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平民剧”已经消亡了吗?

“平民剧”已经消亡了吗?

明星
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国产影视“虚假”“悬浮”的毛病已经被说了好多年,但我还是一打开新片就难受,看来看去都很难代入。
(△2023上半年的国产剧笑话,“一家人挤在四合院渴望新生活”,他们“挤”的房子这样。)

小时候看的国产影视,当然有没见过的大都市繁华,但也经常觉得电视里的人跟我们家差不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曾是每天早上都在电视里响起的一句口号,而这种感觉在当下却始终难寻?

我仔细想了想,为什么我总是对新片挑三拣四,觉得“不够平民”,大概有这几个原因。

首先是画面就让我觉得怎么看怎么假。

而“画面质感”又是由打光、布景构成的。

国产剧打光十级滤镜已经是个老问题了,我现在很疑惑的是,为什么那种,完全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色调消失了。

过去很多电视剧,看似质朴,有生活的粗粝,其实打光是很讲究的。比如两个人在房子里,光源也就跟逼仄的老房子一扇小窗户透进来的一样,看到这种画面,观众不觉得是一场戏,感觉自己就在屋里看家常琐事。
(△《空镜子》)

这些年的很多影视剧,一开始往死里调白,人均冷白皮看不清,俗称“澡堂子滤镜”。

后来又变成,悬疑一键灰冷调,怀旧温馨一键黄调,但就是不自然啊!


娄烨对《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打光的要求是,打了要跟没打一样,要跟生活本身一样。无独有偶,“平民剧导演”杨亚洲也说过,要贴近生活,多用自然光。——但唯有精心设计才能有样的“生活质感”。

道具、布景更是如此。让我们亲切的影视画面,生活背景里总是带着凌乱和使用过的陈旧。但又不是纯粹的堆砌,而是一种活人在其中生活,每天用每天收拾的感觉。这当然需要准确的设计和重现。而细致真实的布景还原出来确实是最费工夫的了。

现在打开电视,总是觉得里面的人,过日子太整洁了,所以像在一个一个模型里做戏。

(△如此光洁的灶台瓷砖)

而打开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就觉得画面里真是锅碗瓢盆都在用。

不是说时代发展了经济变好,就不需要追求烟火气了。大陆观众也会对《有生之年》那间紧凑的老屋感到亲切,哪怕屋里一个人也没有,都知道这家有一大家子人在住。


昨天李雪琴在快手上发了自己的家乡铁岭,反而会觉得那样的视角很有意思。其实这个年代,也许大家的手机里更能捕捉到“现实”的味道,当然不那么精美,但真实得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一样。


而很多现在的创作中,那种“平民感的缺失”甚至是直接体现在角色面相上的。

为何打开电视总是有那么那么多光鲜亮丽毫无瑕疵的人?

见过一部剧想跟随网络热点讲一讲“给女性灌输容貌焦虑”梗,结果对着超白滤镜下脸上没有一丝皱纹的女明星讲出这些台词,就……有点荒谬。


从前我们总是能在电视剧里看到父亲母亲身边叔叔阿姨一样的人,漂亮或者不漂亮,反正看着就是得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的人。

(△《浪漫的事》)

和外表上的“好不普通”一致的是,现在的主角们总是能名利双收。

哪怕开头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后面随着剧情发展也得赚钱,好像除了“发达”之外就不能表达什么戏剧性了。

而那些过日子省钱、常常碰壁的“普通人”,又仅仅被放在配角身上,集中成一个负责笑点的功能性人物。比如:男主女主都是事业不停开挂、体面如同广告一样的成功人士,男主爸妈女主爸妈则负责嘻嘻哈哈搞笑。

这种配置在国产剧里我们习以为常——但,难道人类是分成两种NPC吗,一种负责成功,另一种负责普通?

总是怀念小时候看电视的感觉,张大民就着树建一间小屋,没有多少钱,也要把自己的日子过下去。就像看到了我的父母邻居们。过日子嘛,哪有顺利的,但也就这么过了,有时候还过出了点意思。


尤其是在“女性角色”上,那种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反而更难出现。

男主角们还有“浑身毛病一事无成只要有一点坚持一点伤痛就引发共鸣”的余地。女主角们则还是在各种符号里打转。

一旦提出“女性要有血有肉要自强”,就会被误会成“女性很强”,“很强”又被立马替换成“名利上的成功”及“很多人很多人爱她”。“大女主”三个字被嚼了又嚼现在只剩错位和乏力,已经让我们应激到:“什么?大女主了?要搞玛丽苏了?”

