网络上,他会带来很多观念,跟你们全家人都不一样。那时候就不是你们全家人相互之间的矛盾了,是你们全家人都跟孩子有冲突。但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养成的是遇上冲突全家人相互之间吵架,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沟通,那么他到了真正叛逆期的时候,也会变成非常激烈的跟家里面的冲突对抗。
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慢慢知道,这件事情我虽然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可以用比较缓合的方式,我可以用跟你对话的方式来表达我不太认同你,我比较希望坚持能够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去对话,那么将来等孩子长大了再遇到问题,和家里人有矛盾,不用特别激烈的方式去跟家里面的人对抗,也能和家里人保持理性对话,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够了。
我们不强求世界上所有人的观念都一致,不管是家人之间,还是家人跟孩子之间,不可能所有人的观念一致,但是我们能让不同观念之间的人用和平理性的方式去相互对话,就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一点了。而且你对于孩子肯定是有影响力的,你想改变老人是比较困难的,把你的很多想法事后跟孩子沟通,比你事后去说服老人和先生会更加有效一点。
我稍微推荐一下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课程,因为我们第一年的课程还是比较针对育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第二、三年的课程会慢慢地深入到心理学中,对于自我的理解,包括对于婚姻关系,对于他人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不仅能够应对育儿中具体的难题,也能够让自己在生活里面成为更加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更完整的人,也向大家继续推荐我们后面的心理学课程。
案例三:
我家有两个孩子,哥哥十岁了,妹妹五岁。家庭关系总体比较和谐。我和孩子的爸爸也很尊重孩子,对他的限制比较少,只要不伤害别人和自己,一般都是放手让他去做。他很喜欢阅读,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有很多事情都会回来和我分享,不管是在学校开心的,不开心的或者是愉快的都会分享。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很烦恼,他和弟弟妹妹不好好说话,比如妹妹说很好,他就会说很垃圾。经常会对着干,说一些让妹妹不愉快的话,经常惹妹妹生气,这种情况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刚开始我也好好跟他沟通,说他有很多优点,如果能好好说话呢就更棒了。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忍不住。偶尔我也能接受,但是经常这样就会发生矛盾,比如昨天他又这样说,吃饭的时候妹妹就很生气了,我也很生气了,也吼他了。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应该怎么去引导?
景芳:
我正好说一下二胎问题。两个孩子,妈妈的关注点会有侧重,怎么处理呢?首先,我们要接纳老大会对老二有怨气这件事情。我原来觉得在老二刚出生一两年会这样,后面就好了。其实并不是。老大有那么几年的时间,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之前的他没有意识到还会有另外的人去抢夺自己的宠爱,但是他后来发现真的有另外的人也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特别多的爱。
这种情况下,老大心里面就容易会有不满和不平衡,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要求老大没有情绪反应,因为老二老三从来没有自己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孩子,他们从一出生上面就有哥哥姐姐,就接受家里面是多个孩子的,但是老大不一样,老大曾经以为家里自己是唯一的宠儿,他真的会有很长时间都不太能接受说家里还有另外宠儿的情况。
我们不要觉得说老大有心理反应,老大不好,需要去纠正去扭转、去把他的情绪抹掉。情绪是抹不掉的,我们可以引导老大别把怨气发在弟弟妹妹身上。可以比如说跟爸爸妈妈有一些私人的时间,让他把怨气发出来;再比如说跟你抱怨妹妹这不好那不好,当他把对于妹妹的很多很多的怨气跟你说了以后,面对妹妹反而就没啥事了。因为他真的情绪不太好,他自己平时也压抑着呢。压抑的情绪、情感是消不掉的,在一方面压抑了,总会找到另一方面释放出来。
如果没有出口可以去释放,面对妹妹的时候,他对妹妹说一句,惹妹妹哭了,他心里面暗爽,但是如果你让他跟你多抱怨几句,抱怨完了以后呢,你安抚安抚他,表明一下你对他的理解,依然很爱他等等,他其实慢慢地就把自己心里面有点不舒服的地方释放出去了,释放出去以后呢,他再面对妹妹其实反而就平和了。
老大和老二相对来讲还是会有所侧重。那么怎么侧重?我觉得,两个孩子都需要有单独时间。在单独时间里面,要表达父母还是关注你。是因为你是哥哥/姐姐而关注,还是对你的所有关注都是因为你有没有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老大就会觉得特别的委屈,本来我是家里的宠儿,现在变成了全家人只要求我去照顾弟弟妹妹。如果对他的关注就跟没有弟弟妹妹一样,只关注他自己好不好,甚至可以允许他表达对弟弟妹妹的不满,弟弟妹妹真的太坏了,那个小屁孩不懂事。他全都给释放出来以后,你也说弟弟妹妹,不懂事、打扰你,你放心,我们理解你支持你等等,然后也告诉他,弟弟妹妹他毕竟小,你当时也这么过来的,所以你也多包容他。
把老大放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上:你看你多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在这种情况下,老大的怨气释放出来,他也就不会真正做什么。因为手足情深嘛,血浓于水。
我在家里面也是,姐姐时不时的跟我抱怨弟弟那个小屁孩他又怎么怎么样了,他又欺负我了,他非要把所有的玩具都抢走,他不给我。我听完老大抱怨以后,多给老大抱抱亲亲,多多安慰安慰她,然后说确实弟弟小不懂事。她跟爸妈吐槽一番以后,反而可以做个好姐姐了。
所以其实如果父母更侧重老大,让老大去关注到老二老三,这是一个相对良好的关系。老二会觉得他既有哥哥姐姐的爱,又有父母的爱,是挺高兴的一件事情。老大觉得他虽然受到的爱和关注少了一部分,也没少太多,不是一下从百分百变成40%了,而是从百分百变成百分之六七十,他们也会相对比较容易接受。整体上来讲,平衡一下老大的心理反应会是家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枢纽。
在家里,在老大面前要少说一些妹妹好这方面的话。尽量两个都夸,各自夸不一样的,别偏爱一个。单独的时候,先去理解老大,不要让他觉得你夸妹妹是没有看见他没有理解他,不认可他。如果老大觉得他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这个时候你说,你看妹妹也挺可爱的吧,妹妹是个小甜心等等,这种情况下都是没关系的。妹妹的好是可以提的,但前提条件是你让老大感觉,他的好你也是认可了的。
这就相当于,你和同事之间,老板夸了你,然后又说你看,你同事也有他不错的地方,他哪点哪点挺好的。你可能心里面也是认可的。但是老板一句不提你的好,光说你同事好,你心里面就气不打一处来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你跟老大在一起的时候就和老大好,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这个双向关系处理好了之后,妹妹她是一个第三方,再去处理第三方的关系就好。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完成体验有机会领取
一套价值149元音频课。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拓展阅读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