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烂尾楼停贷到大学生就业:我的教育理想文化2022-07-18 13:07 对于近期的新闻,无论是郑州储户红码事件,还是烂尾房停贷事件,我都没有专门写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少读者,让我为这些平民百姓发出几声呐喊。让他们失望了,因为我已经不再轻易为谁发出呐喊,因为在我看来,多数人都不值得同情。这几天,有人给我私下发了不少感人催泪的写作素材。故事的内容,不是一对中年夫妻,就是一个农民家庭,倾尽所有积蓄,却买到了烂尾楼。面对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欲哭无泪,欲泣无声的不幸,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流。我的心够狠吧?当你这么说我的时候,你应该问问,这些你认为应该被同情的人,自己平时对别人有同情心吗?美国911事件,我身边很多人幸灾乐祸。日本海啸,我周围大片欢呼声。好吧,国外的灾难咱不说,说说国内吧!还是拿去年郑州水灾说事。大家还记得,去年夏天,郑州大雨,水淹地铁吗?那几天,我身边的熟人朋友,我身边行走的路人......面对痛失女儿之后,坐在路边徒劳地等待女儿归来的郑州父亲,全是一副“与我有什么关系”的表情。我发现,这一两年来,我变了太多了。很多时候,我虽然还有赤子之心,但是,我学会了,在善良的同时,做到心硬和心狠。两年期,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在石头与鸡蛋之间,自己经常为“鸡蛋”们仗义执言。然而,那些骂自己“传播负能量”、“给敌对势力递刀子”的人,偏偏很多就是“鸡蛋”。就在昨天,同样是清华大学教授的劳东燕女士,收到一条微博私信。有人提醒她:“也许,将来置你于死地者,就是今天这些你不顾安危,为他们呐喊的人。”今天,在微博中说,劳东燕教授说,看完私信,自己默然良久。看了劳教授的微博,我也沉默了很久。与两年半前,刚刚写公众号的时候,动辄为柔弱的个体悲伤流泪相比,我变得冷静成熟了。在写作的时候,我不再轻易同情个体,我只对事情本身表达愤怒。有时候,我会偷偷地觉得自己坏透了,因为我心里不但不轻易同情遭受不幸的个体,偶尔我的心里甚至会这样想:他们遭受一些不幸,也许,未必是坏事,尽管事情本身让我怒火中烧。不过,虽然我的心变硬变狠了,教育理想却丝毫没有松懈。最近,很多高校都为今年毕业生就业忙的团团转。我也感到着急,同时也大惑不解。为什么本科教育过度与就业挂钩呢?为什么大学除了教学授课,还要负责学生就业呢?读大学的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负起责任吗?面对课程设置越来越就业导向的趋势,我仍然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走向“精神成人”。我希望,从大学走出去的年轻人,能普遍怀有对人世间的苦难深切的同理性,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和同情远方的陌生人遭受的痛苦和不幸。大家切莫笑我太理想主义了,同理心怎么就不能当饭吃呢?对人类共同体和未来命运的关心,难道不是现代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动力之一吗?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我相信,启发他们那重塑了人类社会生态的伟大发明创造的,一定不是对财富本身的追求,而是深切的人本主义关怀。因此,基于这个角度,我难道不可以说,同理心也是生产力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