而如果创作者们非常卖力地说“普通人”“普通女人”,则又常常依赖网络段子式的“接地气”来塑造,其实不过是跟最网络吐槽和网络集体创作的后面拾人牙慧。

该怎么形容这种差异呢,说一个我这几年喜欢的“女性平民塑造吧”。

《俗女养成记2》里有一个钟欣凌客串的身材胖胖的女警察,一开始以为只是来搞笑的打酱油角色。

但是连这个客串的搞笑思路其实也是在打破刻板印象的:女性可以当警察、女警不等于警花、女性当警察跟男人当警察一样,看到超速的就要罚款,休息的时候吃汉堡超开心。——没有对女性做出“要瘦要美”的这种刻画,因为生活里很多女性就是可以这样爱吃但敬业。

就在我为“胖胖的女警察”这种形象也感到舒展之后,剧情还藏着一个彩蛋,原来前面看似无厘头的剧情里,真正发生的是,被家暴过的女性露出了淤青说自己正在出走的路上,女警察就会立刻拥抱她,然后把驾照还给她不再计较超速问题,用力地挥手:“走!走!”


这种刻画并不需要多少网络金句,也不要多么感人肺腑由角色说出口的中心思想,甚至也不需要多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连这个角色都没名字,但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定存在的,是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人的人性光芒。普通,生动,不开挂,又在某个时刻光芒万丈。而其背后的创作思路,包含着时代思潮的演进:倡导女性进入更多行业、摒弃“白瘦幼”审美、女性互助与反家暴。

“平民故事”越来越稀缺的当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一句尘封在记忆里的口号成为我们共同的需要。

有时也会被质疑:是不是你们只想看过去的故事,是不是只想看丧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过去的都比现在好罢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丧也可以,励志也可以,生活没有容易的事,我们只是想看到平民的喜怒哀乐。平民可以受挫,但不能挫败于创作者的嫌贫爱富,把优秀的品质都给有钱人。平民可以成功,但不能成功于脱离生活经验的异想天开,那更是一种对于普通人的敷衍和糊弄。过去的作品总是亲切,并不因为怀旧滤镜,因为和生活对上了。现在大家生活水平好些了,但生活里也都是普通人,“平民故事”不应当消亡。

何不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平民?

在当下的创作中找回“平民故事”“平民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到真实本身。

在社交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真正的平民英雄在闪着光,有时在快手上做“赛博田野调查”,都会感叹,这么多生动活泼的人,都是创作素材,怎么还没有人发现?如果电影电视拍得不好,我不如看普通人自己拍的片段算了。镜头毫无章法和训练,那但恰恰保证了捕捉的每一帧都是没有掩饰的现实,那生活里凌乱又时刻更新的一切。


我最近印象尤其深的是,怎么还没有人发现,从盲人按摩师变成播音员的董丽娜,值得拍个人物传记片呀?

最早是看到家里亲戚很爱发董丽娜的快手作品,她作为视障女性,坚持在快手上发自己的朗读作品,跟大家想象中的“短视频都肤浅”的调性完全不一样。她的声音很好听很坚韧,朗读的内容也是帮很多基层受众拓宽了一些认知,激发了大家对诗歌美文的向往。


因为很佩服董丽娜,我后来搜索了一下才了解到她的故事多么有突破性。

董丽娜有先天视力障碍,出生后就有弱视。8岁时她进了大连盲校学习,开始学习盲文,能够学习就让她快乐,但那时所有人都在告诉视障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推拿,这是你们将来唯一的出路。


然而董丽娜的疑问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们所有人只能做同一件事情,过同样一种人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人生怎么能够刚刚开始就要看到结局?”这是真正遇到困境却热爱生命的人发自内心的疑问,是很多作品挖空心思也写不出的对白。

中专毕业后,董丽娜成为按摩师。工作辛苦,但她最受不了的是每天都是重复的生活,再也不能成长和进步。22岁时,她决定离开大连坐火车去北京。因为她想“像其他人一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北京有更多公益机构,她获得了培训10天播音主持的机会,然后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是播音。2007年,董丽娜拿到了普通话一甲证书,2011年1月,她报名参加播音主持本科的自学考试。但因视障在新生照片采集环节被拒绝,“没有先例”。于是董丽娜再去相关机构留言询问并给教委写信,然后,她突破了阻碍拿到了考试资格。最终,她走到了谁都不敢想的地方: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今年毕业了。


董丽娜的快手置顶视频就是她从中传研究生毕业,作为代表发言的片段。


她收获了超过4万的点赞,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视障人士及身心障碍人士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当然,也鼓励着没有障碍却内心不一定比她强大的普通人。


而快手可能比很多影视从业者更会发掘平民故事。

董丽娜的声音优势被快手发挥到了极致。

她就是《500个家乡》系列短片中《大连人要赢》里那把自信坚韧的女声。

即便不知道董丽娜是谁,看了这个短片也会感受到,我们平民的故事,可真迷人啊。

董丽娜说,她和大连的底色是一样的。什么底色呢,大概就是漂漂亮亮体体面面,就想赢。


所谓的“要赢”不是碾压弱者的残酷,反而是无论什么状态都能热爱生活的勇气,从“要赢”中获得能量和乐趣。


大连人在吃和穿之间选择穿,大连人拿快递也要漂漂亮亮。


大连一百多年的老电车还在优雅前行,这个我早就知道,但听了董丽娜的讲述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大连精神之必然呀。

这是大连,是大连人,也跟董丽娜的人生形成了互文。难怪她从不甘心别人为视障人士规划的人生,难怪她一个人就要闯北京,难怪她一个人和考试体系说理,为后来者趟出了一条深造之路。


就算完全不知道董丽娜,也会在她对大连的解说中知道,她看不见。但,她的声音那么沉稳和自信,当然也是那个“要赢”的大连人。


这则短片我看了又看,这是我久违了的,一直渴求的“平民”故事。

它拍摄了完全还原生活质感的画面;


镜头里的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平民主角,还特别突出了爱运动的女孩子,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更有董丽娜摸着盲文的画面,充满人文关怀,也是跟董丽娜这样一个平民巾帼站在一起的视角。


平民的故事里没有开挂,只是不愿意认输,大连人是这样,董丽娜也是这样。看着海报里她坚毅的面孔,我觉得,这就是我想看的女主角。

因为太喜欢《大连人要赢》,我又去快手搜了《500个家乡》,发现另一个能作为我们普通女孩代表的李雪琴,也为自己的故乡铁岭拍摄了一条《柔软的铁岭》。


我们对李雪琴和铁岭的印象都是“能唠”,但李雪琴缓缓道出铁岭的本质,彪悍或幽默,后面都是柔软。


正如李雪琴无论是自嘲还是娱乐大家,招人喜欢的原因是,她讲的话,最终都落在了同情和理解。她是柔软的铁岭人。柔软也是平民叙事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生活不一定容易,但普通人之间总有朴素的善良和柔软。


“东北文艺复兴”的风吹了这么久,我一直说,应该东北女人来搞了,没想到,先帮我实现愿望的,还是最懂平民的快手。


在快手,关于普通人的故事画面,总有最真实的质感,因为那就是生活。

在快手,人人都是平民,但人人都是主角。你可以看见无数在生活里探索的人,但找不到虚妄的成功学。


厌倦了重复的功利主义故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平民、基层,投向真实的生活吧。

我们总是说需要真实,需要平民视角;但并不是说希望时代不发展,希望文艺的一切都是陈旧的,一切都是不发达的,只是丢下“现实”去寻找“他者”。

实际上,回归真实,才能找到新东西。就像《500个家乡》里对全国各个城市的重新讲述,会让大家都觉得新鲜又熟悉。看到董丽娜介绍大连、李雪琴介绍铁岭,你大概也会想,我能不能这么介绍我的家乡。


对于这些被重新认知的家乡,我又会想,我还没去过的城市太多了,不一定要去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值得去的地方。

为什么关于中国城市的讲述里,有太多重复的超一线城市图景,是否也是一种慕强和刻板。我们分明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乡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相互看看彼此的故乡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不只有CBD,也有更多小城、小吃、小故事。小故事汇集在一起,也许才更波澜壮阔。500个家乡里就有500样中国,500种平民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Erich Segal [love story], why famous?特斯拉将推出“平民”电车仅售$2.7万奥特曼YC演讲:“套壳”OpenAI,注定消亡!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我国各地,暗示:“苦日子”已经开始最新!“平民人质将很快获释”工作着是美丽的吗?小说:兰欣与乌茶 33县城公交挣扎在消亡前夜原来课间10分钟和其他活动已悄然消亡超10年! 学校惹众怒图什么?陈志武:“战备驱动型经济”已经到来,未来十年降低预期谭飞对话李星文:豆瓣评分超8分的剧集,每部都是“宝藏剧”吗?小布摄影团丨“世界艺术时针”已经走到“中国上海时间”,快来赴一场身临其境的全感官艺术盛宴→日本“平民王妃”上位宫斗冠军,尊卑颠倒,徒手整治宫内厅!上海青浦大观园这部“打工人嘴替剧”火了,我一点都不意外......第一批“新中式馒头”已经开始倒闭了头部主播消亡史深圳教师热已经彻底翻篇了吗?清北教师跑光了吗?开分9.0的“女性爽剧”,不止是 “一集死一个男人”用数字人“10元拍一部剧”?这会引发革命|专访硅基智能司马华鹏一图看懂丨反转再反转 Open AI“宫斗剧”时间线英美留学太贵!能去欧陆“平价留学”吗?三国考察手记来了西南航空:最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新疆人民剧场意大利艺术博物馆系列本周末启幕波士顿这只可爱的“黄金大茶壶”已经150岁啦!Mesos 时代彻底消亡:10 年创业挣扎、微软谷歌收购未果,这家公司还是倒闭了渡十娘|《俄罗斯方块》:一款电子游戏的兴起 VS 前苏联的消亡记者:从平民区发射火箭弹是置平民于危险之中吗?哈马斯这样回应...国内8天过亿!国外APP登顶排行榜!人人爱“爽剧”?“土味爽剧”为何在海外爆火捕捉巨星消亡的瞬间中型互联网平台的命运:要么转型,要么消亡?“历史剧”拍成这样,观众会骂?深圳教师热已经彻底翻篇了吗?清北教师跑光了吗?累死了吗?巴黎巴士与地铁详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